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積木寶貝分享】當孩子說「媽媽,我不想學了」,你的回答可能改變孩子一生

01

在某個節目中,馬伊琍曾經自己爆料:

因為自己是被父母從小打到大的,所以她一直認同「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理念。

如,大女兒愛馬小時候,有一次吃飯,吃著吃著,把碗扣在自己頭上,她覺得這是在浪費糧食,問題很嚴重,就打了她的手心,好讓她長記性。

可是,當小女兒出生後,這套傳統的教育方法突然不好用了。

因為兩個女兒的性格截然不同:大女兒很容易認錯,可小女兒卻擰得要命,跟她一模一樣——你管得越嚴厲,她越不服。

她這才意識到,不同的孩子,需要用不同的方式去對待。然後,她花了很多時間去觀察和學習,找到適合女兒們的不同的教養方式。

的確,每個孩子的天生氣質都不太一樣,這一點很多二孩家庭的父母感受會更深。

所以,我們會經常看到這樣的場景:

  • 父母帶孩子去上親子課,或者在公共場所,有的孩子會很安靜地靠在父母懷裡;有的孩子可能會到處溜達,喜歡在圈外活動,觀察;有的孩子可能直接就想要離開。
  • 面對颳風下雨,有的孩子表現得特別開心,在風雨裡頭跑啊,跳啊,看見水坑就往裡踩;有的孩子則會縮到屋檐下面,表現得很不開心,即使穿上雨衣,或打了雨傘,還是不願意在雨里走走。

……

我們常說,教育孩子要因材施教。這句話,我們換一種說法,就是孩子的天生氣質決定了適合他的教育方式。

是的,好的教育方式一定是適合孩子的。否則,教育就會像扯住一根繩子往兩頭拉,我們越是用力,就越適得其反。

02

你的孩子是哪種氣質類型?

根據環境差異、敏感理論,我們可以把孩子分為兩類:

  • 敏感型
  • 活躍型

敏感型孩子:

  • 他們對環境非常敏感;
  • 他們不管在一個熟悉的環境,還是一個陌生的環境里,都會比較喜歡安靜地角落,喜歡一個人獨立去工作、遊戲;
  • 社交環境會讓他們覺得有壓力,他們需要時間去適應,不會很快融入;
  • 他們總是在確認環境適應了之後,才會做出一些反應。

活躍型孩子:

  • 他們活潑好動,精力非常旺盛,好像無所畏懼;
  • 對環境有新鮮感,比較願意積極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 他們不在意所處環境是嘈雜的還是安靜的,他們都可以很快適應;
  • 他們不會困在情緒裡面出不來,他們會很快地轉移,所以他們的注意力也很容易轉移,專註力會跳躍一些;
  • 他們願意探索嘗試,他們根本不會在意環境里的危險。

這兩種氣質,並沒有好壞之分。只要我們用適合的方式去養育,孩子都能很好地成長。

03

適合敏感型孩子的養育方式有哪些?

① 不要急著催促他,指責他,而要給他一些等待。

敏感型的孩子有非常敏銳的環境捕捉能力。他們並不會認為,必須按照我們告訴他的經驗去做,而是喜歡通過自己的觀察和思考,來慎重地決定「我應該怎麼做」。

所以,我們要尊重他的這個節奏,按照他的節奏來。

很多父母對孩子的敏感氣質不理解,經常對孩子說「你去啊」,「為什麼這麼膽小」,「怎麼這麼慢」……但其實,這樣的話,對孩子是一種否定,會讓孩子覺得,我這樣是不好的。

我們在學校里,看到有的家長非常善談,家長和家長在現場閑聊的時候,也會說:「你看看你家孩子多會說話,我們這個孩子嘴可笨了,一定都不隨我。」

有時候,這種無心的對比,可能會讓孩子更沒有勇氣去嘗試。

② 不去評判孩子,而是允許他們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做真實獨立的自己。

從自卑心理學來講,有些父母對孩子的某些特點非常不認同,很可能是父母對自身的一些特質的不接納所致。因為我們從小到大生活的環境,或者說我們的民族性,導致我們容易活在一個外在的評價體系里。

這半年旅居海外,有機會接觸到青春期的孩子,尤其是我居住的這個區,有比較多的亞裔的孩子,除了中國的,還有韓國的,日本的。

美國這個大環境其實是很放鬆的,但是他們卻活得很辛苦——他們雖然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但因為擔心父母無法接受,就會裝成父母喜歡的樣子,每天兩點半放學後,又接著去上鋼琴、小提琴、圍棋,或者國際象棋等興趣班。

其實,很多孩子上興趣班,並不是因為他們自己有多強烈的願望,而是「我媽讓我學的」,「只要他開心,我就好過了」。

他們犧牲自己真實的需要,去迎合他人——這些孩子在他們的成長體系中是不被允許做自己的。

所以,當看到一些孩子跟大人說「不」的時候,我會很高興,因為他在表達自己,這是他自立的第一步。

③ 給孩子提供一個安全的港灣。

敏感型的孩子之所以比較拘謹,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個安全的需要,尤其是低齡段的孩子,他們需要確保自己所在的這個環境是安全的,可以去依靠的,他們才能放開去探索。

所以,做為父母,我們一定要成為敏感型孩子的安全港灣;我們要接納、尊重孩子的天性,尊重他的選擇;我們要少一點干涉,多一點支持,做孩子最堅強的後盾。

如果在需要的時候,孩子可以隨時得到父母的信任和支持,那麼他即使受到挫折,也不用害怕了。這種可以依靠的感覺,可以讓他調整好了之後,再繼續探索。

如此,孩子才勇於探索,並在探索中得到更好的成長。

04

適合活躍型孩子的養育方式是什麼?

① 提前告訴孩子可能碰到的危險。

活躍型孩子天生喜歡探索,很少顧及環境里的危險。

所以,我們一定要在探索之前,就把可能會碰到的危險告訴他,並給他立好探索規則。

切忌在他探索的過程中,才在他耳邊碎碎念。

因為他們在探索的過程中,根本聽不到你說的話。

這兩天,碰到一個非常典型的活躍型孩子。

這個孩子第一次出國旅行,到一個陌生的環境里,卻一點都不緊張,在沒有大人陪伴的情況下,自己就走進酒店的電梯里去了。對於一個不到4歲的孩子,這樣的舉動也大膽了。還好媽媽及時發現,跟了過去。

然後,就聽到媽媽在電梯里教訓「不聽話」的孩子:「萬一走丟了,在異國他鄉找不到你了,怎麼辦?」「你怎麼這麼不聽話,這麼不叫人省心?」

可孩子根本聽不進去,他指著電梯里的圖,問媽媽:「這是什麼。」把媽媽氣得不行。

其實,這個媽媽應該提前向孩子預告危險,那樣的話,當他遇到這些危險時,就會反思:這個是有危險的,剛才媽媽告訴過我了——並對危險的認知進行內化。

② 父母必須要有明確的界限,以及統一的規則。

活躍型的孩子會更有精力去挑戰你的底線。

所以針對他的「破壞」行為,父母必須要有明確的界限。

比如,在制定規則的時候,我們可以告訴他,哪些地方可以商量,哪些東西可以自己決定,而哪些是他不能決定的,我們需要讓他清楚原則和底線是在哪裡。

而且,父母和孩子制定的規則必須統一,「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的方式尤其不利於規則的建立。

舉個例子:

媽媽苦口婆心地和孩子約定了:一天只能吃一個糖果。可一天晚上,爸爸因為工作受到了領導的表揚,回家的時候心情特別好,就給孩子買了一大包糖果,孩子想吃幾個就吃幾個。就這樣,孩子吃起糖果來,就毫無節制了。

媽媽看到了,非常生氣,說孩子沒有遵守約定,需要受到懲罰。

孩子就反駁道:「糖是爸爸買給我的,我跟他沒有『一天只吃一個』的約定。」

立好的規則就這樣坍塌了。

不過,需要提醒的是,活躍型的孩子也會希望,父母在生活中對他少一些命令,多一些互動。

所以,在制定和執行規則的時候,我們需要對他更加溫和,同時讓他看到我們的堅定。

③ 讓孩子動起來。

針對活躍型孩子的活潑好動、精力旺盛,我們需要做的是,想辦法讓他動起來,讓他有事情做。

比如,我們可以跟孩子設計一些互動的遊戲,捉迷藏、猜謎語等,或者做一些適合他這個年齡段的體育項目,爬坡、打球、跑步、輪滑,等等,只要他也喜歡,都可以和他一起玩。

這可能需要我們花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去陪他們玩,但這個付出是值得的,因為他一旦無事可做,就可能會去挑戰你的一些底線,那會讓你更頭疼。

最後,要提醒的一點是:

雖然孩子的氣質會有差別,我們的教養方式也會有所不同,但是,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人,尊重他們的選擇,溫柔而堅定地執行規則——這些原則,對所有孩子都適用。

推薦閱讀:

TAG:孩子 | 媽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