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50.關於如何看待巨嬰心理

關於如何看待巨嬰心理

目錄介紹

0.先來看一個故事

1.什麼是巨嬰呢?

2.巨嬰心理,我弱我有理

3.巨嬰是怎麼來的

4.巨嬰普遍存在的問題

5.巨嬰的自我蛻變

6.婚姻中的巨嬰角色

7.不要亂給人貼「巨嬰」標籤

好消息

博客筆記大匯總【16年3月到至今】,包括Java基礎及深入知識點,Android技術博客,Python學習筆記等等,還包括平時開發中遇到的bug匯總,當然也在工作之餘收集了大量的面試題,長期更新維護並且修正,持續完善……開源的文件是markdown格式的!同時也開源了生活博客,從12年起,積累共計47篇[近20萬字],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

鏈接地址:github.com/yangchong211

如果覺得好,可以star一下,謝謝!當然也歡迎提出建議,萬事起於忽微,量變引起質變!

0.先來看一個故事

有一個大學畢業幾年的大學生,由於工作不如意,經常換工作,總是覺得自己才華被無視呢。於是等到他信用卡里的欠款無法換上時,竟然開口向母親索要2萬塊錢還銀行貸款,他的母親剛開始說自己沒錢。沒有想到他竟然質疑母親是不是愛自己的,而且對母親更是抱怨連連,卻從不反省自己的不思進取和無能,說為什麼別人的父母為子女提供這麼好的環境。這種說法看得人又心酸又毛骨悚然。有太多的巨嬰,把啃老當作理所當然,心安理得地拒絕長大。他們雖然生理年齡已經是成人,但心理年齡仍似嬰兒般。總是一味向父母、社會索取,永遠以自我為中心,絲毫不會考慮別人的感受。一旦要求得不到滿足,他們就會像沒斷奶的嬰兒一樣撒潑,抱怨不公,哭鬧。

1.什麼是巨嬰呢?

據百度百科介紹,我這裡只是簡單用自己的話概括了一下,巨嬰大概指一個奇葩的成年人群體,比較自私,經常向別人索取卻很少去奉獻,大都是以自我為中心,幻想著所有人都要圍著自己轉才是正確,有時候沒有規則意識、喜歡把別人的幫助、贈予視為應該,有時沒有絲毫的感恩之心,尤其是對於父母,一邊是嫌棄一邊卻又極度的依賴於父母錢的經濟支持。

2.巨嬰心理,我弱我有理

巨嬰有一種十分可怕的心理:我弱我有理,別人幫我是天經地義。

第一個故事:記得以前在新聞上看到這樣一個案例,一批剛從軍校畢業的兵哥哥,背著行囊坐上了火車。沒想到,一群沒有買到坐票的乘客開始怨聲載道:「當兵的為什麼不給別人讓個座?」身邊還有人附和著:「你以為當兵的會像電視劇中演的那樣給你讓座啊?好人沒那麼多!」5分鐘後,當火車開始平穩運行,兵哥哥說:「我們都站起來,給沒有座位的人讓個座。」於是,明明買了坐票的兵哥哥們,背著行囊站在火車車廂里,給這幾位傻逼中國式巨嬰讓了座。

第二個故事:就在以前,在知乎上看到了這樣一個報道熱體,故事大概是這樣的:一個知名律師在火車上換鋪的事件,引發了一大波討論。律師帶了兩個孩子坐長途火車,他買了2張上鋪。於是,等到他上車以後,他開始找人商量換個下鋪。第一個男生,開始答應,後來說自己腿受過傷,便不換了。第二個男生,則直截了當地拒絕了。最後,兩個女孩給他換了下鋪,也沒要求補差價。事後,這位微博擁有將近200萬粉絲的律師,寫了一段《火車換鋪有感》:大意大概是,謝謝兩位好心的女孩。至於那兩位男生,你們的做法也沒錯。只是有朝一日,你也會為人父,也有帶著孩子出行的時候。希望你們不會遇到當年的自己,遇到的都是樂於助人的女孩。摘自一小段語錄,雖然沒有直接批評,但是字裡行間卻是站在道德制高點……說兩個大學生不換鋪冷漠,怕不是臆測吧。你根本就不知道為什麼不和你換,而只是因為沒遂了你的心愿你就說大學生冷漠。證據呢?關於這個故事更多的詳細,可以參考第43篇文章zhuanlan.zhihu.com/p/46

3.巨嬰是怎麼來的

很多家庭都只有一兩個小孩,一家四個大人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無限制的寵溺,造成了孩子什麼都不用做,什麼都不用管的狀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成為他們的常態,整天不是學習就是玩耍,連獨立生活的能力都被家長們承包了。

以前有個教育家Xxx說過:「一切都讓給孩子,為了他犧牲一切,甚至犧牲自己的幸福。這是父母送給孩子的最可怕的禮物了。」在嬌慣、寵愛、百依百順中長大的孩子,習慣了享受和依賴,沒有獨立成長的能力。

他們不會對父母的付出有絲毫的感激,反而認為一切都是理所應當。他們會認為自己半世的不如意,都是別人造成的。物質上啃老、精神上未斷奶,都是不獨立的表現。那些事事代勞、從不教孩子獨立的父母,才是最無知最殘忍的。

由於上一輩的人是吃盡了各種苦頭,而且接受的教育也很有限。所以總是想著,等到以後家裡有錢了,想的第一件事不是請個名師,而是拚命地用物質去滿足孩子無休止的慾望,讓孩子的生活過的更好,盡量滿足孩子的各種需要。當慾望不斷地被滿足之後,孩子就會誤認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其對物質的渴望何其厭有?他只需要考慮我想要什麼,而不會考慮我要付出什麼,隨著年齡的增長,嬰兒的心理始終未能發展出獨立的人格。

社會上的遊戲規則是:給予才能獲得回報,而不少家長眼中的遊戲規則卻是:只要你有需求,你就會被無條件滿足,你不需要付出任何努力。

4.巨嬰普遍存在的問題

巨嬰普遍存在這幾種情況:可能存在某一種或者多種!

第一:自己做的事就算是不正確也是對的,如果對某人不滿意,即使別人做的事是對的也是不正確的,對自己的不足一味的找借口,卻不知道改正。

第二:別人對自己的好是應該的,自己並沒有要求他做所以不需要感謝,對別人的幫助毫無感激之心。覺得父母對自己的付出是應該的。尤其是畢業多年的大學生,一邊瞧不起父母那代的觀念和落伍,卻又一邊依靠他們的經濟支持。有的時候還質疑能否讓父母給自己提供更好的條件。

第三:自我意識特彆強烈,習慣於停留在自己的舒適區內考慮問題,不大能考慮到別人的感受。一方面心理很偏執另一方面又很脆弱,對於別人好的意見會很偏執的堅持自己不好的觀點,對於別人說自己不好的一面很難承受,從而抑鬱、焦躁。

第四:內在成長動力不強,甚至有時壓根沒有,並沒有發展出與年齡相對應的社會交際能力和情商。所謂的情商是指懂得別人的艱辛,知道感恩,懂得不給別人製造麻煩等等。或者說總是想著從父輩哪裡獲取更多,依賴於他們的經濟支持。

第五:針對教育總是批評連連,記得劉墉以前曾感嘆說:「今天有多少孩子,既要美國式的自由,又要中國式的寵愛,沒有美國孩子的主動,又失去了中國的孝道。」

第六:喜歡坐享其成,喜歡一味索取,最後成為不折不扣的白眼狼。

第七:偏執分裂。偏執分裂是全能自戀的另一個極端,當所有需要無法得到滿足,巨嬰成年人就會轉向另外一邊,即心理偏執分裂,要麼狂熱地追星或拜教,把自己代入某個明星,事業有成、顏值高、性格好、身材好、愛情完美,像上帝似的,充滿全能自戀的幻想。

第八:大學畢業找不到工作,父母幫忙安排工作。找不到工作窩在家裡打遊戲,伸手找爸媽要錢。結婚了,父母掏錢買房買車。有孩子了,父母幫忙帶孩子。

5.巨嬰的自我蛻變

記得在日本動畫片《千與千尋》里,無意中的一個情節道出了巨嬰自我蛻變的隱情。

在這部動畫片里,那個婆婆有個「巨嬰」,巨嬰無比自私,只想別人滿足自己,而不知別人完全沒有這個義務。在千與千尋出現之前,這個巨嬰生活在一個封閉的房間里,每天衣來張手飯來張口,過著衣食無憂,完全被滿足的生活,這根現在中國家庭里的兒童生活很類似,在面對千與千尋的時候,第一句話就說:不跟我玩,我就哭給你看。

直至有一天因為機緣巧合,巨嬰被千與千尋帶了出去,他的生活出現了第一次重大變故,在外面的世界巨嬰則不是呼之即來揮之即去的主兒了,他要適應新的環境,接受自己並非世界的中心這個現實,為此他開始不斷哭泣,以抱怨的方式掙扎反抗,經過長久的煎熬之後,他終於接受了這個現實,並能夠與他人友好相處起來,因為他終於接受了真實的自己,痛苦也隨之消失了。

然而現實生活卻不會這麼簡單,並非所有的巨嬰最後都成功長大成人,除非其有絕高的悟性或者是非凡的經歷。

倘若真的有一天遇到了非凡的經歷,或者巨大的挫折,不知道是否有能力應付。或者即使應付之後是否有能力承擔付出的代價或者後果。就比如金粉世家中的金燕西,出身名門,靠著家族的經濟實力,過著優越的生活。也難以體驗到掙錢和底層生活的艱辛,處處依賴家族。最終的結局也是極其悲劇的,只是後來雖然他漸漸懂得了生活生存的道理,可是付出的代價太大呢。

6.婚姻中的巨嬰角色

大部分的影視作品雖然來源於現實,但是卻高於現實。影視作品極容易影響青少年的婚戀觀,經常聽到這麼一句話,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反作用於經濟基礎。

我們所看所有的愛情題材的電影或者電視劇,都是演到男女主角大團圓就戛然而止的,或者是演到男女主角因為不可抗拒的外力而以悲劇落幕,這一點在我們小時候看古裝武俠劇就可以知道,大概也可能是悲劇產生的力量更加讓人值得回味和記憶吧。電影全部宣揚為了愛而結婚,而婚姻應當是感性和理性的和諧的圓舞曲,但是影視作品並沒有宣揚我們也要為了生活而結婚。

三流的婚姻生活是互相指責、嫌棄,這叫盲目。二流的婚姻是互相接納真實的彼此,這叫將就。一流的婚姻是互相成長互相奮鬥,不斷趨同又保持自我的本色,這叫婚姻。這一點,哪怕沒有結過婚,也能從旁人或者新聞上看到。

三流和二流的婚姻里,男人女人其實都是巨嬰,類似於小孩子過家家。在面對生活中的吃喝拉撒的問題上,往往針鋒相對,互不相讓,就跟小孩子玩遊戲的時候不知道互相遷就一樣,這遊戲還能玩下去嗎?女人抱怨男人回家什麼活不幹,男人抱怨女人只知道生悶氣,而沒有人願意提出解決辦法並互相犧牲執行,小孩子賭氣只知道爭對錯,但是成年人要學會以結果為導向,解決實際問題。

對子女教育的觀念,對金錢的觀念,對學習成長的觀念,對旅行的觀念,對贍養父母的觀念等等,都應當在婚前予以充分的討論,如果有難以調和的部分,則必然要慎重地考慮這場婚姻的可行性。

7.不要亂給人貼「巨嬰」標籤

當然不要給人亂貼「巨嬰」標籤,有的人只是在某些方面的能力弱一點,或者有些「兒時未了心愿」在延續或者乾脆就是有一顆童心而已。例如有的女孩子喜歡收藏娃娃,哪怕她今年已經三十多歲結婚成家,這個愛好也沒有丟掉。她可能只是少女心一直爆棚,而並非「巨嬰心理」。 這種個人的愛好如果沒有造成對別人的影響,那也不能算壞事。

寫作時間:2017年到2018年10月26日

我叫瀟湘劍雨,是個性格內向的程序員,喜歡研究Android技術,寫點開源項目和封裝一些開源庫。業餘時間,愛好看書寫作,錄製音頻,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歡迎查看我的博客或者個人站點。

關於其他內容介紹

01.關於博客匯總鏈接

  • 1.技術博客匯總
  • 2.開源項目匯總
  • 3.生活博客匯總
  • 4.喜馬拉雅音頻匯總
  • 5.其他匯總

02.關於我的博客

  • github:github.com/yangchong211
  • 知乎:zhihu.com/people/yang-c
  • 簡書:jianshu.com/u/b7b2c6ed9
  • csdn:my.csdn.net/m0_37700275
  • 喜馬拉雅聽書:ximalaya.com/zhubo/7198
  • 開源中國:my.oschina.net/zbj1618/
  • 泡在網上的日子:jcodecraeer.com/member/
  • 郵箱:yangchong211@163.com
  • 阿里雲博客:yq.aliyun.com/users/art 239.headeruserinfo.3.dT4bcV
  • segmentfault頭條:segmentfault.com/u/xian

推薦閱讀:

TAG:巨嬰 | 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