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的孩子受焦慮症影響,可怕的是你居然毫不知情

小區健身器材處,一位爺爺拉著繩索正在幫著4歲的孫女盪鞦韆,傍晚的陽光灑在這對祖孫身上,顯得特別溫馨。

小女孩玩兒得正開心,每次盪到高處就會高興的喊出來,有一次因為激動,她情不自禁身子後仰,兩條小腿開心地踢踏起來。然而快樂是那麼的短暫,不和諧一的一幕就在這一刻讓人意想不到的發生了:

爺爺板著面孔嚴厲的大聲訓斥:「別瞎動!摔下來的話,信不信我抽你?!」

孩子的笑聲戛然而止,所有戲耍的動作也都一下停止了,雖然爺爺還在繼續幫忙盪著鞦韆,我看到孩子的嘴角在一陣陣抖動,她想哭,卻強忍著不讓眼淚留下來。盪鞦韆,在一個孩子看來是一個多麼浪漫有趣的遊戲,而此刻坐在上面的孩子,卻和受刑一樣,尷尬懼怕的面對著爺爺,甚至連哭出聲的勇氣都沒有了。

保護孩子安全當然沒有錯,但如果是以這種粗暴、恐嚇的態度脫口而出,那麼對於孩子的心理傷害,遠大於身體上的潛在傷害。

後來這個孩子從鞦韆上爬下來,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單杠,騎自行車,這個爺爺,依然表情嚴厲的跟在身後,嘴裡嘟囔著各種不許:「不許爬上單杠去,危險!不許摸泥土,太臟!不許跑的太快,會摔倒!…」

果不其然,怕什麼來什麼。這個孩子在和別的孩子追逐的過程中摔倒了,爺爺氣急敗壞的趕過來,「為什麼我說什麼你都不聽?摔斷骨頭腿就折了你知道嗎?」把自己描述的毫無過錯的同時,進一步加重了孩子的恐懼。

於是整個黃昏,你會看到小區里都有一個這樣的一個小女孩,看上去和別的孩子沒什麼兩樣,但是無論做什麼她都若有所思,不敢嘗試,她畏首畏尾的跟在別的孩子後面,絲毫沒有存在感。

不像別的孩子那樣肆意撒歡折騰,沒有完全投入到遊戲中的那種精神狀態,沒有無所顧忌的開懷大笑,就算是被其他孩子逗笑了,你都能發現她僵硬笑容背後的心事重重。

絕對控制下的父母長輩,和孩子沒有絲毫界限感,帶給孩子的負面影響是災難性的,除了給孩子設置各種條條框框,不許這個不許那個;即便是在允許範圍內的,也會無意中給孩子設定固定的行為模式,不給孩子任何發散思考自主決定的空間。

這樣的父母本身就是飛不上高枝的烏鴉,還親手把自己的孩子五花大綁,不但阻擋了孩子搏擊長空做鳥中之王的可能,還拔光了她的羽毛,讓她作一個普通的小鳥都困難。

好可憐的一個孩子,剛剛4歲,面對這個陌生的世界,本來需要大人無微不至的關心和引導,去在各種挑戰中豐滿自己的羽翼,但是她剛剛試圖伸展開柔弱的翅膀,感受到的卻是無數的不理解和無盡的恐懼。作為一個冷眼旁觀的局外人,我都能感受到她有兒童焦慮症的徵兆。

大多數患有焦慮症的兒童,正在默默忍受著痛苦。表面上沒有給孩子帶來特別大的傷害,但實際上卻像划過平靜湖面的天鵝,水面波光粼粼一片寧靜,而水面下卻翻騰陣陣,這個過程是讓人無比疲憊難受的。

就像前面提到的這個孩子,表面上看起來只是膽小,放不開手腳,但你想像不出,這個孩子在面對每一項選擇時經歷了怎樣的內心煎熬。

焦慮症,是一種心理過程,是對特定情境下的不確定預期,認為這種不確定性隱含著危險性,可引發心理和生理反應,是一種典型的負性情緒。

正常的大腦能及時過濾冗餘信息,而焦慮症兒童的大腦則不行。任何一條新鮮刺激的信息,都可能讓他們的大腦超負荷運行,備受煎熬。

流行病學研究表明,焦慮症已是兒童青少年群體最流行的精神病學問題。

焦慮可持續到成人期,激發更多心理疾病。

好多人根本認識不到兒童焦慮症的存在,或認為兒童焦慮不值一提,覺得兒童焦慮持續短,容易消散。

美國著名臨床精神醫學博士塔瑪.瓊斯基在《讓孩子遠離焦慮》一書中寫到:超過13%的兒童收到焦慮症影響,這是現今兒童最普遍的精神狀況。

近20年來的證據也表明,很多孩子的焦慮症經歷了漫長的發展期,甚至持續到成人期。焦慮症在成年人心理疾病中佔有比例最大。

且沒有經過治療的焦慮是不會自愈的,並且焦慮的狀況會不斷惡化,進一步對心臟、免疫系統以及呼吸系統等造成不良影響。美國每年在焦慮症方面花費423億美元。用於住院治療和醫療保健等方面。

焦慮症會蔓延到成年期,而且還會衍生出更多心理疾病的表現形式。這不是危言聳聽,我有一個中學同學,就是在長大後還飽受焦慮症多年困擾。

她是一個很可愛的女生,平時看不出什麼異常,但我和她的關係比較親近,所以發現了一些微小的端倪。

比如有一次在操場上集合開會的時候,我看到她長時間盯著某一個方向,嘴巴里輕聲嘟囔什麼話,我問她怎麼了,她笑笑說沒什麼;

比如有一次放學回家,我們倆已經騎自行車到了學校門口,她突然和我說忘記帶一本書,要返回一趟,但我等了她十分鐘之後,她回來的時候她並沒有拿著書,我問她:「書呢?」她說:「記錯了,書不在學校。」

比如她帶到學校的水壺,她下課時候反覆擰開蓋子,用手指在上面摩擦,我問她在做什麼,她說:「蓋子髒了,擦一下。」

本來這些我也沒太在意,直到有一天,她精神上再也承受不住了。那天和她逛街,本來開開心心的,她突然哭了:「我感覺自己像個廢物一樣,總在做無謂的擔心,但是我控制不住自己。「

我被她突然的情緒失控嚇了一跳,拉著她,找了一個安靜的角落仔細詢問,原來她在近5年的時間裡,一直被各種莫名奇妙的焦慮困擾,甚至還產生了不正常的心理暗示,導致行為異常。聊天中,之前我不理解的她的異常行為都有了答案:

  1. 為什麼喃喃自語?

她之前家裡養過貓,經常和貓咪玩耍,但是後來得知被貓抓了也會得狂犬病,她就仔細回想,總是懷疑自己被貓抓過,擔心自己很快就死掉,怎麼避免死掉呢?她讓自己不停的默念『沒有被貓抓過』,覺得這樣的暗示能夠減輕自己的擔心。

  1. 為什麼放學中途返回?

每到她最後一個走出教室需要鎖門的時候,她總是擔心自己沒有把門鎖好,鎖好後會用力拉拽一下,有一次我親眼目睹她拉拽了10次才轉身離開;但即便是拽了10次,還是過不了心理的坎兒,到了學校門口,以忘掉東西為名,再一次返回教室。

  1. 為什麼反覆擦杯蓋子?

潔癖患者,她擔心手上的鉛筆屑、橡皮渣等髒東西在喝水的時候污染了水壺,這本身不是個大問題,我說,「就算是喝了被污染的水也不會死啊」,她說,「是的,這個不是大問題,問題是,我會強迫自己經常想起髒水壺蓋,我不去作出舉動,就難以減輕頭腦里反覆思考的痛苦「。

現在想來,這應該是焦慮症綜合了強迫症的典型表現吧。但當時真是覺得難以理解,所有舉動在正常人看來都是「莫名其妙」,也不知道怎麼去幫助她。

這位同學很幸運,多年後大學畢業,終於自己從陰影中走出來了,從家庭環境轉移到了社會環境中給了她很大幫助,大學畢業後面臨畢業找工作,參加各種活動,越來越多的事情分散了她的注意力,加快了她的恢復。

但是回想上學這段時期,她一直有無法撫平的遺憾:「我不知道怎麼和人交往,我辜負了同學的情誼,因為我一直和自己內心作鬥爭,連怎麼做自己都不知道,更不知道如何回報別人。」

什麼樣的家庭環境容易養出焦慮症孩子?

我不主張把焦慮症全部歸因於家庭環境,因為卻是有研究表明,焦慮症和多種因素有關:1、基因以及大腦生理功能2、氣質3、家庭教育方式4、環境因素,包括創傷性事件。

但是不可忽視的是,除了生理、氣質、創傷事件這些不好把控的因素,我們可以最大程度上作出改善的就是改變家庭教育方式了。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兩位心理學家戈爾達.金斯伯格和瑪格麗特.施羅斯伯格在2002年發表了一篇論文,總結概括了20多個研究結果,都是關於家庭教養因素和兒童焦慮的關係。

和兒童焦慮相關的家庭教養行為:

  1. 父母的過度控制:侵入型教養方式,家長在對話中施加控制,限制孩子的自主權和獨立性;
  2. 過度保護:無緣由過度謹慎和保護行為;
  3. 焦慮解釋:強化他們認為世界上常規事物太可怕而不敢接近的想法;
  4. 容忍或鼓勵迴避行為:建議或者同意孩子迴避做困難的事情;
  5. 拒絕或者批評:反對式的評斷、輕視或者批判孩子的行為;
  6. 衝突:2/5的研究發現,打架、爭論和家庭不和睦與孩子的高焦慮水平相關。

積極的家庭教養方式可以減壓:

  1. 行為獎勵:關注方法而不是結果。獎勵接受挑戰的行為,即使是部分成功,也要給予承認和肯定;
  2. 消除過度焦慮行為:無論處於關心還是生氣,都不要對孩子的焦慮行為作出過度反應;
  3. 管理自己的情緒:家長要控制自己的痛苦表現,不要將自身的焦慮平添到孩子的焦慮中;
  4. 提高家庭溝通和問題解決技巧:針對積極的溝通方式和問題解決的機會採取內部開放政策;
  5. 權威型/民主型家庭教養方式:父母按照獨立的價值判斷指導兒童行為。(反之,專制型教養方式,順從家長的需要,限制孩子的自主權;放任型教養方式,家長對孩子的行為從不嘗試去控制)

如果你覺得自己的家庭教養方式很危險,但你還不清楚如何判斷孩子是否有焦慮傾向,可以從一下幾個角度參考:

  1. 與現實不相稱的過度痛苦:哭泣、身體不適、悲傷、憤怒、沮喪、無助、尷尬;
  2. 處於應激狀態時候容易痛苦、激動或憤怒;
  3. 頭疼、胃痛、經常因為噁心不能去上學;
  4. 預期性焦慮,擔心未來幾小時、幾天甚至幾個星期等以後的事情;
  5. 睡眠紊亂:很難入睡或經常做噩夢;
  6. 完美主義:眼睛裡沒有足夠好的東西;
  7. 過度責任感:過度關注別人是否因為自己而心煩,為不必要的事情道歉;
  8. 表現出過度逃避傾向:拒絕參加集體活動等;

假如孩子經常表現出上述一種或幾種傾向,就要提高警惕了。

結語:

生活不易,現代的父母更多糾結於自己的焦慮,失眠多夢,陪寫作業雞飛狗跳…但又有幾個父母能看到孩子的焦慮呢?

孩子更容易感受到焦慮是因為他們具備豐富的想像力,我們習以為常的世界,對幼小的孩子來說神秘又陌生,自己不健康的教養模式會導致孩子心靈上的不健全,損害的是孩子的一生。一個從小就長歪了的孩子所遭受的精神創傷,是掙多少錢都彌補不回來的。


推薦閱讀:

TAG:焦慮症 | 家庭教育 | 親子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