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吃法更健康?
幾年前的某天與某友人共餐,幾盤小菜,離我最近的是一份魚,剛好兩條,味道不錯,於是我一口一口將離我最近的那條吃了大半,然後朋友說「你愛吃魚的話,這兩條都給你吧。」我解釋說不是這個樣子,只是習慣一次吃一種食物,慢慢品嘗而已。
「但正常中國人都是一口飯一口菜,各種食物混著吃啊,你這樣太奇怪了。」
我回敬:「正常法國人都是一次一份食物,吃完再上另一份」。
「那等你去法國再說。現在你需要入鄉隨俗。」
當時的我並沒有能力意識到他這是在表達不喜歡自己的工作卻不得不強迫自己融入的焦慮,只是覺得似乎沒有必要為這事情發生爭執,所以自己服了個軟就過去了。幾年之後的某天,當我看到別人有奇怪的進食習慣時,我感受到自己也會有想要勸對方「健康進食」的念頭,突然想到了當年的那個場景,適時地閉住了嘴巴。
就算「進食習慣與人格特徵/自控力」存在一些相關,但「相關」不等於因果,以單純的幾個細節就想斷定一個複雜的生命,往往會走入許多誤區。
比如2015年我曾經寫過一個短文論證「挑食的人更不包容更缺乏創造力」。但現在回頭想想,當時是現實生活中碰到了幾個既挑食、性格也不怎麼討人喜歡的人,便誤將他們的特徵當成了所有挑食者的共有特徵。在那之後,我又碰到了更多挑食的人,每個人挑食的原因各不相同,其中不乏思維深刻冷靜成熟包容讓我深感敬佩的人。
後來還看到一個學者做了一個大數據的論文,證明「好的學校成績與規律的生活方式有關」,我能接受「相關」,但不能接受的是結尾作者的解讀——他通過這個數據看出,為了取得好成績,學生更應該讓自己成為循規蹈矩的機器。如果放在幾年前,我或許也會非常認同,但是經過許多個案採訪後我發現,一些高思維水平、高創造力的人選擇循規蹈矩的原因是:
因為很投入地在做某件事情,不想為吃飯穿衣之類的事情分心,所以選擇在這些小事上選擇定時定量。
換句話說,一些高創造力高生產力的人在選擇之後決定集中精力在某件事情上,其他一切都很潦草隨意,也是有可能的。
作為一個仍然在被論文煩擾的人,我能深刻感到這種「將相關研究的結果拿來指導生活」的思維方式在心理學界的泛濫。剛開始,我以為這種對於優秀人群的無知只是源於目前的心理學研究多是在研究普通人,為被試提供的報酬整體較低,那少數沉迷於某幾件事情中的才能特殊的人們不太可能是那麼缺錢的人,也很難願意「以小白鼠的形式為心理學獻身」,所以更不太可能被尋常的心理學研究覆蓋到而已。
但經過仔細考慮,我覺得這種解讀其實還是不夠深刻的。因為這種歸因方式依然把問題歸結為方法論而非世界觀。實證心理學研究首先試圖用有限的範疇來考察那本質上屬於無限物的精神,如康德所說,用有限的知性範疇來認識無限物必然會導致矛盾。因為實證心理學所考察的對象——人的感覺、記憶、思維、想像,皆屬於《精神哲學》中所說的主觀精神。精神是無限的理性的概念,用實證科學考察它們,就「不能揭示出這些有限的範疇和它們的整個階段進展到一個較高階段的過渡」。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我們舉個簡單的例子,一個男生為了追求一個女孩,可能看了很多關於追求異性的心理學論文,想弄明白做出哪些行為更能追到對方,但這種學習可能沒有任何意義。因為實證心理學研究是基於干預、操控變數來得出結論,這個結論屬於因果範疇,而因果範疇本身是一種有限的範疇,它無能把握那按照內在目的論運動的人的精神。比如,如果那個女孩碰巧也看過這些文章,就可能輕而易舉地識破這些套路,不過更有可能的是,女孩感到十分憤怒。這讓我想到一個笑話:一個男孩看了PUA的文章後,便經常諷刺他喜歡的女孩,女孩表示自己心裡很不舒服,這時男孩一本正經地說「我這是在打壓你,根據PUA理論,這樣會獲得對方的崇拜,你懂嗎?」這個男孩的愚蠢,在於他不理解女孩的現實的精神才是實體,那抽象的因果律(被打壓就會導致崇拜)在層次上當然低於前者。
因此嚴格地講,不能說實證主義的心理學研究有錯,而是說他們對於個體生活的指導價值並沒有一般人想像的那麼大,因為一般人現實中往往面對的是活生生的個體的人,而不是從大量數據中抽象出來的群體特徵,故這類研究對於面向群體的管理者可能更有用一些。因此,不論一個男生看了多少關於追求異性的心理學論文,都不如他直接去觀察他想追求的面前這個女生來的更準確和容易。
不談科研,回到現實生活,就我自己來說,我是一個喜歡「沉浸式體驗」的人,喜歡在吃東西的時候認真吃,一樣一樣地吃,一段時間內認真體會一種食物的味覺,然後再進入下一段體驗;在沉浸於其他事情同時又恰巧感到飢餓時,又會將食物盡量簡單化,為的是可以更好地體驗那件更重要的事情,當然,偶爾也會尋求各種變化,因為我相信任何體驗都有它自身的價值和意義,要尊重那些提前無法預知的每一個當下的感受,並體會那背後蘊含的更大、更深刻的理性,才是更重要的事情。
推而廣之,本來每個人的體質生來有差異,個體經歷導致人們對不同食物的情緒體驗也不同,類似我這樣「對任何食物都有極大興趣、並不太挑剔」的人一方面可能是人格開放性水平比較高,但也可能是在食物上受的傷害太大(比如小時候挑食會挨打,或者經歷過難以忍受的飢餓)所以才會壓抑掉自己對某些食物的反感而已,換句話說,本來這世界為人們的食物提供了相當大的選擇空間,個體對不同食物的喜好程度也不可能相同,在這種情況下,尊重自己的感受去選擇一個讓自己感到身心愉悅的食譜本來可以是很美好的事情,非逼著自己對每種食物都抱著相同的激情反而可能是有害的,熬夜、自慰、健身等問題同理。許多人試圖從統計規律中找出自己應該如何生活的法則,結果只是徒增了自己的焦慮。
換句話說,挑不挑食或許沒那麼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感受。只有能感受到「不喜歡」,遇到喜歡的事物時才會更明確。就像當一個人問被問到「你在這幾個選項中更偏好哪個」時如果回答「都好」,那可能是因為這幾個選項都讓其感受不夠滿意,並不是真的「都好」。
李慧敏,2018.10.08,於縉雲山
我是人本主義心理諮詢師李慧敏。我相信每個人都有潛力為自己創造出一種健康又舒服的活法。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