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左偏旁的「水」「肉」「心」是如何在隸變時變成「氵」「月」「忄」等形態的?
是因考慮字形平衡才這樣做嗎?
關於隸變,武大肖聖中先生的《古文字學》mooc公開課講的比較清楚。朋友們可以去關注一下,下面附上我的學習筆記。
篆書是甲骨文、大篆、小篆的統稱;甲骨文是傳世最早的可識文字。大篆指金文、籀文、六國文字。小篆是大篆的簡化字體。
隸書亦稱漢隸,是漢字中常見的一種莊重的字體,起源於秦朝。在東漢時期達到頂峰,對後世書法有不可小覷的影響。
楷書也叫正楷、真書、正書,由隸書逐漸演變而來,是現在通行的漢字手寫正體字。
隸變指漢字由篆到隸的形體變化。它是古今漢字的分水嶺。廣義的隸變包括楷變。(戰國中期→漢武帝時期)
隸變對古文字的改造手段如下:
一、合併
月和肉不同,在偏旁中已經混淆,例如肥。部份舟也混淆成月,例如朕、俞。沒和設的右邊不同,在舊體字中尚能區分,簡體字已經不能看出區別。香本來是從黍從甘,隸變之後從禾從日。
二、分化
不同位置的火形態不同。位於下方的火視空間擁擠程度保留原形或簡化成灬。心也有類似變化。
三、拉直
四、省減
水是一個象形文字,中間蜿蜒的曲綫表示水流,旁邊的幾點代表水滴或者浪花。古文『水』字也做河流講。古埃及聖書字也用河道表示水。
五、訛形
六、連筆(此條紳的甲骨文應刪去)
七、拆筆
八、添筆
九、換形
十、位移
十一、換聲
十二、變彎
十三、增繁
沒修過古文字,只來略陳固陋,求大佬指教。
雖說小學生都知道氵叫「三點水」,但光看水字的演化,好像看不出這兩者有什麼關聯(雖說金文里貌似出現了氵的原型,但畢竟中間隔了個秦小篆,不確定書同文下這個相似能不能得以保留)
即使去查以氵為偏旁的字,也好像是隸變的那一瞬間發生的轉化,完全摸不著頭腦
既然典型的氵偏旁的都這副德行,那隻能去找找不典型的字了,比如說我找到了將氵夾在中間的
綜合一下,有兩種可能:從金文上方取三橫點,或者是古人寫篆書時偷懶,將水簡寫成川,再打橫形成了三點水(這兩者其實沒有很大的不同,都是取水的上部)。這可能就有同學要問了,那為什麼不是先打橫寫水,再簡寫呢?還真有這樣的,而且這個字大家都認識
這兩個字其實已成檢驗一個人有沒有文字學基本知識的一個公案:他們的糾纏不清並不是隸變導致的,而是從篆書時候就已經說不清楚了。要怪就怪李相吧
按照通行說法,肉的冂是刀,而月的【?冂一】是象 ? 形,中一短橫指事。不太懂先人是怎麼想的能把他們寫成一樣。
這四個字其實從頭到尾基本是同樣的,只不過作為偏旁被壓變形了而已。下圖是小篆心、忖、恭
至少在我看來,這幾個字的隸變是順理成章水到渠成的。
我們知道漢字的隸書是由草篆演變而成的,它使得字的象形消失,變成了純粹的文字元號。在形狀上變圓形為方形,在線條上變弧線為直線,在筆畫上刪繁就簡。這就是所謂漢字的「隸變」。
【水】作為部首字
從彎彎曲曲的水流之形,變成了三個點,即「氵」。
【肉】作為部首字
很明顯,只是將原來的圓弧形變成方形。另外,【月】字旁還有一來源,「舟」的訛變,如:服。
【心】字作為部首字,放在左邊即「忄」。
大約跟「心」有中心、中央之意有關。從形狀上看,從小篆到隸書變化還是明顯的。
需要補充一點,現代簡化字中有一部分漢字,也是在偏旁上發生變化的,如:憂→憂。
確切地說,漢字從篆體到隸書的變化,是因為書寫工具的改變引發的。
你不用懷疑,這些變形都是人為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版本,有些字由小篆過渡到楷體的時候,就是一對多的關係。當然,因為古代已經用了印刷技術,所以某一時代某一地區只用其中一個版本。這三個字單獨寫的時候和做偏旁的時候,在小篆裡面寫的就不一樣。比如「心」。那個「肉」,做偏旁的時候不是肉字,我不知道用普通話怎麼說。肉和月的小篆很像。「水」也好理解,小篆裡面是中間一個大麴線,四周四條小曲線,你看是不是也可以把「水」拆開。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