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傷寒論第134條:大陷胸湯證
12-17
傷寒論第134條:
太陽病,脈浮而動數,浮則為風,數則為熱,動則為痛,數則為虛。頭痛發熱,微盜汗出,而反惡寒者,表未解也。醫反下之,動數變遲,膈內拒痛,(一雲頭痛即眩)胃中空虛,客氣動膈,短氣躁煩,心中懊憹,陽氣內陷,心下因鞭,則為結胸,大陷胸湯主之。若不結胸,但頭汗出,余處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身必發黃。大陷胸湯,方二。大黃(六兩,去皮) 芒消(一升) 甘遂(一錢匕)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黃,取二升,去滓;內芒消,煮一兩沸,內甘遂末,溫服一升,得快利止後服。
本條講大陷胸湯證。醫聖還是以一個太陽病患者誤治進而發展為結胸的患者為例來說明。但是,本條內容注文誤入太多,影響對原文的理解。 「浮則為風,數則為熱,動則為痛,數則為虛。頭痛發熱,微盜汗出,而反惡寒者,表未解也」這一段應該是王叔和的注文誤入;「膈內拒痛,(一雲頭痛即眩)胃中空虛,客氣動膈,短氣躁煩,心中懊憹」一段,系梔子豉湯條文誤入。如果去除這兩段文字,那麼本條文就應該是——太陽病,脈浮而動數,醫反下之,動數變遲,陽氣內陷,心下因鞭,則為結胸,大陷胸湯主之。若不結胸,但頭汗出,余處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身必發黃。這樣看原文,就簡潔了很多。
本條講一個太陽病患者,脈浮而動數,從脈上看,雖然屬於太陽病,但有傳經的趨勢。如果發汗解表,太陽病可愈。但是他醫沒有發汗,反而用了下法,這就是誤治了。誤治之後,脈由動數變為遲脈,說明陽氣受損。陽氣內陷者,實際上是病邪入里化熱,呈現里熱證。心下因硬,即胸膈胃口部位板結髮硬,即成結胸。本條結胸與131條不同。131條繫結胸偏於上焦,呈現肩頸部位的強痛不舒,所以用大陷胸丸治療;本條沒有上焦的明顯癥候,應該呈現下焦腹部癥狀,比如腹部硬滿脹痛、大便不通等等。但是本條沒有明說,可能是原文缺漏,從下文和方劑可以推測。結胸如果呈現下焦癥狀、大便不通,或者胸腹部大面積板結硬痛,就應該用大陷胸湯攻下。——若不結胸,但頭汗出,余處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身必發黃。這一段是講表證誤下呈現結胸病僅僅是病情轉化的一種情況,此外還可以有其他情況,包括這裡的「發黃」證,即茵陳蒿湯證,也可能是梔子豉湯證,也可能是其他情況。其實這裡有沒有這麼一句都無所謂,其他條文已經有這方面的講述了。
本條方劑大陷胸湯屬於攻下峻劑,大黃用量很大,而且甘遂又是有毒的葯,所以使用要格外小心。本方系煎煮大黃,後下芒硝再煮一兩沸,然後加甘遂末,攪和均勻後口服一升。大便暢快而下之後,就不要繼續服用了。本條結束。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