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國科幻劇不同年代的主題變化,看美國人現在在焦慮什麼?
關注美劇的朋友,肯定有這樣的感覺,近幾年來,美劇中的科幻劇包括美劇的其他的劇種,除了喜劇之外,內容和主題都變得越來越黑暗了!回想上個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之間的硬科幻美劇,曾經誕生了著名的《星際迷航》、《星球大戰》、《星際之門》等宏大的太空歌劇,在這些劇裡邊,無一不反映了當時的人們對未來的一種憧憬和樂觀的態度,裡面並沒有充斥著這麼多的陰謀論和陰暗面等因素。我們知道,美國的劇集製作和中國的製作形式不太一樣。美國的劇集,是在它的製作過程和播放的過程中,會根據觀眾的反饋不停地去修改一些劇情的設置。從這裡我們就能看的出來,劇集的內容走向,也反映了美國社會心態走向。近年來的美劇的黑暗化傾向,以及越來越陰謀論,悲觀的態度。可能正反映了美國社會、美國民眾的一種焦慮,一種不安全感。而這種不安的的總爆發,我們可以從美國的特朗普總統的上台來看出來,人們不再相信傳統,想選個另類總統看看。究竟是什麼造就了美國民眾的這種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對未來的不安全感?
曾幾何時,美國人對自己的科學和科技的領先能力是深信不疑的。美國曾經在上個世紀,冷戰結束之後。默許甚至鼓勵美國的企業把自己的中低端製造業轉移到第三世界國家,而保留其實核心的這種研發能力和科技的引領能力,因為美國人相信,即使把這種過時的技術和製造能力轉移出去,美國人依然可以依靠自己發展出的每一個領域的下一代的核心的科技,牢牢的佔據整個市場金字塔的最高點。而當年像中國這樣的國家和美國之間的差距,遠遠不是今天的我們所能想像的。當時的中國對美國的地位可謂遙不可及,根本就沒有人想像得到。今天的中國能夠直接挑戰甚至於接近甚至超越美國的地位,那究竟發生什麼事情了?
我們中國從技術上遠落後於這個時代,到短短十幾二十年的時間之內完成了從追趕到部分超越,部分已經拉進了縮小了距離情況下,給我們的感覺可能更加是一種爆炸式的進步,一種欣欣向榮的進步。但對於美國人來說,他們更加習慣於科技的進步所帶來的,不管從商業上還是從軍事上的遙遙領先。而近十幾年來,美國人發現大筆的科研經費投了下去,但並沒有換來所預想到的那種科技的遙遙領先和進步。反而是像我們中國這樣的製造業大國,在吃透了部分技術的情況下,不斷追趕上來。
所以,美國人不焦慮才怪。我們再從從科技和科學的角度來解讀。如果對科技或者數碼領域的新聞稍微有點興趣的同學會了解到,其實近幾十年來,世界的核心科學領域、物理學等這種探索世界是什麼的這種領域,已經很久沒有突破性的進展。最近的一次突破性進展,可能還是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發現的那個年代,那還得追溯到愛因斯坦的年代。而我們現在所接觸到的一些科技產品,其實還是在那個年代的理論推導下的技術產物。而核心的科學領域沒有突破的情況下,我們的技術發展的再完善、再花哨,也不過是形式上的變化,本質上沒有突破。就像超音速飛機,我們在二戰的時候的超音速飛機的水平從美國到歐洲的距離的飛行時間和今天我們所能達到最新式超音速飛機的飛行時間,其實是差不多的。這也從側面說明了我們的基礎科學領域的突破是多麼的重要。就像《三體》里所說的,如果基礎科學領域停滯不前,那麼即使把我們現有的理論體系的技術發揮到極致,那麼終究也只能是類似於像《三體》里人類造出的那個艦隊一樣,在三體人的降維打擊下,人類將毫無還手之力。
人類在上世紀60年代科幻片裡面所暢想的世界,和我們現在所能暢想的世界,沒有什麼區別。比如曲速(超光速)飛行的技術,現在人類所能達到最快的宇宙速度,也僅僅只是使無人飛船飛出太陽系。那麼什麼時候能夠實現載人的,近光速飛行或者超光速飛行?我們暢想的時間機器和時間旅行依然沒有到來。我們所暢想的外星人依然沒有任何的蹤跡。近年來的大數據和人工智慧,雖然給我們帶來了一些技術上繁榮的感覺,但依然離突破那個臨界點差距明顯。我們的人工智慧依然無法和我們進行流暢的對話,更不用說像一個正常人類的思考。在生物科技領域,我們依然無法進行真正意義上在DNA層面的編程,進行生命形態的控制或者是基因疾病的防控,我們依然有很多絕症是治不了的。以上的很多想像從我們上個世紀60年代的時候就經常見諸科幻文學或者科幻電影之中,而我們現在依然在想像、在幻想。人類的太空探索,依然步履艱難。距離我們上一次登月,已經過去了40多年。不知我們何時能殖民火星或者見到人類的太空艦隊?
這是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然而從我們的角度來講,我們更應該考慮到在追平甚至於超越情況下,下一步的路到底往哪個方向走的問題。我想我們的社會不應該光滿足於經濟和文化上的進步,我們應該更加鼓勵科學和技術的進步。我們應該讓我們的孩子更加喜愛科學,鼓勵他們進行科學幻想,鼓勵大家去進行科學領域探索。把我們從一個製造業強國變成一個科學強國。讓我們孩子從小就仰望天空。正如《星際迷航》里所說,To brovely go where no man has gone before!
來自一位科技愛好者的洞察
Ending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