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文言文的倒裝句

一、主謂倒裝

也叫謂語前置或主語後置。古漢語中,謂語的位置也和現代漢語中一樣,一般放在主語之後,但有時為了強調和突出謂語的意義,在一些疑問句或感嘆句中,就把謂語提前到主語前面。

例:甚矣,汝之不惠。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

謂語前置,表強調的意味,可譯為「你太不聰明了」


二、賓語前置

1.否定句中代詞充當賓語、2.疑問代詞充當動詞或介詞的賓語、3.用「之」字或「是」字作為提賓標誌時,賓語通常都要前置。

文言文中,動詞或介詞的賓語,一般放置於動詞或介詞之後,如下幾種情況除外:

①、疑問句中,疑問代詞做賓語,賓語前置。這類的句子,介詞的賓語也是前置的。

a 介賓倒裝 例:「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 「何以」是「以何」的倒裝,可譯為「為什麼」 微斯人,吾誰與歸 ?「吾誰與歸」是「吾與誰歸」的倒裝,可譯為「我和誰同道呢?」

b謂賓倒裝 例:何有於我哉?「何有」是「有何」的倒裝。

古漢語中,疑問代詞做賓語時,一般放在謂語的前面。可譯為「有哪一樣」。孔子云:「何陋之有?」 「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裝。可譯為「有什麼簡陋呢?」「何」,疑問代詞,「之」,助詞,無實在意義,在這裡是賓語前置的標誌。

②、 文言否定句中,代詞做賓語,賓語前置。

例:僵卧孤村不自哀 「不自哀」是「不哀自」的倒裝,可譯為「不為自己感到悲哀」。「自」,代詞,在否定句中,代詞做賓語要前置。另如「忌不自信」,「自信」即「信自」,意相信自己。

③、 用「之」或「是」把賓語提於動詞前,以突出強調賓語。這時的「之」只是賓語前置的標誌,沒有什麼實在意義。

例:"蓮之愛,同予者何人?"——「蓮之愛」即「愛蓮」的倒裝,可譯為「對於蓮花的喜愛」。" (愛蓮這件事,對蓮的喜愛。我個人認為這不是倒裝句。——與專家意見相左。)

孔子云:「何陋之有?」 ——「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裝。可譯為「有什麼簡陋呢」。這裡的「之」,助詞,無實在意義,在這裡是賓語前置的標誌。

④、 介詞「以」的賓語比較活躍,即使不是疑問代詞,也可以前置,表示強調。例:是以謂之「文」也。「是以」是「以是」的倒裝,可譯為「因此」。「是」是指示代詞,指代前面的原因。——【是以】固定化的辭彙了,不必看作倒裝。

⑤、 其他,表示強調。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關山度」是「度關山」的倒裝。可譯為「跨過一道道關,越過一道道山」——詩詞中的語法不作強烈要求。


三、定語後置

古漢語中有時為了突出修飾語,將定語放在中心詞之後。(一般是其中的一部分,不指全部,才後置。如果有群體都有這個特性,則必須前置。)

文言文中,定語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詞前邊,但有時為了突出中心詞的地位,強調定語所表現的內容,或使語氣流暢,往往把定語放在中心詞之後。

①、「中心詞+後置定語+者」 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 , 「荷擔者三夫」是「三夫荷擔者」的倒裝,定語「三夫」後置,以突出中心詞「荷擔者」,可譯為「三個能挑擔子的成年男子」。峰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亭翼然臨於泉上」是「翼然臨於泉上亭 」的倒裝,定語後置,可譯為「一座像鳥兒張開翅膀一樣高踞在泉上的亭子。」

②、 「中心詞+之+後置定語+者」 例: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花之隱逸者」是「隱逸之花」的倒裝。可譯為「具有隱逸氣質的花」③、數量詞做定語後置 例:嘗貽余核舟一,「核舟一」是「一核舟」的倒裝,定語「一」後置,可譯為「一個核舟」


四、介賓結構後置

(也叫狀語後置——太常見,不可叫狀語後置,文言文中介賓結構都是在後面的,在文言文並不特殊,是固定句式。)

①、用介詞「於」組成的介賓短語在文言文中大都後置,譯成現代漢語時,除少數譯作補語外,大多數都要移到動詞前做狀語。例:何有於我哉? 全句為「於我有何哉」的倒裝句,介賓結構「於我」後置。譯為「在我身上有哪一樣呢」「告之於帝」是「於帝告之」的倒裝,介賓結構「於帝」後置,譯為「向天帝報告了這件事」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全句為「於南陽躬耕,於亂世苟全性命」的倒裝,介賓結構「於南陽、於亂世」後置,可譯為「親自在南陽耕種,在亂世中苟且保全性命」

②、介詞「以」組成的介賓短語後置,在今譯時,一般都前置做狀語。例:屠懼,投以骨。全句為「以骨投之」的倒裝,介賓結構「以骨」後置。譯為「把骨頭扔給它」 為壇而盟,祭以尉首。「祭以尉首」是「以尉首祭」的倒裝,介賓結構「以尉首」後置,可譯為「用將尉的頭來祭祀」 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述以文」是「以文述」的倒裝,介賓結構「以文」後置,可譯為「用文字來記述」 願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 「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是「以討賊興復之效托臣」的倒裝,介賓結構「以討賊興復之效」後置。


推薦閱讀:

TAG:文言文 | 古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