力量訓練:對抗重力的嘗試
2010-03-13 19:17:16| 分類: 體育
(提示:本文將討論我對力量訓練理論的一些設想,包括力量訓練的目標與發展方向,矯正訓練的意義等等,不包括可以馬上用於實踐的訓練訣竅,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還要不要讀下去。)
自從人類開始直立行走的那天起,對抗重力就成了一個老大難問題,也成為了人類生活與勞動的一個重心。在這個過程中,人類養成了一些怪癖,而這些怪癖在其他動物朋友們看來可能是非常荒唐可笑的。
當我們用右手攪打雞蛋液時,手總是沿順時針方向轉動的,為什麼?
有人說,這是一種神秘現象。
準備攪打蛋液時,手持筷子或攪打器的動作是一個什麼樣的動作?它並不是拇指與四指相互用力擠壓,從而使筷子保持在原地不動。拇指是主動用力的,它向下按壓,四指是被動用力的,它們會根據拇指向下按壓的力量提供向上的對抗力。
攪打蛋液時,拇指主動向前、向下按壓,四指在保證一定的對抗力的同時進行退讓,於是手就會沿著順時針方向轉動。
那麼,如果改變一下這個過程可不可以呢?比如說,四指主動向上推,拇指被動提供向下的對抗力;或者拇指與四指相互用力擠壓,那可不可以呢?
也可以。
因為筷子的重量不是很大,此時對抗重力並不那麼重要。花一些時間練習,你早晚能夠掌握這些新的動作。
這個現象告訴我們,對抗重力已經成為人類的一種本能,人類會把一些與對抗重力無關(或關係不大)的動作也變成對抗重力的動作。
這一點與體育運動的關係很大:
跑步時,大多數人不是在向前移動,而是在向上跳。
跨欄時,大多數人不是在向前邁步跨越障礙,而是做出跳高的動作。
硬接觸類格鬥選手也許不害怕摔倒,但他們會本能地避免摔倒。只有經過MMA、柔術、摔跤訓練的人才會明白:摔倒不可怕,只要在摔倒時你能夠獲得比對手更有利的位置,摔倒就是值得的。
競技力量運動是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誕生的,比較系統的力量訓練體系是在20世紀才出現的。這個歷史並不算長,比足球、摔跤、拳擊等體育運動要晚得多。也就是說,在人類存在的幾千萬年里,在20世紀之前,從來沒有一個人認為自己有必要進行系統的力量訓練。
力量訓練在誕生後,迅速佔據了體能訓練的半壁江山。(在很久以後,每當力量訓練領域出現什麼新的理論,比如核心訓練,比如功能性訓練,比如矯正訓練,它們總能在體能訓練世界裡掀起一場風暴。)這是因為,在自由重物訓練中,訓練者總是在向上用力的,這符合人類的本能。結果是,在抗阻力訓練中,一個新手要不了多長時間就能大大提高訓練重量,這讓訓練者感覺力量訓練是有效的,這種現象完全說服、征服了訓練者。
但他們不知道的是,他們很可能一輩子都不能理解的是,訓練重量的提高與力量的增長並不能畫等號。
我在前文《嫁給訓練動作的人》中表達過這樣的想法:力量是生而有之的,而不是通過訓練獲得的、積累起來的。訓練只是一個了解自己身體的過程,一個理解、熟悉動作的過程。
提到力量訓練,就不能不提杠鈴這種最常見的力量訓練器械。
杠鈴的發明者已不可考,但最早使用它們的人是馬戲團的大力士,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有文章說,古希臘時代就已經出現了杠鈴,這是不對的。)
現在,讓我們來上一堂歷史課:
那個時代,沒有電視,沒有網路,沒有手機,沒有飛機……人們消息閉塞,缺少娛樂,大多數人一輩子沒有離開過家鄉。在當時的歐洲,馬戲團就是人民生活中最重要的娛樂,是人們看世界的一個窗口。一個人一生會看很多場馬戲,從而也會看到很多次大力士表演,大力士們沒有一點「絕活」是不行的。
那麼,杠鈴的巧妙之處在哪裡呢?
首先,它是一大塊鐵。(可能有人會說:你這不是廢話嗎?)那個時代,鋼鐵產量很低,主要用於工農業生產,很少用來「玩」。很多人一輩子也沒見過這麼大一塊鐵,在以前的勞動和生活中從未試圖去移動過這麼大的重量,他們會對這麼一個大傢伙產生一種敬畏。
其次,正因為普通人不可能擁有杠鈴,他們也就沒有機會去進行杠鈴訓練,也就不可能了解杠鈴訓練的難度是大是小。
最後,杠鈴不是單純的重物,它是勞動工具與重物的結合,是一種很特殊的器械。
它的機械原理,相當於中國的扁擔。當你想搬運一口大水缸時,不管是徒手還是用扁擔都不可能,只能用馬車。但是,當你想搬運兩口大水缸,卻可以用扁擔把它們輕鬆地挑走。扁擔就是這麼一種奇妙的東西。(所以,逆推一下,用扁擔搬運一口大水缸是可能的。方法是,一頭兒拴上水缸,一頭兒拴一塊大石頭。)
正是由於這種特殊性,杠鈴才成為大力士們最常用的表演道具。
後來,人們在使用杠鈴訓練的過程中,逐漸發現了它所具有的其他的好處:比如說,重物置於兩端,中間為人做動作留出了很大的空間,讓訓練者的動作更加自由,如果你使用大木桶、大石頭當重物就絕沒有這麼方便。因此,杠鈴逐漸成為了最常用的力量訓練器械。
我說了這麼多,意思在於說明:杠鈴訓練和力量訓練曾有過一段「不光彩」的歷史,它們至今仍然有這種「不光彩」的成分,杠鈴是一種非常特殊的訓練工具,訓練者在杠鈴訓練中獲得的技巧和力量往往很難轉移到其他訓練動作和比賽中去。因此,有很多人感覺利用杠鈴訓練獲得的力量是「不好用」的力量。
除了杠鈴、啞鈴等自由重物之外,現在我們還擁有了組合器械。組合器械不是對抗重力的,這是一大優點。但使用它們的時候,用力方式與杠鈴、啞鈴等自由重物不同,無法利用爆發力,無法發展快肌纖維,這一個缺點就足以使組合器械黯然失色了。
低水平的器械對應的是低水平的訓練動作和訓練理論。
如果拿天文學來對比,現在的力量訓練所處的是日心說與地心說對抗的時代。地心說固然錯誤,日心說也不正確。
落後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落後,甚至以落後為榮。
在這種情況下,仍然有很多聰明人在求新求變,推動力量訓練的發展。
功能性訓練是一個不錯的嘗試。它的理論很完美,但它在實踐上,仍然逃脫不了以動作為核心的怪圈。
由於人類是直立行走,顯然最具功能性的訓練動作就是對抗重力的動作。這個結論不算錯,但不夠高明。它只能更加強化人類對抗重力的怪癖。
輕輕的,哥走了。
在功能性訓練之後,矯正訓練粉墨登場。但它給自己提出的方向是,運動損傷的預防與治療。這就大大限制了它的應用。
醫生和教練歡迎它,因為他們從此可以擁有另外一個運動員們一無所知的領域,從而有更多的機會可以賺錢。運動員們討厭它,因為它「華而不實」,因為它將訓練變得毫無意義地複雜起來了。
我不喜歡這種現狀。
醫生不懂進階訓練,他們永遠不可能真正掌握矯正訓練。教練們呢?並不是每個教練的職業道德都過關的。更重要的是,教練懂了,並不代表運動員也懂。運動員不懂,一切等於零,因為進行訓練的人是運動員,而不是教練。
教練們在想各種辦法推廣這個體系,他們說:「矯正訓練並不會影響你的訓練重量」,「運動損傷的預防和治療與比賽表現的提高是不可分割的」……這種說法很難為運動員所認可。這其中涉及到一個根本性的問題。
運動員很難懂這個理論,因為你看問題越深入,你面對的問題越接近於哲學問題。
有些運動員訓練的目標是提高能力,有些運動員訓練的目標是提高成績。不同的目標會對他們的訓練產生不同的影響嗎?在傳統訓練中,可能不會;在矯正訓練中,一定會。
這就像唯心主義者與唯物主義者的矛盾不可調和,但又不可辯論,因為他們的出發點就是不同的。
這種情況就好比是學校里的學生,有些學生學習的目標是提高能力,有些學生學習的目標是提高成績。他們都無法說服對方,但追求成績歸根結底是一種投機主義,不是解決問題的正確、有效的方法。因為,只要考試題不再是那種可以死記硬背的事實,而是需要靈活發揮的問題,追求成績者就會全軍覆沒。如果追求成績是可行的,那他們應該戰無不勝才對。
我知道矯正訓練是好的,是對的,但我不看好它的短期前景。運動員很難接受這個理論。
矯正訓練的先進性,在於它開始關注人自身的結構,而不是迷惑於外在的動作。它不再追求蹲、推、拉一類的動作上的平衡,而關注人體自身的平衡。
如果從發展肌肉角度看,這個發展過程是這樣的:
由於競技力量運動和健美是同時產生的,除了訓練重量派之外,肌肉派也同時存在,力量訓練本身的意義為人忽視。
功能性訓練的果實被動作派摘取了,他們說:我要訓練的是動作,而不是肌肉。動作派是力量訓練領域的唯物主義者,比重量派和肌肉派要高明,但他們沒能跳出重外在、不重內在的怪圈,沒能跳出以對抗重力為主導的動作。可以說,他們是力量訓練領域的樸素唯物主義者。
矯正訓練的第一步在於發展小肌肉、提高關節靈活性,但這不是它的最終目標。
Eric Cobb博士說:「力量訓練是你當前的體姿與靈活性水平的粘合劑。」Mike Robertson說:「當他(運動員)改善靈活性時,力量訓練會對它進行加固,將正確的動作和大幅度的動作粘合在一起。」這是我迄今為止所看到的對力量訓練的最先進的表述了,我對力量訓練的理解最遠也只能走到這裡了。這種表述不僅打破了力量訓練與柔韌性訓練的壁壘,它更加接近於我們訓練時獲得的體驗,更接近於所能理解的事實。(如果不使用這種理論,很多現象將無法解釋,比如停止訓練後力量的保持等等。)
矯正訓練體系邁出的一小步,讓我看到了力量訓練未來的更大程度的發展,我不知道那會是什麼,但這群人的獨立思考的方式已經給我以信心。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