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風味人間》第三集「滾滾紅塵」?

第三集:滾滾紅塵_風味人間_騰訊視頻?

v.qq.com


今天是未來和過去的交集,食物就是交點。

兩周前看《風味人間》第一集《山海之間》後,原本想寫篇文章,推薦一些科普性更強,參與感更深,「Food Porn」屬性更少(請原諒我用了這個詞)的美食紀錄片,但看完《落地生根》和《滾滾紅塵》之後,這個念頭就此作罷,這一集內的幾個鏡頭,無比精準而又紮實地地擊中了我,不由得對「滾滾紅塵」四字,感觸良多。現在特別想絮叨一些,放在這裡。

一切都緣起於蘭桂均師傅的那把刀。

上周《風味人間》第三集的預告一放出來,朋友圈就被刷屏了。但凡是在美食上有所投入的人,似乎沒有一個不認識它的。放在兩個月以前,我一定會認為這大約是又要給成都惟一一家黑珍珠三鑽做植入了。但是自從國慶親自吃過蘭師傅的一席,很意外地,我也被圈了粉,逢朋友來訪,每次都身體力行推薦。畢竟,不論是安東尼·波登或是陳曉卿,在成都做美食探索,這獨一家的融合川菜筵席,都是無法繞過去的一站。

一直想給玉芝蘭和蘭桂均師傅寫一篇文章,卻遲遲下不了筆,因為這家餐廳,已經幾乎被我所認識的老饕們解構得無比透徹,要想寫出新意,無疑還需要繼續積累。一言以蔽之,假如用《孤獨星球》的旅行目的地榜單類比,我很樂意用「一生必須至少去一次」這樣的形容詞冠在成都玉芝蘭之前。

芙蓉城內,寬窄巷弄,此生此時能有這樣一家餐廳,得之我幸。

但更意外的是,第三集給了扶霞·鄧洛普老師如此多的鏡頭。

十月初,扶霞老師在成都做了兩場《魚翅與花椒》的簽售活動,我自然是沒有錯過。在結束了上一段工程師的職業生涯之後,我日常閱讀的一大部分,都是美食人文相關。川菜文化的書目,當然也陳列在書架上。扶霞的這一本書,的確是目前寫川菜眾多流派中,非常值得反覆閱讀的一本。不同於缺乏考據的路邊野史,也不是一些隨口胡謅的動人傳說,她的作品,準確客觀,視角獨特,以及熟悉的英式批判性思維。哪怕你不是美食愛好者,這本《魚翅與花椒》,都是值得加入書單的作品。

@爾雅 老師曾經告訴我,她覺得中國人如何厚待扶霞老師都不為過,原因無他,只因為扶霞老師目前是最權威的西方「中餐代言人」,是填補中西方飲食文化鴻溝的身體力行者。在西方話語體系里,中國人再怎麼把中餐捧上天去,影響始終是寥寥。而她的權威性帶來不同,哪怕寫的是皮蛋這樣被認為「噁心」的食物,都有很多人會認真去閱讀,因而對川菜,中國菜有所改觀。而我認為,她在成都長居和學習川菜烹飪多年後的積累,不僅僅只是給西方人看的,我們也一樣能從她那裡,習得西方人對中餐的觀點(當然亦有偏見)。

想起了我的一個長住在紐約的朋友。華裔,熱愛中國美食,尤其川菜。來成都旅行時,雖然知道機場檢查嚴苛,還是買了三十斤香腸臘肉帶回美國。儘管和預期一樣,這些肉類製品全部在JFK機場被「收歸國有」,但他依舊不氣餒,想了不少辦法,試圖想把東西從海關「撈」出去(未遂)。他看到我分享出的簽售會的照片後,在朋友圈上留言,又和我微信聊了很久,他告訴我,他對中餐烹飪的喜愛,就是源自於扶霞的影響,非要我幫他留一本簽過名的書,哪怕是簡體中文版的也行。

想起來也是巧,這位紐約朋友在參加我的美食旅行團時,也吃了一大片我推薦的皮蛋——我發現自己目前從事的,和扶霞老師一直所致力的,從某種程度上說,是同一件事情,只是她一次能影響到千萬億人,而我,一次大約只能影響不到十個人而已。如果是真心喜歡,哪怕只有一個人,我也是開心的,至少,我現在多了一位到紐約能開心約飯的朋友。

兩個半球,三座城市,感謝食物贈於我們這素不相識的三人,幾條看不見卻又割不斷的情感紐帶。

我是一個阿森納球迷,林林總總看過近四五十個現場的那種。

早就知道陳曉卿老師也是阿森納球迷,卻沒料到他在四十七分鐘時夾帶了讓我情感泛濫的私貨。這一集酋長球場門口那家小中餐館,大概是倫敦的中國球迷群體中最熟悉的地標之一。只是我在的那年,它還是它的前身,一個小小的廣東快餐店。

其實,我也沒有見過它後來變成西安印象售賣肉夾饃的樣子。就食物本身而論,它的前身實在是沒有任何可圈可點之處。但它偏偏就落在酋長球場的外面,承載了太多中國球迷的比賽日的回憶,也許是贏球後艷陽高照的初春下午,也許是惜敗對手恰逢倫敦冬夜冷雨。無論是慶祝或是撫慰,都藉由這小店的食物完成。

今晚突然看到的是一個過去的我永遠都預料不到的未來:一位剛見過的業界偶像,竟然出現在多年前我常吃的小店,拍攝著我現在也在從事的主題。這是種非常私人,而又難以描述的心情,三個曾相識,突然融合出了極度的新鮮感,有些令人難以置信。

而後突然頓悟,今天是未來和過去的交集,食物就是滾滾紅塵中的那個交點。

目前手邊正在讀的書,叫做《食物的歷史》。十月初在玉芝蘭接待過一位做出版的朋友,一聽這書的名字,就笑起來:這作者如果不是法國人,那一定就是英國人——他們總是熱衷於用一些線索把某個主題進行分類、斷代的串聯。

果不其然被其言中,作者菲利普·費南德茲—阿梅斯托,英國著名歷史學家。不過縱觀他的著作,如《文明的力量》、《1492:世界的開端》,都是極度宏偉世界觀下的(相對)顯微觀察,這本《食物的歷史》亦然,從烹飪的發明(即火的使用),到為吃賦予意義,從畜牧到耕種,再以食物定義階級,最後用「全球化——生態演化——工業化」的全過程,讓「食物」這一毫不起眼的日常,變成了環環相扣,與生活息息相關。

2017年,BBC從化學、醫學、人類學的角度,做出了一套教科書級的美食紀錄片,叫做《食物的秘密》,這也是我因工作需要而時常複習的記錄片之一。與此相似的,還有邁克爾·波蘭的《烹》,以火、水、空氣和土地之力量,解析烹飪要素。薩明·諾斯拉特的《鹽,脂肪,酸與熱量》,是藉由個人的烹飪經歷,以科普的手法闡釋食物中的幾個重要構成。馬克·科爾蘭斯基的《鹽的歷史》,是一部從北歐到美國,再到自貢,橫跨時間空間的鹽業簡史。湯姆·斯坦迪奇的《上帝之飲:六個瓶子里的歷史》則是擺出了啤酒、葡萄酒、烈酒、咖啡、茶、可樂這「六個瓶子」,描述在不可逆的社會歷史發展中它們所扮演的關鍵角色。

雖然比起頂級製作水準而言, @陳曉卿 老師這部作品還有可以進步的空間,但現在我終於可以自豪的說,我們也有不遜色的《風味人間》。


之前去看的時候,導演就對蟹釀橙的台本非常上心,修改了可能發生歧義的部分。當時討論到為什麼用橙,我只記得韓愈一句「芼以椒與橙」了,答應回去查一下,並且當時和顧有容博士討論了一下宋代的橙。

耽誤了很久才寫完,有興趣的可以讀一下作為補充。

默識先生:蟹釀橙考略?

zhuanlan.zhihu.com圖標


陳曉卿畢竟有文人的情懷。對大多數人來說吃是圖個溫飽,但一餐一飯,到了陳曉卿這兒,就帶上了溫熱的人情味道。

第一集《山海之間》,他講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第二集《落地生根》,他講食物的流轉、講人的遷徙;

第三集《滾滾紅塵》,和前兩集相比,陳曉卿的目光投得更遠。火、水、烹具,從原始的食物開始,到中菜的洋化結束,沿著烹飪歷史的軸線,把美食背後比色香味更重要的東西拍出來了。

火是烹飪的起點,《風味人間》的攝影不必多說,烈火烹油的畫面里,有那種原始的生命力。有時候想想人類發展到今天走了多漫長的路,和自然鬥智斗勇一步步走向文明,忍不住有種自豪感。

大閘蟹配香橙,透露著中國古人的對食材烹飪的獨特認識。

塔吉鍋外形奇特,卻凝結了人類的生存智慧。當地水資源匱乏,這種形狀的鍋能用最少的水做出美味,同時也帶來了不一樣的美味。

有得時候忍不住有點「生而為人真是太好了」的感動。

對我來說這集最誘人的是燒餅那段,廚廚從就是燒餅控,上學時候頓頓吃餅,小區門口有燒餅,大油桶烤出來,豆沙的、白糖的、鮮肉餡的,每天換著吃。我上學路上買一個,早讀時偷偷把頭埋在書桌底下吃。

現在武漢的街頭燒餅少了,更多的是鍋盔,做法和燒餅一樣,但更薄,脆脆的,一口一口的停不下來,一個平底鍋大小的餅一溜煙的功夫就被吃完。

吃了這麼多年的燒餅,同時也證明了一件事,那就是吃啥像啥,臉現在也圓得像個燒餅…

這片子唯一不足的就是太短了,一集的時間只有50分鐘,還沒看夠就完了(雖然人已經餓到不行)。

碼字不易,如有幫助,請點贊鼓勵!

------------------------------

評論私信回復不及時,有問題微信聊,還建了個美食群,主要在裡面討論做菜技巧啊每天吃啥等,想進加微信拉你哈,大家一起吃好喝好。

公眾號: 胡廚廚 微信號: huchuchu1439


吃貨看到這個題目忍不住了,古有望梅止渴,今有海外遊子看《風味人間》解饞。

留學多年,聽到身邊小夥伴最多的抱怨大概就是難以得到滿足的中國胃了,由於中華傳統美食在其他國家都愈發因地制宜了,正宗中餐倒也真是難以尋其蹤跡。

於是留學比新東方烹飪更能孕育大廚,每個留學生都孜孜以求的在美食節目里尋找自己的靈感,升華自己的廚藝。

從《舌尖上的中國》到《風味人間》,我也逐漸從廚房小白變成了美食大咖。

只是這次看到《風味人間》里的麻婆豆腐時忍不住感慨萬千,還記得當初剛來德國,在家素來就有「油壺打翻了也不會扶」美譽的我自然對廚藝一竅不通,甚至連買泡麵都找不到地兒,每天被德國的油膩大肘子,鹹的發齁的香腸折磨到日漸消瘦。

直到參加學院的一個party認識了一個高中就留德的小姐姐,熱情的小姐姐一聽說我本科在四川讀的,嚯!迫不及待的就跟我介紹她最愛的川菜館。兩個吃貨,一拍即合,第二天就手拉手去了被她說得天花亂墜的川菜館。

我還記得麻婆豆腐是第一個上的菜,我口水都來不及擦拿起勺子就吃, 滿懷虔誠的送入口中,輕輕一抿,幻想著老成都的味兒。結果這也能叫麻婆豆腐?哪兒麻了?肉末也不夠入味兒?除了看上去紅油光光的,哪有點作為傳統川菜的尊嚴?

可坐我對面的小姐姐吃得津津有味,哎,德國都對她的味蕾做了什麼 。

後來我回家各路打聽找到了亞超,買了正宗的豆瓣醬, 認真研究食譜,終於練就了色相形同《風味人間》的麻婆豆腐,味兒也一點不差我在成都吃的。

國外的中餐總是不如國內的地道,再怎麼說終究是別人的地盤,口味還是多要考量當地人的喜好吧,這樣海外遊子們更是難吃到一口家鄉的味兒了。

也正是這樣,大家本都是在家裡下不了廚房的人,可在這裡都學會了那麼一個兩個拿得出手的中國傳統美食菜式。

我想這也算是對中國文化的一種傳承吧,好山好水好寂寞的歐洲,大家愈發能靜得下心裡去鑽研點好吃的。

自然不比董順祥尋找宋朝的味道那般兢兢業業,可也總算是沒埋沒了我國偉大的「吃」文化。

要是一直沒出國,要是不是對祖國美食的念念不忘,我們這一代能正正經經做出一桌飯菜的人又能有幾個呢?

《風味人間》里藝術家一樣的大廚一絲不苟的刻著木雕,做著月餅。我想民以食為天,僅僅是為了吃嗎?尤其是對出門在外的遊子們來說,食物又何止是填飽肚子 滿足口欲呢?

我特別喜歡月餅,尤其是蓮蓉蛋黃味兒的。一口下去,甜甜的 鹹鹹的,唇齒間還有油膩膩的香味兒,光是想想就口水飛流三千尺了。

但其實我已經好幾個年頭沒跟家人一起過個團團圓圓的中秋了,八月十五吃月餅的愛好不知不覺也戒了。

今年中秋節前夕爸爸的朋友剛好來歐洲有事兒,特意給我捎了一盒我最愛的月餅,月餅一到手三下五除二我就解決了一個 。

吃完舔舔嘴唇,這是我最愛的月餅嗎?怎麼沒吃出熟悉的味兒呢?拿起盒子又仔細的看了看,是蓮蓉蛋黃味兒的啊,再看看牌子,也是我常吃的那款啊。可為什麼我一點也沒覺得這是我心心念念最愛的月餅呢?

媽媽打來視頻電話, 叮囑我別饞嘴一下吃多了,頂肚子。其實我就吃了一個,根本沒有吃第二個的衝動,感覺一點也沒有我記憶力的味道。

媽媽說月餅還是那個月餅,大概是我想家了,一個人在外吃不出月餅里團圓的味兒。當時就覺得我媽就是矯情,跟我玩什麼煽情的戲碼。

現在看著視頻里一家人其樂融融圍在一起吃月餅的樣子:「什麼節日吃月餅啊」

小孩兒滿臉天真浪漫「中秋節」。

在家的時候八月初十左右家裡就備上了各種口味的月餅,奶奶總是說月餅得十五月圓的時候吃,代表一家人相親相愛團團圓圓。我總是嘴饞時不時的偷一個,一口下去,那享受的感覺,怕是孫猴子偷吃仙桃大抵也不過如此吧。

奶奶看見了也就是搖搖頭「你這個貪吃嘴呀」

我吐個舌頭「略略略」也就過去了。

月餅沒有變,我的口味也沒有變,只是正如媽媽所說的:月餅吃的是味道,也是家的感覺。我一個人在人生地不熟的國外,住著別人出租的房子,再美味的月餅我又能吃出什麼感覺呢?有些時刻有些東西只適合和家裡人一起分享。

留學這些年,潛移默化的影響還是有的,大家都或多或少都習慣了外國小伙們吃飯時一人一盤的習慣,時不時也去各個西餐廳約個會,聚個餐。

但我總還是喜歡一大桌人聚在一起,圍著一桌菜,家長里短,吃得不亦樂乎。好像只有這樣才能感受到彼此的親近,好像也只有這樣才算是正正經經的吃飯。

每逢佳節倍思親,每每這個時候苦逼的留學黨們總是不約而同的聚在一起。人人都自告奮勇的準備一個自己的拿手菜:東北的地三鮮,山東的大肉包子,四川的麻婆豆腐水煮魚,重慶的烤魚,新疆的大盤雞……

熱熱鬧鬧的坐在一起。我們來自五湖四海,我們有著不一樣的性格喜好,只是逢年過節我們都有著同一個心情:想家。

你一筷子我一勺子的吃著熟悉的美食,嘰嘰喳喳的說著中國話,彷彿這樣我們也離家更近了。


感覺這一集做出來就是在點艹舌尖三…

鐵鍋

仿古菜

我不知道這是啥宋朝的味道,我只知道這是飢餓的味道,減肥一周沒怎麼吃飯的人哭遼……

不過看到了我們河南的胡辣湯(雖然只有一秒),很開心!!!!

還有燒餅,小時候放學公交車上的慰藉!!!!蘭州燒餅!!!!(不是

還有,我最喜歡吃的羊肉,怎麼做我都喜歡吃!!!!最後那個拿羊排做澆頭,這是什麼家庭啊!!!!有牧場吧????

酥羊大面——《風味人間—滾滾紅塵》


推薦閱讀:

TAG:紀錄片 | 美食 | 味道 | 風味人間紀錄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