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時期為何會出現百家爭鳴的場景,而之後的兩千年多年卻很少有可以與其相提並論的時期了呢?
春秋戰國時期思想為何井噴而出?這與當時的環境有什麼關係呢?
從周朝的分封制到春秋五霸崛起有一個脈絡,就是整個中原的實力逐漸從中心向四周擴散,中原的強國如鄭國,魯國,宋國,周天子直轄的領土等逐漸沒落,海邊的齊國,叢林的楚國,江南的吳越開始嶄露頭角。等到了戰國時期,這個特徵就更明顯,中心內陸曾經的富庶中心韓魏弱小,邊區放馬的秦國崛起,北部半游牧半農耕的趙國(趙國早期疆域集中在內陸,後期逐漸向外圍擴張,最後趙武靈王修建長城和進行胡化的胡服騎射)崛起,以及更北部的燕國。
也就是說後來戰國末期的秦楚燕趙齊都是曾經的苦寒地區。而在戰國統一之後,整個中國文明核心地區的疆界也就基本到此為止了,後來更偏遠的西藏,新疆,東北,漠北草原多了一些少數民族,這也是經過了封建王朝2000多年的發展才逐漸擴張的。
總體來說戰國以後,整個中國的統治疆域已經達到了極限。而在周朝到春秋戰國的時間裡也發展了七八百年。
所以可以這麼說,春秋戰國之所以能夠延續多國平衡的狀態,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很多現在的文明地區都處於當時的科技無法開墾的狀態,而隨著技術的提高,以及移民的增多,實力不斷增強,原來的苦寒地區變得可以耕種後,反倒後來居上超越了以前的強國。
這個漫長的動態平衡過程,由於多個政治實體的存在,逐漸發展出了不同的文化。這是春秋戰國能夠百家爭鳴的基礎,不同的文化,多個平衡的政治實體在這些國家不同的碰撞和交流產生了各種思想體系。
而當秦國一統中原之後,物理上的疆域極限已經達到,在中原內部的交流和交通已經達到了一個基本融合的結果,這種時候同樣的行為習慣以及充分的交流和共識,已經再沒有產生新思想的土壤了。
而在秦以後的亂世,不存在穩定的動態平衡。幾十年的時間就足以讓亂世進行幾十上百場的戰爭,劉邦和項羽爭奪天下的戰爭十幾年就打完,像大家津津樂道的三國時代也是幾十年就幾乎走完了全部的過程,群雄割據迅速變成三國鼎立。等到後來的南北朝亂世和唐以後的五代十國時期,相比春秋戰國的政治實體都不夠穩定。這樣動蕩以及迅速整合的過程很難有不同的文化出現。
而中原穩定的時期又越來越長,明朝和清朝各自接近300年的統治時間再加上宋朝200年的時間,幾乎可以涵蓋中華文明的一半時間,再算上漢朝幾百年的江山和唐朝的時間,中原文化的絕大部分都在這幾個穩定又漫長的朝代之中,所以基本沒什麼文化上的巨大衝擊和革新,自然就談不上有什麼新思想了。
就算對比來說,西方世界真正百花齊鳴的時間也只有希臘城邦時代和資產階級革命的文藝復興時期。前者處於文明的擴張期,後者處於大航海時代帶來的巨大財富以及多國劇烈的實力變化後。
所以春秋戰國之後再沒有這種劇烈的文化思想革新也不奇怪。
百家爭鳴出現的客觀因素,是社會出現嚴重問題,需要解決。所以只有當社會動蕩,或者社會進步時期,才會有百家爭鳴,各抒己見,爭吵不休。如果社會安定富裕,人民幸福,誰去爭鳴個什麼?
中國歷史上,有四次重大的百家爭鳴,一是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二是秦始皇時期的百家爭鳴,三是清朝之後的百家爭鳴,四是新文化運動後的百家爭鳴。
春秋戰國時期,社會動蕩,天子失威,諸侯互相侵略,百姓凄苦,盜賊風起。應該怎麼辦?這時候一些自以為有幾分本事的人就開始出謀劃策了。
孔子說,這都怪禮崩樂壞,要克己復禮,趕緊恢復周初的舊禮,維護嚴格的等級制度,每個等級里的人,都遵守自己的等級標準,不僭越,不逾矩,這樣天下就會太平。
老子說,這都怪當官的瞎折騰,勞民傷財,禍害百姓。當官的應該無為,百姓自然幸福。
墨子說,這都怪人人都愛自己,不愛別人。人人都應該兼愛,愛別人就像愛自己一樣,天下無不美好。
韓非子說,這都怪法律不嚴。應該嚴刑峻法,我看誰還敢搗亂?
……
各家整天爭論不休,都覺得自己有道理,別人是臭狗屎。大家可以想一想盲人摸象的爭論。
秦始皇時期,秦始皇認為分封制不好,是引起動亂的禍根,他主張實行郡縣制。不能不說,他的主張是進步的,現在世界都實行的是他的辦法。
但是進步的東西,好東西,並不一定會被大眾接受。
當時,秦朝的王公貴族都想分封,希望自己能得到一塊地盤,做逍遙王,並且能傳給子孫;在統一六國中立功的將軍、謀士,也希望自己能分到一塊地。
還有儒家,一以貫之的觀點就是復古尊古。《孝經》里說:「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當然儒家不會同意郡縣制,當時他們認為先王的制度都是最好的,一絲一毫都不能動,郡縣制違背祖規,肯定禍國殃民。
這三股勢力就組成了反郡縣制的陣營,是保守派。
支持郡縣制的是秦始皇和李斯一少部分人,是進步派,但是勢單力薄。
當時兩派整天爭論,不分勝敗,你也說服不了我,我也說服不了你。
我高中的時候,學過《呂氏春秋》里的一篇文章,叫《察今》,我還清楚記得第一句話就是:上胡不法先王之法?當年不知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為什麼突然就來這一句話。後來才知道,原來這篇文章是當時支持郡縣制的人寫的批駁保守派的,《呂氏春秋》把它收錄了進去。由這篇文章可見當年辯論的激烈。都說秦始皇獨裁專治,由此也可見他不獨裁專治,不然他是不允許爭論的。
兩派的爭論曠日持久,而且保守派依仗人多勢眾,鬧騰得很厲害,在秦始皇舉辦的宴會上,兩派又爭論起來,保守派的人居然都把桌子掀了。
由於兩派誰都說服不了誰,無論是分封制和郡縣制都實行不了,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所以秦始皇一怒之下殺了幾百個儒生,才把郡縣制實施下去。現在看來,這個生意太划算了。
秦代之後,之所以沒有較大爭鳴,一是因為獨裁,儒家獨大;二是因為社會沒有進步需求,不需要爭論。期間雖然爭論很多,例如王安石變法就引起了爭論,但是這些爭論的意義都不大,就排不上名次了。
到了清末,中國有了進步的需求,是繼續維持帝制,還是實行總統制?這就產生了很大的爭鳴,保守派和革命派唇槍舌劍,針鋒相對。後來以總統制勝利為終結,還是槍杆子起的作用。不過比殺了幾百個儒生的代價要大多了。
馬列主義傳人中國,又產生了繼續維持私有制還是實行公有制的爭鳴。這次爭鳴的時間很長,從馬列傳到中國,一直到現在還沒終結。
社會進步越大,受到的阻力就會越大,也就越困難。從分封制到郡縣制,從帝制到總統制的進步都是小進步,阻力也是比較小的。從私有制到公有制的進步,才是最大的進步,是天翻地覆,脫胎換骨的進步,所以註定受到的阻力最大,也最困難,時間最長。
戰國時期為何出現百家爭鳴,我不了解。
但是百家爭鳴這個現象,現在早已成為我們的日常了好嗎。
論壇、帖吧、知乎!……各種各樣的觀點,層出不窮!何嘗不是百家爭鳴?
這其實算兩個問題,我先說下百家爭鳴為什麼會出現,首先1.政治因素。當時處於社會大變革時期,社會動蕩不安,各諸侯國林立紛爭。各諸侯國的國君為了在爭鬥中取得霸主地位,競相招賢納士,運用不同思想學說以使自己的國家富足強大起來。這便給百家爭鳴創造了一個寬鬆的學術氛圍。 2.經濟因素。當時經濟有了極大發展,這使得有某些人成為有閑階層,有時間從事自己的學術活動。 3.科技因素。科學技術取得了較大進步,如天文學、數學、光學、聲學、力學、醫學等方面在當時均達到較高水平。這些科技成果標誌著人們認識水平的提高,豐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和物質生活。 4.文化因素。當時"天子失官,學在四夷",其結果是打破"學在官府"的局面,使原來有貴族壟斷的文化學術向社會下層擴散,下移於民間(這種歷史現象被稱為"文化下移"),致使"私學勃興"。 5.學術自由因素。各學術團體於政治權勢是相對於獨立的。他們雖從不同的社會集團的利益出發,紛紛著書立說,議論時事,闡述哲理,各成一家之言,但是他們並非政治附庸,依附於某個政治權勢集團,而是"用我則留,不用我則去"。 此外,各個學派之間、同一學派的不同流派之間,既相互鬥爭又相互學習和借鑒。這也是促成百家爭鳴的另一重要因素。 那為什麼之後就沒了呢?1.秦始皇焚書坑儒,燒毀了先秦的大部分諸子百家的書籍,那還有小部分也被項羽燒阿房宮一併燒掉了。2.漢武帝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自從獨尊儒術之後,儒家思想就成了士階層學習的主流思想了,其他百家也基本沒什麼事了,之後的中國一直處於不斷強化中央集權的趨勢之中,加強中央集權的一個措施就是文化專制,當一個社會的人的思想只局限在儒家思想裡面,連佛教進入中國都能被發展成中國特色佛教,你還想其他思想有什麼進取之處?
清末民初時期,中西文化交替,各種救國圖存的觀點碰撞,應該可以算!因為春秋時期奠定我們封建社會幾千年文化基調,至於為什麼其實都跟政治掛邊,因為春秋時候各國不圖變讓自己變強,周朝那套也已經被證明無效果,隨時都有可能被大國兼并,所以各種學說才有被吸納的市場,即然有了市場就有人干這個了,需求大了,市場肯定就繁榮了,民初也一樣,封建那套東西被西方那套搞的稀巴爛了,證明沒用了,這個時候全國人民都在期待有一種學說能夠拯救中國,所以又有市場了。最後補充一點,封建在沒有被打爛前,統治者覺得這樣挺好的,也就沒有了動力也不希望人民去想東想西,增加不穩定因素。
民國初年到民國三四十年,也算吧,那時的大師太多。但是終究不及春秋戰國的百家爭鳴。
一個是封建社會的開始,一個是封建社會的結束。都是對王權的重新定義。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