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將抑鬱症歸於自身知識量不夠,或者是不夠理性?
其實題主你說的,我完全能理解。
所以我想和自己仔細談談我們為什麼會得抑鬱症。
遺傳類型的抑鬱症患者我就不多說了,題主估計也懂,今天就來說是後天形成的。
題主要明白,「任何心裡創傷都會帶來大腦內部的改變」「而你的軀體行為是你內在願望的一種表達」
很多人一輩子都順風順水,但是突然有一天,出事了,可能是父母死亡,可能是被辭退生活無望,也可能是孩子突然走丟,而這些事情最後就導致了他們抑鬱。
但是如果我們回頭看看當時「他們的處理方式」,你會發現他們不但理性,而且理性的不像話。
比如車禍現場,哪怕是再血腥,車裡的人再親密,我們爬起來第一件事就是報警,並在體能有限的情況下對傷者進行急救。
比如汶川地震,那次事件發生後,你看看在在場的所有人,有誰天天在哭泣?大多數人還是配合著救援人員,進行著工作與生活。
可是如果他們不理性,為什麼他們會有條不紊的救人,為什麼他們會守序克制的配合工作人員?
是因為在這個時候,他們將「自己」隔離開了。如果你剖析自己,你會發現「情感」,「行為」,「軀體感受」這三種平時緊密相連的東西在遇到特定情況下,也是可以分開的。而這種分開,常常就是因為我們的「自我保護機制」
面對危險或者高壓的環境下,我們通常就會啟動這種保護,將「情感」,「軀體體驗」,與「行為」隔離開來保護自己或者維持正常生活。
比如你面對一堆工作,老闆交代你今天必須幹完,你哪怕再不高興,還剛好胃痛,你都得去工作,並且還得按時提交。
這個時候,你就啟動了這種機制。你不再顧得上自己情緒(情感隔離),也顧不上自己胃疼(軀體隔離),而是加班連點,最後按時交了上去。
這個時候你下班回家,如果你可以朋友「吐槽」你今天加班的不幸並好好吃了一頓犒勞自己,你這個時候其實就是在進行你剛才隔離出的情感與軀體的體驗。正因為如此,我們才常說我們需要發泄。
可這是一種理想狀態,現實情況是什麼呢?
現實里,有些人即便加班完畢,回到家裡,家裡空無一人,想打電話給朋友,可又已是深夜,想吃點夜宵,商家卻又早已關門。第二天早上因為瞌睡,沒能起床又遲到被訓,訓完就又開始高強度工作,晚上回家又不想把情緒傾瀉給別人,因為不想別人一起難過。
而在這樣一天的「遲到等等一系列的」事件進行的時候,你為了很好的面對不得不一次次的開啟著這種保護機制,將自己分離開來,「心無旁騖的工作」
我們不可否認,沒有這種自我保護機制人類存活不到現在,突發的任何災難都會摧毀我們,因為情感與軀體感覺會阻礙一個人的正確決定。
但是這種自我保護機制,如果一直開著,就會變成「抑鬱」,「躁鬱」,因為一旦「情感」,「行為」,「軀體」之間相互脫離,就意味著你將一直壓抑著你的「情感」與「軀體感覺」 ,當你不能壓抑的時候就會爆發。
可是有時候現實就是這麼殘酷,他逼得我們開啟了保護機制,卻沒給我們合上的機會,因為生活一步一步推著我們往前走,我們只能暫時放下情緒與軀體感覺。
到最後由於自我分離與壓抑,變成了心裡創傷,心裡創傷又會引起大腦病變,最後變成了抑鬱。
不是他們不努力不理智,只是現實太緊湊,讓我們無法疏導,無法對自己面面兼顧,而當我們有了處理的條件時,往往已經為時過晚。第一次更新:
看了一下評論,似乎也有很多人混淆【抑鬱氣質】和【抑鬱症】。【抑鬱氣質】:考的不好,都是我的錯,我感覺自己好無力啊... ...
【抑鬱症】:就是不開心,不為什麼。抑鬱症在國內一些理論中是歸為神經症的,神經症是屬於一種泛化程度較高,並且已經脫離現實事物的癥狀,區分是否是神經症有兩個小的訣竅:是否由現實激發、有無明顯道德感。一般抑鬱氣質到來的負面情緒都是由哪個事件激發的,所以和抑鬱症的區別非常明顯。謝邀。
這是典型的認識錯誤之一,是在混淆哀傷和抑鬱兩者的區別。我曾經寫過抑鬱還哀傷的區別,題目是普通人能多大程度上了解抑鬱症。在文章之後還有一些補充,關於如何對待身邊有抑鬱的人。問題:普通人能多大程度上了解抑鬱症。
幾乎不能理解。
並且不僅僅正常人不能理解,兩個都得了抑鬱症的人互相不能理解,最可怕的是,得了抑鬱症,自己都不能理解自己了。理解是以經驗為基礎的,
你說蘋果很好吃,我立刻腦中就能閃現出以前吃蘋果的感覺,我能體驗到你所說的好吃是什麼意思。你告訴我非洲出現了一種新物種,叫做天啟四騎士,我肯定一臉茫然,你緊接著解釋,就是半人馬穿上特別帥的鎧甲,這時候我似乎能想像這個物種大概什麼樣子了。當一個人得了抑鬱症,他會告訴你很悲傷,愛無能,對什麼都沒有興趣。
你沒有得過抑鬱症,但是你悲傷過,有過特別頹廢的時候,這時候你的經驗就開始組合,「我以前失戀的時候似乎和這個很像」,「我心愛的貓貓死的時候和這種感覺一樣」。我們覺得自己似乎理解了,也就在這個時候,偏差產生了,誤把抑鬱當哀傷。抑鬱症的人告訴了你他的抑鬱,你體驗到的那種情緒叫做「哀傷」。
會過去的!
時間會改變很多,想開一點!你就是想不開,有什麼大不了的?哀傷是由於珍惜的東西消失,隨著時間,我們能慢慢緩解,重新愛上其他的。但是抑鬱症,是一種沒有任何理由的低落,不是失去,或者在常人眼裡,他們擁有著無比豐富的東西,比如張國榮。
哀傷是我失去了所愛的,如果他回來我會無比的開心,抑鬱是失去了所愛的,他回來,我卻回不來了。很多心理學家表述,抑鬱症就好似體內產生了黑洞,能量都憑空消失了,新的能量產生又會在一瞬間消失殆盡。
抑鬱症是排外的,
當進入了中度抑鬱,外界信息已經很難進入內心了,在這個時候,外界的長句子是聽不懂的。打牌的時候,第一個人出三個3帶對4,第二個人出三個5帶對3,輪到抑鬱症的人出牌,他已經記不得第一個人出了什麼,內心中有兩個規則,要比上一個的牌大,只需要三張的那個比他大就好,自己有三個k,比上一個人大,然後還要一個對子,這麼多對子選什麼呢?隨便拿一個吧。
外界接受到的信息已經嚴重受阻了,如果有家人的關愛進入內心,這些都很難變成能量。
我得了抑鬱症,父母對我很好,這時候抑鬱症內心產生的不是愛的能量,而是羞恥感,覺得對不起父母,更加憎恨自己。讓抑鬱症最痛苦的就是思考,一切思考都是那麼的虛無,越想越痛苦。可是停止了思考,自己又怎麼恢復?我用精神分析的觀點描述一下抑鬱與憂傷的區別,我盡最大的努力寫的大家都能懂。
每一個人每時每刻都在對外投注著力比多,這些接受我們力比多的對象,叫做客體。我喜歡一個女生,我會對她投注力比多,我的投注接受到了好的回應,這樣力比多的流動就會非常順暢,我也會變得非常快樂。如果這個女孩不喜歡我,我通過送禮物,寫情詩的方式對她投注力比多,但是她都拒絕了,她的拒絕傷害到了我的自戀,我因此需要阻止自己繼續向她投注力比多,但是我沒有能力控制自己的力比多投注,這樣就使得,我每一次對她投注力比多,我就需要阻止自己,這樣我自己的內心就產生了很強烈的衝突,所以變得痛苦。張愛玲說,情傷最好的治癒是時間和新歡。失戀時,最痛苦的是那個依然愛著的人,他依舊本能的對她投注著力比多,但是再也收不到回應了,所以會無比的痛苦,這時候如果出現新歡,能減輕痛苦,因為有了新的力比多投注對象。
但是,如果為了減輕自己的痛苦尋找新歡,結果大多悲劇,因為你和A相處,A傷害了你,所以不能再往A投注了,你理智的選擇和B在一起,但是雖然形式上你和B在一起,但是你的力比多投注對象依舊是A。哀傷就是原來那個你投注力比多的客體消失了。這時候,你發現過去所建立的種種都沒了,你依舊向那個消失的對象投注著力比多,但是沒有回應,每一次的投注都是一次創傷。但是我們終歸有能力重新找到新的客體,我們需要的只是時間。哀傷是一種療愈,抑鬱是將哀傷切斷,客體消失的痛苦沒了,但是療愈也消失了。
親人死亡,一點都體驗不到悲痛,這種狀態非常容易轉變為抑鬱。抑鬱也來自客體消失,但是與哀傷不同,我們每個人有很多客體,其中一個消失了,會讓我們悲痛,但是其他客體依舊存在,但是抑鬱,是因為一個客體的消失,但是不願承認這個客體真的消失了,依舊對這個已經消失的客體投注能量,並且強行阻礙自己的感受,讓自己意識不到投注出去的力比多已經收不到回應了,這時候消失的位置會成為黑洞,原本其他沒有消失的客體,再也接受不到能量了。其他的客體接受不到能量,這些客體也會慢慢的消失,從平行客體開始,直到最古老的客體也消亡。如果親人死亡,卻不願承認親人的離去,這時候依舊活著的親人這些客體也會慢慢消失,然後,食慾這個客體開始消失,性慾開始消失,睡覺的慾望開始消失,重度抑鬱就是虛無,虛無的抑鬱伴隨著莫名的狂躁,導致抑鬱自殺的,就是這種沒有任何理由的躁狂。很多人問過我,如果身邊有抑鬱症,我要怎麼對待?
如果你對身邊的這位「患者」沒有足夠的愛,與關心的理由,那麼你只需要寒暄就好,不要打擾。如果對方是你很重要的人,那麼你需要:不要給他壓力,讓他自己發出求救信號。一般大家初期得知身邊的人得了抑鬱症,開始的時候會很有耐心,但是慢慢的自己會開始焦慮,特別希望對方是好起來,這時候就是矛盾最容易產生的時間。因為你覺得希望對方好起來,是出於為對方考慮,但是對方腦中的想法是:你只是希望我開心而已,我早點開心起來,你就能早點扔掉我這個麻煩,所以我會偽裝的開心,不想自己成為你的負擔,但是開心對我而言真的很難啊。當抑鬱症反覆告訴你自己的不開心很痛苦的時候,你需要告訴他:這個世界沒有人規定你一定要開心,也沒有人規定你的不開心是錯誤的,不開心不是錯,你的抑鬱也不是你的錯。我個人認為身邊的人幫助抑鬱症患者,最大的成功不是治癒了他,而是讓他願意接受現在自己有抑鬱症這個事實,讓他體驗到一個包容的環境,自己的抑鬱是被環境認可的,那麼他自己也能慢慢認可自己的狀態,這樣他就有能力正確認識自己,而不是急迫的想要「變好」。
認可了自己,就有主動求醫,耐心改善自我的可能了。如果是抑鬱症,請到正規醫院接受診斷和治療,因為心理諮詢師的職業要求只能處理一般心理問題、嚴重心理問題,以及部分神經症,這個部分神經症都是指輕度的。
@曹舟力
不知道是否可以和曹老師您探討您文章的兩個部分,一個是5-HTTLPR等位基因的研究,我覺得只能證明與抑鬱氣質相關(該分類方法來自氣質類型說),並且沒有試驗數據能夠證明抑鬱氣質與抑鬱症高度相關(也可能是我知識面狹窄,沒有看到過這樣的研究)。第二個是中央核的研究,抑鬱症患者的中央核明顯異與常人,這可能是相關關係,是由抑鬱症導致了中央核萎縮,並不一定是因為中央核天生較小而導致抑鬱。我之所以希望和您討論這個問題,是因為擔心這樣的遺傳結論會給抑鬱症家庭的孩子帶來不必要的負擔,從而加大他們患上抑鬱症的可能。父母有抑鬱症會加大孩子患抑鬱症的可能,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孩子常年受到的教養方式,以及被抑鬱症這個辭彙的催眠,如果遺傳沒有成為定論,希望還是不要給這部分人群造成不必要的暗示。@黃Michael錯誤的歸因方式,大量的內部歸因確實是抑鬱症患者的一個特點,但是不是理性,理性是對真實的思考與歸因,盡量做到客觀,但是大量自我指責本身就是對真相的逃避,這種思維也是不利於成長的。您覺得的?將抑鬱症與理性相連接會不會不合適?我之所以想要和你討論,是因為我覺得看待抑鬱症,我們需要更理性一點,不美化,不醜化,尊重事實。12.24 更:
這裡更新了一個關於情緒和意志力,情緒管理的答案。為什麼「道理都懂,可執行力差」的現象如此普遍? - 木西AlexanDENG 的回答12.22 冬至更新:還真是一大清早起來就感受到了病友們的厚愛啊。。。。。看來我這個情況還真不是一個簡單的個例。那正好再把昨晚沒時間寫的一些體會再詳細地寫一下。反正問題也被關閉了我就歪歪樓也無妨。這個答案寫的還是比較累心,因為總是去調度抑鬱時期的體驗總歸是有不輕的代入感,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或者喚起更多觀點的爭鳴。主要更2個點:1.理性能力過強,感性能力不足是如何引發抑鬱的。2.「為什麼我懂這麼多道理還是沒有過好自己這一生:"-------給病友們的一點經驗這部分更新在這裡 為什麼「道理都懂,可執行力差」的現象如此普遍? - 木西AlexanDENG 的回答開更:
Part I
這裡的理性通常是指reasoning這種方法,而不是objectivity這種結果。理性的結果應當是深刻,全面而客觀的,但理性(思考)這種方法卻不能保證每一個個體都能輸出這樣的結果。
在這裡有一個我自己的理論。叫「核心價值迴路」。這個東西是自我和本我之間的橋樑,用於將意識世界,理性世界的體驗傳遞到本我,並獲得基於情感體驗的回饋。聽起來很抽象,其實很簡單。
當我們聽到「對不起,我們不適合」的時候,是不是自然而然地會心頭一沉,感覺胸悶氣勁很難受?當我們聽到「恭喜你,今天勝出的人就是你」的時候,會不會自然而然心跳加速激動喜悅?這些話,不論是用抽象毫無語氣的文字表達還是當面感受到聽到傳達者的聲音,都能讓我們有產生相應的情緒體驗。可是仔細一想,分手就分手,不適合就分手對雙方都有好處,有什麼好難過的?贏了就贏了,這是一種我比其他競爭者更優越的客觀描述,為什麼我要高興呢?是怎樣的一種機制讓這些理性層面的描述引發了我們的情感波動呢?在我的理解(心理學民科。。。恩)中,是我們所有價值觀的基石,即我所謂的「核心價值迴路」。
我們日常所做的一切行為其實無處不基於對自我價值的判斷。
這種價值判斷的核心來源於童年時期幼小心靈不斷建設的過程當中。
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能力就是通過獲得外界的肯定來讓自己感到開心,而自己的開心又會促使自己繼續做【能夠被外界肯定的事情】,然後繼續獲得來自外界更多的反饋的這種迴路。這種肯定一定是要帶來本我的「滿足感「,是要引起情感變化的。否則就不叫核心迴路。如果同樣的事情被外界否定,那麼則會激起難過傷心等負面情緒來阻止你繼續,或者憤怒等情緒讓你堅持下去。
但是我們童年時期的監護人卻不一定能給我們正確的引導,他們很有可能在無意識中扭曲了這種自我價值肯定的迴路,從而讓我們對自己的看法有了錯誤的開始。這個點我們可以在評論里好好探討探討。
比如很多人其實很聰明很小就知道探索大人的心思了,所以知道大人們喜歡小朋友很聽話,很乖,很慷慨大方的樣子,每次大人們給你的優秀行為好評你就開心的不得了,然而實際上你只是在他們面前裝成這樣而已,你知道他們並不會真正從你身上拿走任何東西,只不過想看你再親戚朋友面前表演成一個好孩子罷了。於是你實際上自我培養的是演技,然而大人們一直肯定的是你自己的心胸。這實際上並不存在的心胸。然後你從這種錯誤的價值迴路中一直一直獲得自我認可帶來的心情愉悅,直到有一天——
難道這就抑鬱啦?不不不,我們繼續然後在自我發育不完全的青少年時期,很容易就自欺欺人了。既然大人都這麼說你心胸寬廣慷慨大方,你就真的會這麼以為。難道這就抑鬱啦?不不不,還要繼續。
你不僅這麼看待自己,而且還幹了一件非常蠢的事情,就是把這個點,作為自我價值認可的基點——也就是說,任何時候其他方面受挫,都可以用這個點來安慰自己,獲取自我認可,獲取存在感。很多人會認為學習成績時自己認可自己的基點,一美遮百丑。也有人覺得自己的某個特長很厲害,所以哪怕遭遇再大的挫折,這個特長都證明了自己的價值。
這是人類自我保護的形式。
每個人都會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守住自我認可的底線。
遭遇挫折時,可能會去打個遊戲,健個身,跟好友聚一聚,看看電影寫寫東西,通過這樣的方式來獲取自我肯定,從而獲取繼續前進的能量。這種方式一點都沒有問題,有問題的是我們這些倒霉蛋選擇的那件事是通過一個錯誤的迴路偽裝出來的,它並不能真正的確認我們的價值,自然無法在最絕望的時刻刷出你的存在感,無法讓你感到能量滿滿。然後某天晴天霹靂,你長期固守的自我價值根基被動搖了。出於各種原因,包括但不限於學習競爭過於激烈,工作壓力太大,生活中屢屢受挫,戀愛失敗親人離世等各種刺激,你突然發現了自己所固守的這一個點其實根本就是空中樓閣。而我們又是特別倚重理性分析的人,在不斷的自我剖析下,真相大白,原來我特么引以為傲的自我認同立足點,就是個繡花枕頭啊!理智非常強大的病友們自然能夠迅速地分析到這一層,從而不得不面對一個血淋淋真相——一直以來深以為然的自我價值,全都是泡饃,這一傻的嘩伙。
之後的事情就是多米諾骨牌了。
根據每個人的性格病情發展有所不同,但大致都是順著自我價值的徹底否定然後一崩到底。 外面表現出來的憂鬱啊,悲傷啊,無話可說啊,鬱鬱寡歡啊,都是外在的不能更外在的東西。你的難過並不是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是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卻沒有任何途徑可以去改變。
旁人從這個角度給你鼓勵當然是毫無作用,甚至反作用。而且說實話,早期還能感受到悲傷,我也會有因為失眠然後頭腦混亂桌子都收拾不好然後急得哭的情況。到了中後期,就是連悲傷都沒有了。理性負責不斷的自我否定,感性負責輸出強烈的焦慮(程度一般跟性格有有關,性格越外向,程度越強,病程越快),兩個傢伙齊上陣,把你的思維方式和生理節律全部打破,最後睡不著覺導致的各種系統紊亂只會讓你想死,因為所有事情,從睡眠到思考,從感官到肢體,全都失控了。外界卻靜悄悄地把你推向深淵,中考倒計時還掛在牆上呢。
總結一下這幾個條件:
1.必要條件1:錯誤的價值迴路:大人們以為我愛XX,我也以為我愛XX,實際上我只是愛裝逼——我並沒有取得愛XX而應該獲得的能力,我其實只學會了裝逼
2.必要條件2:將這錯誤的迴路作為自我價值認可的基點:裝逼不可怕,裝逼把自己裝進去了才可怕。通過錯誤價值迴路刷得的虛假存在感,竟然成了自我價值的根基
3..必要條件3:理性壓制感性的決策思模式:通過給自己講道理來壓制情緒控制自己,通過不斷分析來認知世界和他人。認為世間一切皆有因,相信邏輯可以解決一切問題。感性能力的不足的問題會在後文專門談一下下。
4. 導火索:遭遇重大挫折/壓力/變故:逼得自己不得不懷疑起自己的價值,一旦懷疑起自己來,就一發不可收拾了。這個幾乎不用算作必要條件,除非八字好的上天的人,普通人總會遇到這種事情。
下次在更感性能力這一部分吧。希望這部分對大家有幫助。更新完畢
=======================================================================================================================================================不能。
而且你恰恰說反了。
抑鬱症的患者通常是「理性早熟而感性發育不良」。掌握過多理性知識,而缺乏自身情緒體驗。
作為一名早在14歲就已經有過這種神奇經歷的病友,我可以明確的告訴你這次拿衣服了,不如聽我的一些人生的經驗,以後能夠為身邊有抑鬱症的朋友做一些微小的工作。
==================================================================================================================================================理性過強者,面對任何事情都能在自有的現行知識體系下分析出個一二三四五六七,會認為自己的知識和道理足以掌控生活中的一切變數以至於用一種理性的設計消滅生活中的不確定性,從而實現對人生,甚至他人的人生完全掌控。
別人要親自有感情觸動才能明白的事兒,你用理性就領悟了,然後你就用理性控制了(外在的行為)。類似於:
在自己發怒時,告訴自己」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氣壞了自己的身體,別人卻無法從你的憤怒中得到教訓,你也無法因此得到賠償「,那麼秒懂這個道理之後你看起來就不生氣了,跟其他那些憤怒跑得比誰都快的小孩兒比,你是如此理性,如此文明而有力。
當自己本能地感受到同學家人同事離別時的悲傷時,你告訴自己」人生就是一段旅途,每個人原本就無法從你的內心體會你的感受和思想,所謂的陪伴不過是一段互相保護互訴衷腸的路,到了離別的時候,就應該自然而然地分開。因為我們本來就赤條條而來,赤條條而去,踽踽獨行在這個陌生的世界「 好了你又瞬間領悟到這個道理,然後告訴自己不悲傷,能控制住,如此得體而正確。
(這裡要提醒一點,就是這些道理不一定都是忽視個體條件盲目鼓吹正能量的雞湯,很多東西確確實實是對人生成理論的理解,問題不出在道理上。不要以為我的意思是抑鬱症患者都愛喝雞湯就把我批判一番。)
這時候你的感性,你的本我就不樂意了,明明輸出了一段情緒,此刻的憤怒悲傷興奮恐懼又不是欽定的,情緒觸發也要符合基本法,你理性卻完全沒有接受的意思,那等於將來出問題,你理性也要負責任吧?
然後等你覺得自己理性已經可以上天了,自己憑藉著出神入化的演繹歸納能力,過目不忘的工作記憶,神擋殺神佛擋殺佛的建模能力,無所不通的全科知識,你就能把世界看穿。naive.
你身上被理性珍藏的82年的力比多分分鐘教你做人。參照 @極樂 老師的答案,也就是佛洛依德理論中本我的力量。突然有一天自己對自己深信不疑的價值基點產生懷疑的時候,哪天自己的理性力量,啊,給自己的弱點潑髒水,給自己的價值體系潑髒水的時候,往往就只能抑鬱了,因為你長期被壓抑的的感性表示非常地氣憤。
你從沒想過當我憤怒的時候,如果我不給自己講道理,擺事實,分析情況,還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人畜無害的發泄掉這種情緒?
你從沒考慮發過當你感到情緒低落,憂傷難過的時候,如果不給自己分析情況,擺事實,講道理,還有沒有什麼」不動腦子「的方法可以緩解難過?
這就是上文所言——「別人用感性才能體會到的東西,你用理性就達到了」——的後半句:"別人用感性就能駕馭的東西,你卻只會用理性去囚禁"。
==========================================================================分割線:
實際上,基於動物本體的我們又很多本能是非邏輯的,基於吃喝玩兒樂的身體慾望誕生的各種情緒都是非邏輯的。雖然我們可以用生物學,用心理學的方法去分析其產生的原因,運作的機制,但是對於一個個個體而言,去調控好這些本能,卻要充分尊重它們的基本規律,自我調節也要按照基本法嘛。比如我們常說的肌肉記憶,游泳與騎自行車:
你很熟悉游泳技巧那一套,什麼流體力學原理與游泳姿勢,什麼生物化學與體能代謝這一套,背起來跑得比誰都快,給你扔水裡你能浮起來嗎?放自行車上能不摔嗎?
或者換一個說法,你能用理性精確描述如何游泳如何騎自行車,讓人一學就會嗎?
不能呀。
情緒也是一樣。不是說道理講清楚,行為控制住了,你的情緒就沒了。
情緒就要用身體去發泄,用情緒去解決。憤怒了就喊,就大罵傻逼,心裡大罵也行;悲傷了就哭,一遍看喜劇一遍笑著哭,也行。結果你們呢,
除了講道理壓制自己的行為,你並不知道如何用」感性「的方法去疏導自己的情緒。
一旦懷疑起自己來,你自己都害怕。
這裡就先不贅述抑鬱症如何開始了,大家感興趣的話再更。
===================================================================分 害刂 線
所以總結起來,首先題主的問題說反了,鬱郁症患者通常不是不理性不是沒知識,是太理性有太多知識,但是觀念上往往不認可自己情緒的合法性,遇事就要分析,就要理性調節,所以沒學會太多正常人和自己的情緒和諧相處的方法,到了懷疑自己的時刻,理性成了一把把的刀子,在不受控制的情緒下對著自己瘋狂輸出,抓住任何線索拚命自我否定,其狀況之慘烈,」不足為外人道也「-
玻姆、加繆、錢德勒、丘吉爾、陀斯妥耶夫斯基等一干傑出人物哭死在廁所,「原來我們知識儲備和理性都不夠充足啊!」
-過敏不是病,都是嬌氣出來的……
你就是這個意思吧!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