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不是牙膏,漫談佳能EOS R+RF50mm F1.2L

注意,本文有相當的長度,也有一定的深度,所以我把重點文字都加粗了,建議大家先看這些部分。那麼直奔主題,為什麼佳能尼康要做無反?這個問題延伸出來就是:百年單反是否遇到了瓶頸?

我的答案是:是的,單反機械結構已經抵達當下行業水準的近極限水準,尤其在數字電路速度大爆發的時代背景下,單反幾乎已經不再有什麼性能優勢。一般認知里可能還會覺得單反省電、耐用、操控等方面有優點,但實際上把無反做成巨單後這些都不是事兒,單反傳統優勢基本被抹平,機械快門/反光鏡箱的設計天花板、所見非所得的光學取景器等劣勢在高速感測器+集成電路時代卻被進一步放大。

所以,無反是否能解決這些瓶頸?答案是能,但EOS R能不能解決這些問題?答案是能,也不能,因為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大家可能注意到了,無論佳能還是尼康,初代全畫幅無反的策略很大程度都是同級沿襲自家單反,比如Z7沿襲D850、EOS R沿襲5D4,這樣做的原因有2個,其一是消費心理端,可以利用現有產品的市場口碑,讓消費者有一個借鑒標準,畢竟這些單反機型都是相當有人氣的產品;其二是研發端,飯要一口一口的吃,在現有感測器基礎上進行二次開發,既穩妥(畢竟在數碼單反上實時取景也算是常用功能,有著應用和技術層面的技術積累),又能把更多的精力用在機身和鏡頭設計上。

對佳能EOS R的營銷來說,它最成功的一點就是充分利用了紅圈鏡頭婦孺皆知的好口碑,而且確實是有真材實料,在產品策略上也是相當擅長捕捉用戶需求,比如首發4顆鏡頭裡就有2顆足稱「驚世駭俗」:一個是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RF50mm F1.2,另一個就是我也還在苦等入手的RF28-70mm F2。先不論價格幾何、設計是否在堆料,這兩顆鏡頭的出現顯然是向為用戶傳達一個信號:卡口換門意味著鏡頭性能的大升級

佳能的聰明之處在於抓准了要害,換門對於老用戶來說多多少少都有傷害的成分,即便在未來相當一段時間內都是雙線並行,但心裡始終有種黃臉婆一般的感覺,所以但凡要更換卡口,就一定要在鏡頭或機身性能上往大了砸,讓人覺得換有所得,佳能就選擇了在自身優勢很明顯的鏡頭端大發力,單反用家翹首期盼嗷嗷待哺這麼多年的新版50mm F1.2L,就這樣華麗麗地降臨在了EOS R身上。

佳能鏡頭向來有老來香的傳統,此前的35mm F1.4足足憋了17年才更新了第二代,而且是爆炸式的大升級,一舉就把適馬35A等副廠重新踩在了腳下(當然,價格也升了天),EF 50mm F1.2發佈於2006年,距今正好一輪迴,再加上這次升級還要捎帶新機身,意義重大,因此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不用測試都知道一定會是RF卡口未來至少10年的當家標頭

RF50mm F1.2的結構設計變化思路很明晰,主旨就是增強光學解析度並減少像差,說白了就是把老大哥的短板都彌補上。老版本的EF 50mm F1.2是經典的非對稱雙高斯結構,這在上世紀中葉的大光圈鏡頭設計中堪稱標配,經典的卡爾蔡司Planar 50mm F0.7、佳能S卡口50mm F0.95、徠卡Noctilux 50mm F1……無一例外都採用了非對稱雙高斯結構。在膠片輸出尺寸不高的時代,它還可以憑藉平坦像場而聞名,而且單反法蘭距與之焦距接近,可以簡單粗暴地把後主平面和第一主點放在接近光圈結構的位置,設計難度相對不大。但面對當下這個動輒3000萬像素以上的數字時代,光圈全開時的慧差、球差會被放大,讓畫面變得非常鬆軟,色差控制也相對較差,所以也到了不得不變的時候。

這裡開始插個單反無反差異的話題,主要說對焦:對於採用二次分光獨立對焦線性CCD的單反來說,上述像差也會同樣會影響到對焦系統的二次成像,因此單反相機在使用超大光圈鏡頭時就得同時面對分光基線間距太短(F1.2湊合F2.8的對焦基線)和準確性(對焦光線存在像差導致的誤差)等問題,因此比較容易出現對焦偏差。當然單反對焦單元的優勢是單點可以做多個方向的檢測線(所以有十字型米字型之說),在面對完全平行於對焦點的被攝物,比如這種:

單反對焦因為可以有多個方向(即便是入門級單反,中心也是十字),所以遇到這種平行於某一條對焦基線的情況也能用另一條去實現對焦,而無反就不行,必須稍微傾斜機身,讓左右對焦像素能夠檢測出點擴散離散度極小值(想像一下裂像對焦)。當然,無反或者抬起反光板實時取景的1DX2/5D4的優勢就是片上相位差檢測點足夠多。而這些優勢和劣勢也都會體現在包括EOS R在內的所有無反身上。

除此之外,無反因為是感測器同時進行取景、對焦、測光等工作,因此它並不需要像單反那樣在取景時全開光圈,便於分出更多光輻射用於對焦和測光單元。所以在高亮環境下使用F1.2全開拍攝時如果你觀察鏡頭,會發現它為了讓取景預覽畫面不過亮,光闌是會收縮的,下圖分別是關機時完全收縮,只留下一個小孔的光闌:

拍攝較暗環境時F1.2完全打開:

依然是F1.2但遭遇強光手電筒,立馬縮小光闌:

繼續F1.2,入射光不弱也不強時,光闌處於半開狀態,因為光圈沒有變過,所以從取景器來看畫面亮度也是沒變的:

繼續說RF 50mm F1.2,在面對高像素時代的數字相機時,老舊的雙高斯已經不能獨撐大局,這時候就需要引入新設計,比如反望遠,單反端的代表作有蔡司Otus 55,無反端則是索尼50mm F1.4ZA,但佳能在新鏡頭上並沒有採用其他家的反望遠設計思路,整體鏡組設計為比較均勻的桶形:

上來就是一個非球面膠合兼消色差,UD鏡片也就是整個鏡頭的第5組第7片,正好處於光線轉折的位置,理論上有利於校正色差、消除二次光譜,而且它還採用了一個小曲率半徑的設計,也是奔著高解析度而來。最後一群再次擴束,配合幾乎快佔滿後徑的非球面來實現較小的出射角,再加上出瞳位置靠後、開口更小,理論上可以從光線夾角和像場視角範圍兩個角度來緩解暗角和口徑蝕問題(雖然實際上還是不小)。

這樣一來,相對EF 50mm F1.2簡簡單單的6組8片,RF 50mm F1.2直接翻了一番達到了15片,大量堆料換來的就是體型的急劇增加,透光性也要相對差一點。所以這裡就順便也就讓一個錯誤觀念不攻自破了:很多人認為定焦鏡頭之所以性能更強、最大光圈更大的原因是鏡片更少。但這兩件事並沒有直接聯繫,回頭有機會再來詳聊。

理論說那麼多,EOS R+RF 50mm F1.2的實際拍攝素質如何呢?作為常年1DX2+EF 50mm F1.2掛機用戶,給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它很准,用過EF 50mm F1.2的朋友應該清楚這並不是一顆特別容易做到指哪打哪的鏡頭,很多時候都要考驗人品,但RF 50mm F1.2在EOS R上的對焦精度完全是展現了片上相位差在超大光圈下的優勢,使用AF-C+人臉追蹤,F1.2全開只要識別到人臉,即便是在手持相機有前後小幅度位移+被拍攝者人臉同樣有輕微移動的情況下,依然可以做到十拿九穩,要知道這可是景深極淺的F1.2,下圖就是抓拍的正在玩耍的小朋友,轉瞬即逝之間也能準確對到眼睛上,而且焦內銳度很高,沒有了EF 50mm F1.2全開時因像差導致的朦朧感:

中距離拍攝人像時也能做到焦內數毛,全開拍風光也沒問題,50mm F1.2全開時的超焦距對焦距離在70米左右,此時從35米到無限遠處都在景深內,下圖就是全開的風光實例:

上為原始尺寸,下為100%放大的角落

可以看到從中心到邊緣,解析度和銳度表現都無可挑剔,這種主題下基本也沒有什麼倍率色差,但這從攝影美感的角度來看很難說是好是壞,因為它還是很少會用作風光用途,花大錢買F1.2當然就要大力用F1.2,而且也依然有不少人很迷戀老50L的魔幻現實主義風格,所以對這種大光腚不能純粹以物理性質的差異來衡量它的優劣,玄學賽高!

EOS R的機內校正相當威猛,暗角和畸變會強制校正,讓它的輸出顯得非常平順,但其實嚴格對比F1.2和F4之類的光圈還是能看出暗角上的差異,而它的真實暗角應該是比較大的,因為它的前鏡組其實也並非什麼大口徑鏡片,從輸出上能從兩個方面看出貓膩,1是機內強制提高邊緣亮度從而產生的雜訊,下圖左為F1.2,右側是F4:

2是口徑蝕,文章最後有關於卡口直徑的討論,其中就有談到口徑蝕,我們先不看理論結論,先看RF 50mm F1.2與EF 50mm F1.2孰優孰劣?

上為RF50,下為EF50

結果還是挺明朗的,就口徑蝕來說兩者可以說是半斤八兩,短法蘭距可能帶來的出瞳斜射問題也並不明顯。而且1DX2會因內部框架導致切邊的問題(注意看底部光斑),而卡口內簡簡單單的RF就沒有這個瑕疵。

RF 50mm F1.2的虛化效果相比老大哥強了很多,光斑更圓不說,3片非球面幾乎看不到洋蔥圈,相當犀利,而且邊緣沒有明顯的色環,也沒有明顯的二線性。不過點光源光斑邊緣還是有點硬,沒有STF的柔順感,再加上口徑蝕,小樹林里拍攝全身人像因為物距比較遠,視角壓縮比較小,靠近畫幅邊緣的背景虛化就會變成這樣:

當然,你可以說我在雞蛋裡挑骨頭,但畢竟規格和價格都足夠高,挑剔一點無可厚非吧。在背景相對乾淨、對焦距離更近的情況下它的虛化就非常好了:

然後是色差控制,做得相對還不錯,在拍攝高對比物體時當然還是會出現軸向色差,但這畢竟是F1.2啊,能達到這個水準已經是很犀利了,比EF版老大哥強了很多個檔次,而且至少在現階段還是獨此一家,對手都找不到。下圖左是F5.6,右是F1.2(以往形式的色差過渡樣張忘了拍,再加之這幾天比較忙,回頭在微頭條補上):

最後是眩光和星芒,RF 50mm F1.2在直面高亮點光源時會出現很明顯的眩光,鏡片太多鍍膜再厲害也救不回來……10片光圈葉意味著10星芒,就用一張圖來統一說明吧:

總體來說,RF 50mm F1.2的進步力度可以說是空前的,絲毫不亞於EF 35mm F1.4L兩代的差距,基本可以說是當前超大光圈標準鏡頭天花板級選手,帶飛EOS R沒有問題。但前提是EOS R至少不能難用,那麼它用起來究竟如何?

無反哪怕是做成巨單,表面積相對單反還是要更小,這意味著它沒有辦法塞入太多單反式的操控區域,比如很多功能都被迫共享同一個按鈕,多次操作才能進行調節,但這終究是習慣的問題,最重要的是合理,為了挖掘機身操控空間,佳能也算是費盡心思,鏡頭上多設計了一個左手方便操控的逐級式轉動控制環;握持時右手大拇指輕輕上移就能操作多功能觸控條、再往右就是速控轉盤、往下可以觸控屏幕來調整對焦點;右手食指往內移動一點就能操作主撥輪……雖然還是沒有單反來得直觀,但只能說EOS R已經很儘力了,用上幾天就能完全習慣,所以操控不是事兒

佳能在做全畫幅無反時最大的潛在槽點就是感測器速度不足,但EOS R雖然用的是5D4同宗的底,但這塊底並不是大家調侃的「祖傳」,它在設計上必然會根據法蘭距變化做出調整,而且在速度上至少有一部分體驗是符合用戶需求的,比如取景預覽可以做到相當高的幀速(需要手動選擇顯示模式),配合F1.2鏡頭在城市照明的夜晚環境也能做到液晶屏和電子取景器都完全流暢,而且取景採樣像素足夠多,畫面不會像適馬SDQ那樣滿是摩爾紋。前面也提到了全像素雙核對焦演算法也日趨成熟,雖然人臉識別眼控的細緻度還沒有達到索尼的高度,但跟焦性能是相當出色的,即便是F1.2的情況下,人像出片率高。

PS:事實上佳能並不是沒有設計高速感測器和傳輸電路的能力,電影機C700可以在38.1mm X20.1mm的17:9比例感測器上做全像素5952 X 3140 60p 12bit RAW輸出,簡單計算一下就是1604MB/s,也就是12832Mbps,所以需要使用獨立的外置PCI-E匯流排記錄器才能突破存儲端的瓶頸,在這種情況下還可以實現4K ProRes 422HQ 60p 10bt,如果是CFast存儲就要降到30p……所以商用端的技術儲備是有的,下不下放,在什麼產品什麼節點上下放,下放多少就是另外一回事了。順帶一問:之前跟我抬杠說1DX2 MotionJPEG好用的那位,想明白為什麼它不上ProRes、cDNG甚至RAW了么?

動態範圍和高感與5D4基本相同,屬於還算不錯的範疇,但跟A7R3、Z7等還是沒得比,而且現在的Camera RAW似乎也沒有支持到它,以後有時間了再來分析吧。這也正好體現了在文章開頭時我的觀點:機身的性能是求穩,不寄往於大提升,但至少能與自家單反對齊,這個參考系對於佳能用戶來說就很熟悉了。其他方面其實網上也都說得七七八八,一段時間使用下來對EOS R+RF 50mm F1.2的出片率有了很大的信心,其實我入手的是RF 24-105mm F4 IS版,但半個多月下來我幾乎一致是RF50掛機,回頭我再來看看這顆RF 24-105有沒有什麼看點……

續航方面真的被打臉了,EOS R真不是抬起反光板的1DX2,雖然用的還是跟5D4/6D2同款的E6N電池,但保持不拍時就關機、打開節電模式的習慣後,單次拍攝續航保守都在800張以上

對了,關於使用方面還有一些細節,簡單羅列一下,比如RF 50mm F1.2在AF-C時因為要不斷對焦,鏡身振動與響動非常明顯;跟EF 50mm F1.2一樣是內鏡筒前鏡組伸縮對焦,但需要加上濾鏡才能變成內對焦,因此相對容易進灰:

對焦是電動控制的,每次關機時內鏡筒會自動收回到最內部;鏡頭蓋很難盲蓋,因為必須對準位置才能合上,有時候會不那麼方便;EOS R視頻雖然支持4K 30p 480Mbps、C-Log、HDR,但沒有超采,所以視角裁切幅度還是比較大,畫質只能說是中規中矩,從規格來說在當代全畫幅無反端存在感依然不強……別的暫時沒想到了,大家可以評論區問我。

==============話題分割線================

關於卡口直徑的影響,昨天有朋友在其他文章下圈我解讀這個問題,有很多人在質疑索尼FE卡口小,但實質上這與它能不能做好全畫幅壓根沒有直接聯繫,一開始給的定調是「FE卡口直徑小,光圈不能做大」,這時候簡單複習一下F制光圈的由來好了,不想看可以跳過。

阿貝老師告訴我們,如果一個物體的亮度是B,鏡頭透光率是T,於是成像的亮度E就有:

C是一個常數,θ是與光軸平行且通過入瞳孔邊緣的出射光與光軸的夾角,從近軸光學簡單粗暴地來看,此時的sinθ就等於入瞳孔e的半徑/焦距f,也就是sinθ=e/2f,代入上式後有:

F制光圈就是f焦距/入瞳孔直徑e,也是2sinθ的倒數,所以成像的亮度與入瞳孔直徑e成正比,與焦距f成反比,用人類的語言來說就是e和θ越大、f越小,F制光圈就越大(注意體現為數值小)。所以在一定的焦距下想做大光圈,就一股腦把入瞳孔徑做大就對了

對於有光闌和卡口的透鏡系統來說,產生最大入瞳孔徑的位置就是剛好入瞳孔位置就在卡口上,因為如果在卡口前,入瞳孔徑設計得再大最終也會被卡口擋住邊緣。而且單反還受制於反光鏡箱,鏡頭尾部不能探入到機身內部,因此理論最大入瞳孔徑就是與法蘭距相同焦距的薄透鏡,因為薄透鏡的出瞳與主面重合,無限遠處對焦時像距=焦距=法蘭距,就能到得到最大的入瞳口徑,比如佳能EF法蘭距是44mm,除以卡口內徑54mm,可以得到44mm F0.8的理論上限,這是為什麼當年佳能可以做出50mm F1.0的最大原因,作為對比,尼康的最大理論就只能做46.5mm F1.05。但注意,拋開電子結構的成分,早在1965年尼康就推出過Nikkor-S 1.2/55mm,1977年又推出了經典的Noct-Nikkor 58mm f/1.2,1978年還有Nikkor 50mm f/1.2,1981年再度更新AI-S版Nikkor 50mm f/1.2s……所以說「尼康不能做F1.2」就是錯的,當然現在會受制於電子卡口和複雜部件,很難做出這一規格的自動鏡頭了,但限制它的顯然不會單純是卡口直徑。

因為是透鏡+光闌系統的規則,所以在無反上也是適用的,但因為無反法蘭距短,卡口位置明顯靠後,索尼FE卡口的光圈上限就來到了18mm F0.39,佳能RF卡口是20mm F0.37,尼康Z卡口是16mm F0.29,你說FE是不是不利於做大光圈,這麼看相對是要比RF和Z的上限要低一些,但這種極限規格的鏡頭單憑光學材料的進步,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也是做不出來的,所以拿卡口做極限光圈的文章就變成了神仙打架,對我們凡人基本沒有意義。

更何況無反還可以繼續肆無忌憚的把後鏡組伸出鏡筒,讓鏡後距更短,更貼近感測器,RF50mm F1.2就是這樣設計的。簡單來說,無反做大光圈,卡口直徑的影響已經微乎其微,所以大法想做現有級別的大光圈,比如F1.2之類的並沒有的問題,事實上第三方也早就有F0.95了,卡口內徑更小的徠卡M也早就有F0.95了(愛活網的文章把Noctilux-M 50mm f/0.95 「暗角嚇人、邊緣解析度極低」作為小卡口原罪的論據,來,我們講道理,EF大卡口50mm F1.2暗角和邊緣也好不到哪裡去,你給我解釋一下為什麼?所以這根本就是胡亂聯繫,而且這種出片效果極其依賴於主觀審美的超大光圈標頭,你跟我一臉嚴肅談暗角和邊緣?你是認真的么?)。

怒帖2張基於某索尼FE卡口機身的50mm F0.95全開照片!:

關於卡口的下一個衝突點是:小卡口暗角大。感測器能「看到」的是鏡頭的出瞳像,出瞳位置越靠近鏡尾,就能在邊緣區域不被遮擋的前提下縮小法蘭距(或鏡後距,但注意區別),顯然,單反因為法蘭距長,出瞳位置天生相對無反更遠,但像廣角鏡頭出瞳先天就更靠內,這時候就需要加入大量鏡片來把它往外推,不然出瞳就飛出鏡頭外面了,所以單反的超廣比較難做到極致化(比如Hologon這種),無反化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但大家注意,這始終是設計端和製造端的問題,而不是直接影響用戶端的問題。

無反卡口越小,出瞳位置的設計就越需要更靠後,這代表了什麼?拿RF和EF的50mm F1.2來對比好了,直接觀看時不難發現很明顯左側的RF出瞳孔徑要小很多,這就是因為它的位置更靠後:

而當我稍稍傾斜角度,出瞳位置靠外的EF開始出現遮擋(感測器邊緣開始「看不見」鏡頭給到的光線),而RF卻毫無影響:

當EF已經完全超出出瞳視角之後,RF也依然能看到,當然,本案例中人眼「法蘭距」較遠,視線看往下圖中出瞳位置靠後的紅色鏡頭時,即便角度較大也能完全看到孔徑。而在相同視點,出瞳位置靠前的黑色鏡頭孔徑就被遮擋了,所以RF鏡頭尾部與感測器的工作距離可以比EF鏡頭做得更近,這就是出瞳位置靠後帶來的結果,而索尼FE因為卡口相對小,所以出瞳還得更往後才行。

出瞳靠後更近意味著邊緣出射光線與感測器的夾角會進一步增大,從而影響邊緣像素的量子效率,同時因為光程更長,角度更大,還會受餘弦四次方的影響而降低照度,理論上這才是E卡口等小直徑卡口需要面臨的問題(這張圖可以從光線進與出兩個方向來看,進代表光線與感測器邊緣夾角,出代表感測器能在多遠的邊緣「看到」出瞳孔):

這會是影響到用戶的問題么?依然完全不是!目前的感測器在設計時就會考慮邊緣光線夾角的問題,微透鏡會採用位移補償的方式來增加光子吸收率,而且最後一組鏡片可以探入到卡口內,完全可以做在卡口後端做擴束設計,從而減小夾角(大卡口的RF系列就有不少這樣的設計。其實即便是不探出,以全畫幅對角線43.2mm的對角線長來看,如果能用盡卡口直徑也是可以做到的,不過這對44mm的FE卡口確實有比較大的難度),再加上暗角在機內處理時就能非常大幅度地緩解,卡口直徑大小也不是影響暗角、口徑蝕的唯一變數(鏡片直徑、前口徑都會影響),你可以再回頭看看超大卡口RF 50mm F1.2口徑蝕,是不是沒有說的那麼厲害?

所以綜合來看,小卡口頂多就是比較容易限制鏡頭的設計自由度,以及對感測器和機內演算法有相對更高的挑戰,但真的想做的話,更小直徑的卡口也都能做全畫幅。卡口做大做小,與可不可以做、能不能做好全畫幅相機和鏡頭沒有直接聯繫,FE難道就沒有好鏡頭了?大卡口意味著系統體積的劇增,一邊攝影一邊健身也不是誰都受得了的。說到底,很多說法都是帶商業宣傳的目的,透過現象看本質才是真。

============熱愛學習的分界線===============

解讀到了這裡,把知識點梳理一下就能繼續消化下面這些問題了:比如為什麼單反鏡頭焦距越短光圈反倒是不容易做大?

不是焦距f越小越容易做大光圈么?這是因為一般來說,光闌的位置設計基本會選在靠近整個光路的最窄處便於簡化機械結構,廣角鏡頭前鏡組的光路在反望遠設計下都是非常擴散的,直到鏡後部才會收斂,因此越是短焦距,光闌位置就越靠後,光闌以及隨之而來的入瞳/出瞳也跟著靠後,而反望遠的基本設計就是前組為多片大尺寸、高折射的凹透鏡,從直觀上來說就是縮小了原本就很靠後,相對尺寸較小的入瞳孔的像,也就自然縮小了入瞳孔的有效直徑,而且越是廣角縮幅就越大,造成F制光圈很難做大。

那真想做大該腫么辦?最簡單粗暴的就是整體物理增粗,舉個例子:在結構類似、鏡片數量相近的情況下,適馬14mm F1.8為了增大1.3倍入瞳孔徑,體型足足比佳能14mm F2.8粗了15mm、長了32mm、重了475克,但帶來的好處就是通光量增大,大尺寸燈泡前組的引入讓邊緣畫質變好,場曲得到有效控制、暗角也更小……當然,如果可以接受像場縮小的話,做大F制光圈的難度就會下降一些,所以適馬的DC鏡頭才有那麼多看起來光圈規格很妖魔的鏡頭,比如16mm F1.4、50-100mm F1.8等。

而無反在這個問題先天就更容易解決,因為法蘭距較短,相同焦距的廣角鏡頭反望遠設計幅度更小,所以它自然也不需要使用特別大口徑的凹透鏡前組,入瞳孔徑也隨之容易做大,或者是整體體積明顯更小,這方面對比上圖的索尼12-24mm F4G和佳能11-24mm F4L就很清楚了。所以假如大家都想做11/12-24mm F2.8,小卡口的FE因為法蘭距短,也比大卡口的EF更容易,小像場也比大像場更容易,前者做出來的鏡頭體積會小不少。

餅乾頭是怎樣做到的?

前面提到了與法蘭距相同焦距的薄透鏡可以實現理論最大光圈,顯然,完全的薄透鏡是不現實的,但如果稍稍做厚一丟丟,在接近法蘭距長度的焦段上以Tessar等經典對稱結構,就能設計出厚度非常薄的餅乾鏡頭了。但薄就意味著鏡片厚度有嚴格限制,也就自然不能做大直徑,因此餅乾頭光圈都不大。

籠統的來說,焦距靠近法蘭距的鏡頭體積最容易做小,越往廣角長焦的兩頭就越難。而理論上大光圈的製作難易度也是以接近焦距法蘭距的鏡頭為相對最低,越往兩端越難。所以短法蘭距的無反領域未來鏡頭群一定會出現不少小型化的廣角大光圈鏡頭,而這,才是無反有利於做廣角的真正原因。

下期做老蛙的兩顆微距鏡頭FF 25mm F2.8 ULTRA MACRO 2.5-5.0X和DX 60mm F2.8 2X MACRO,到時候再來講講出瞳孔徑對有效光圈的影響。這次的文章非常長,能看到這裡並不容易,由衷感謝,多謝支持!


推薦閱讀:

TAG:佳能 | 攝影 | 光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