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味人間,吃貨人間

作為一個合格的吃貨,除了一天吃好三頓飯,讓眼睛隔三差五的「吃」的心滿意足也是必修課之一。看著畫面中讓人食指大動垂涎欲滴的美食更不失為修鍊心性的一種方法。

有陳曉卿老師操刀,李立宏老師配音的陣容,就幾乎已經為高品質奠定了基調。而騰訊爸爸相較央視更為自由的平台則給了他們更大的發揮空間,將美食世界從「中國」擴展到了「世界」。

每一集,在短短的幾十分鐘時間裡,十幾種美食你方唱罷我登場。各種食物們紛紛C位出道,而陳導的美食精神和中國人的溫暖故事則始終相伴左右。

這還只播了3集,但已經收割了3.7E的播放量和豆瓣9.3的高分。

當然其中也不乏批評的聲音,每當有國產美食紀錄片播出的時候,總有人說:

「這不就是走了《舌尖》的套路么,能不能有點新意」

「又這麼煽情,太裝了」

「不知道想表達什麼,一點都不尊重科學」

從什麼時候開始,連吃個飯,看個美食紀錄片都要講究「新意」、「中心思想」、「科學」了?就如同你跑到商場吃頓飯,但卻因為知道了店員家裡的故事而悶悶不樂,覺得這頓飯都沒那麼好吃了。這樣的生活,是不是也太焦慮了一點吧?

何況,我覺得對於這樣的老爺們,更該多看吃貨人間,不對,風味人間這種美食片才是啊。

航拍蜿蜒曲折山路與新疆牧民的羊群十分震撼,鏡頭一轉前一刻還活蹦亂跳的大尾羊變已上鍋,最簡單的烹飪方式,沒有多餘的花哨技巧,不用任何調味料,也能把人看餓的美食就在這兒了。

甘肅的洋芋攪團和法國的瀑布土豆泥,皖南的農家火腿和伊比利亞火腿,這些做法可能大相徑庭,味道也許又相去甚遠的食物,既是當地的風味美食,又是遙遠的異國風味。從這些美食里,我們收穫的不止是肥肉和卡路里,還有對食物和世界本身的認知能力。

應季的大閘蟹、禿黃油的美味自不用多說,只是看著飽滿豐潤的蟹黃從雪白的米飯上流淌過去的瞬間,就禁不住心神蕩漾起來。

僅一集的風味人間就能把這麼多的美食為你鋪上餐桌,任君挑選。

吃貨的世界如此之廣大,任何的食物,似乎有都無限的可能性。

這時候最好的選擇莫過於沉靜下來,要美食,你的眼裡可以只有美食,要人間煙火,那美食的背後,也有滿滿當當的故事。能有幾十分鐘讓平時焦慮萬分的你不去考慮什麼績效啊、考核啊、加班啊、人情世故啊,不是十分美妙的事情嗎?唯一你要擔心的,似乎只是會稍微增加的體重而已。

如果你只是以「米其林」或者「網紅美食」的標準來看的話,似乎生活里大多數食物都只是苟且,難成美食一詞。風味人間里的「太裝」、「沒新意」等批評大多也由此而來,畢竟享受美食是很私人的事情,正所謂,彼之蜜糖,吾之毒藥。

千人千面,百人百味,再精緻細巧的美食,也很難被每個人所喜愛。這大概也就是為什麼最好吃的餛飩餃子,總是自家包的,最好吃的本地館子,永遠有自己最愛的菜。

當一個吃貨的幸福之處,不僅僅在於已經品嘗了多少美食,更在於,對更廣大美食世界的探索,可以讓我們放下眼前紛繁的生活,去體會了五花八門精彩紛呈的人生故事,吃的是風味美食,體驗的,卻是吃貨人間。

曾經「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如今「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做這樣的吃貨,人生豈不是更痛快淋漓的多嗎?


推薦閱讀:

TAG:美食 | 風味人間(紀錄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