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風格的炮種融合(加榴炮、迫榴炮等)是否是技術彎路?直接改進傳統炮種(榴彈炮、迫擊炮等)是否更佳?

從沙俄時期開始俄國人就很熱衷炮種融合的新炮種……雖然在剛推出的時候確實是很驚艷的,但是往往不就之後其他國家就通過傳統炮種改進達到類似的效果(例如高倍徑榴彈炮和AMOS類的炮塔化迫擊炮等),高倍徑榴彈炮和加榴炮還差不多是一個東西,但是迫榴炮和西方的炮塔化迫擊炮則是不同的技術路徑,如今看來,迫榴炮為了兼容榴彈而付出的技術複雜性是否值得呢?

我知道這個提問有點兒事後諸葛……但是這也是個思維路徑問題,對未來依然有指導意義罷。


迫榴炮、迫擊炮射程一樣么?高倍徑榴彈炮跟加榴炮除了名稱有什麼區別?呵呵


現在俄羅斯有新編製。營級用120底排增程彈代替122榴彈炮。旅級155榴彈炮。反正北約105射程短,超過105幾公里射程就行。


蘇聯擅長技術創新,經常為了一個新要求研製一種新炮


加榴並不是蘇聯風,超過39倍徑的榴很多特別西方,可以說西方開創長身管榴的先河,同期的蘇聯也有部分長身炮,頂的是加農炮名,干平射活,迫榴更多是應急產品,融合迫的輕與大角度射擊,榴的低彈道,對中小國家或軍費有限的國家(中俄)配給傘兵和快反部隊不錯, 在花費不多情況下能最大限度提供火力給上達兵種,體現二者結合的優點。但是對於大國非接觸零傷亡則體現的是二者缺點,射程短火力弱,所以有了m777這種不惜工本的超輕榴,戰術思想決定二者肯定不同路,不能說誰的路更正確,只能說更適合誰想要的

萬金油能醫病百病,但治不好百病。感冒可以去醫院看,也可以藥店買板感冒藥,同理


推薦閱讀:

TAG:軍事 | 陸軍 | 火炮 | 火炮、自動武器與彈藥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