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建偉:一團和氣是科學發展的大忌
編者按:
什麼是科學精神?如何推動中國的創新發展?2018年9月26日,在《知識分子》和《科技日報》聯合主辦的「科學精神在中國」主題論壇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指出,科學精神最重要的是無功利心,由興趣和好奇心驅動的無功利的行為,同時包括質疑精神和實證精神。潘建偉認為,要實現創新,培養出傑出的人才,我們應該回到傳統文化的從容和自信,同時摒棄中庸之道,變得aggressive 一些,能夠當面批評。
講者 | 潘建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
整理 | 張 歡
知識分子為更好的智趣生活 ID:The-Intellectual
● ● ●
感謝「科學精神在中國」論壇的邀請,我想從三個方面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想法,科學的價值、科學精神以及論壇的主題「科學精神在中國」。
我們為什麼要提倡科學精神?科學是有用的。人類的歷史有很長一段時間生產力低下,需要靠自己的體力工作,與大自然抗爭。而幾次科學革命先後都催生了產業變革。比如說牛頓力學催生了以蒸汽機為代表的蒸汽機時代的產業變革。隨後,麥克斯韋的電動力學又催生了電氣時代的產業變革。到上世紀初,量子力學和相對論的建立又催生了信息時代的產業變革。
從某種意義上講,正因為近代科學的發現和發明,催生了產業變革,讓我們能夠生活得更好。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是生命科學的發現,比如說抗生素和疫苗手段的發現,直接延展了人類的壽命。在這個意義上,科學確實非常有用。
從另外一個角度而言,科學非常重要的是它在觀念上的變革。從人開始能夠有知覺、有意識地感知世界之初,我們就一直追問宇宙起源的問題。宇宙有沒有起源?將來要到什麼地方去?牛頓力學是最早做的嘗試。隨著牛頓力學的建立,人們發現以前一直被認為是神聖的天上的星辰,它們的運行軌道都是可以計算的。另外,光、電、磁,一些在我們看來非常神秘的現象都可以由電動力學統一解釋。愛因斯坦的觀念就有這樣的一個變化過程,他小時候信宗教,學了科學的理論之後,他覺得《聖經》講的東西不可能全都是真的。科學本身在破除迷信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牛頓力學認為時間是均勻流逝的,空間是無窮無盡的,在某種程度上有局限性。另外,牛頓力學是決定論的。在牛頓力學看來,行星的軌道是可以計算的,所有的粒子運行的規律也應該是可以計算的。某種意義上講,每個人的命運,什麼時候生、什麼時候死都可以事先計算,那麼我們個人的奮鬥就沒什麼意義了。
但是量子力學的發現進一步告訴我們,觀測者的行為會影響客觀體系的演化。通俗來講,你看一下和不看一下這個體系,最後都會對這個體系產生不可逆的、巨大的影響,哪怕你所花費的能量非常少。在這個理論基礎上,科學家構建了大統一理論、大爆炸理論,可能我們的宇宙是從一個奇點開始爆炸誕生的,這樣就可以來回答我們一直探索的問題。
這個過程告訴我們,科學本身是不停地發展,它是不固化的理論,這是科學本身最基礎的內涵。
什麼叫做科學的精神?我覺得科學精神最重要的在於它的出發點是沒有功利性的。科學探索在本質上是由好奇心和興趣驅動的無功利行為。在慶祝普朗克60周歲講話的時候,愛因斯坦提到,做科學的人的動機是多種多樣的。一些人是因為喜愛科學,覺得好玩,只把它當作自己特殊的娛樂;還有另外一些人覺得做科學能夠樹名或者得利。很多人出於功利的目的去做科學,這些人成為工程師、商人還是科學家,完全取決於周圍環境。比如當年我上大學的時候,很多人並不一定喜歡物理,只是信奉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所以他們基本上沒有留下來做物理研究。
愛因斯坦還說,但是還有一些人尋求世界的體系,來構成他們感情生活的支點,他希望能夠尋找科學的規律來達到自己內心的自由和寧靜。他們每天的努力並非是來自於深思熟慮的計劃,而是直接來自於激情。從這一角度上講,科學精神里最重要的,也是科學能取得這麼大成就的主要原因,是由興趣和好奇心驅動的無功利的行為。
科學裡非常重要的就是質疑精神,一方面我們要充分相信前人已經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經驗,發現了一些定律和規律。但對前人工作的深入了解之後,我們對他們的理論還是要保持審慎的批判精神。也就是說科學裡是沒有什麼權威的,一旦科學成為一種信仰,最後就很可能變成了另一種形式的宗教。歷史告訴我們,牛頓力學告訴我們宗教里很多事情不是真實的,後來愛因斯坦又推翻了牛頓的絕對時空的觀念。隨後量子力學又進一步地顛覆了愛因斯坦相對論的決定論觀點。從這種角度上來講,科學是演進的,沒有永遠不變的權威,所以科學非常需要質疑,需要審慎的批判精神。
科學另一個要點在於,任何屬於不可證偽的理論和觀點都不屬於科學的範疇。如何判定某項研究是否屬於物理學研究的範疇,或者科學研究的範疇,關鍵在於實驗上是否可以實證。如果實驗上不可以實證的話,它跟科學本身是沒有關係的。對我們物理學家來說,我們儘管可以天馬行空,但最後東西都是要落到實證上,這是量子力,告訴我們的。
愛因斯坦在他的思想觀念中也體現了這一點。愛因斯坦本來就是一個實證主義者,任何研究都要經過實證才有意義,這在他建立狹義相對論的過程中得到了充分體現。然而,由於他在建立廣義相對論的過程中,抽象思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使他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以至於他特別希望量子力學也可以通過抽象思維就建立起完整的理論體系,而並不一定依賴於實驗。然而最後,大家還是明白,真正的物理學始終離不開他年輕時候最革命的想法:如果一個東西是不可以證偽的話,那研究它是沒有意義的。
回到「科學精神在中國」的話題。「錢學森之問」非常有名,溫家寶總理看望錢學森先生的時候,他問了一個問題,這麼多年培養的學生,還沒有哪一個學術成就能夠和民國時期培養的大師相比,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的人才?民國時期還是有大師,這個問題就給出了部分答案。我在思考,為什麼從解放之後到目前為止,我們培養不出傑出的人才?
這裡可能有兩方面原因。首先,解放後到改革開放前,因為歷史上的原因,我們處於一種封閉的狀態,與國際先進的水平沒有及時充分的交流。改革開放之後,我們注重發展經濟。這固然是有益於社會發展的,然而也產生了功利的文化氛圍,科學常常被當作職業與謀生的手段。比如說在我剛回來做量子信息的時候,很多人都說這個東西是偽科學、不靠譜。但後來這個領域慢慢發展起來之後,基金委每年收到的項目在呈指數的增長,本來並不具備必要基礎的人,全部都來做這個。為什麼?可能因為申請基金比較方便,能夠謀生。從這一角度而言,科學成為功利的職業被用來謀生,我們就很難在創新上往前走一步。
其次,在功利性的文化之後,科學家很難沉浸地做事情。在中國別人經常會問你最近有沒有什麼重要的成果,對你具體做的是什麼不太感興趣,卻總是希望你能夠發布新聞,或者發布重要成果。我好幾次在歐洲的時候,遇到哪怕是山村裡面的老太太也對科學本身很感興趣。我有一次去因斯布魯克度假,在大峽谷遇到一位80多歲的老太太,她見我這個外國人很高興。跟我聊起來之後,她說她還讀過我們的文章,只是沒有讀懂。所以她只是對科學感興趣,覺得你的文章很有趣,並不在意你有什麼成就。
從這個角度上講,我這麼多年帶了很多學生,有歐洲的,也有台灣的、香港的和大陸的。我們大陸的學生也是非常好,但總體上來講,我們大陸的學生可能更加急躁,更希望能夠早點出成果,早點發文章,這是我比較之後自己得到的一個觀察。
當然,其實功利從來都不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大家都知道楊振寧、李政道、陳省身、吳健雄等人都是從中國大陸出國。丁肇中先是在大陸,後來去了台灣,最後去了美國,崔琦是從香港出去的。由於他們都受到過中國傳統文化的良好熏陶,出去後都取得了很好的成就。所以現在我非常同意這個觀點,目前國家在倡導我們的文化自信,如果我們能夠回到一種比較從容和有知識分子貴氣的狀態,可能對我們未來的科技創新是非常有用的。除了讓大家對科學本身感興趣之外,目前國家和社會也在營造一種非常好的國際交流與合作的環境,堅持開放與交流。同時,通過各種科普的宣傳,加強大家對科學的興趣,營造一種更好的文化土壤。
最後做一個總結。第一,我們要實事求是。改革開放40年來,我們國家已經取得了一些很好的進展,但不能盲目自大,晶元一卡脖子我們就使不上力了。另外也不要妄自菲薄,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尤其國家在2008年開始啟動「千人計劃」之後,國內的科研水平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我們在若干方向上取得了比較好的結果,也不再只能模仿和跟蹤了。這兩年來,國際上對我們國內取得的一些工作還是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除了要回歸到一個自信、從容、淡定的傳統文化,其實我們還有一個問題,中庸之道、一團和氣是我們在科學發展上的一個大忌。比如說我們做各種項目的評審當中,中國人很少覺得這個項目不好就當面批評。哪怕你覺得不怎麼好,大家總是不說話。按照鄒承魯先生的觀點,至少不說假話就不錯了,往往做不到問題當面指出。
另外,妨礙中國科技發展、目前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為什麼現代科學沒有在古代中國誕生?這可能是由於,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要麼我們思考特別大的問題,比如「天人合一」,這些人不屑於把具體的自然界搞清楚。要麼我們發明指南針、火藥,非常實用。這兩支隊伍完全拼湊不到一起。但所謂真正的科學,從基礎物理的研究到應用基礎的研究到技術的研發,是一個全鏈條的、全方位,互相促進的過程。沒有技術,科學上難以發展。假如沒有望遠鏡,你就不可能探索天文。但沒有科學,技術也走不遠。從這種角度上講,我們要發揚傳統文化,也要吸取西方科學理念好的地方。我們也許慢慢地要做到不那麼中庸,要變得aggressive(好鬥)一點,也慢慢地能夠強調既做高大上的基礎原理的研究,也做非常有用的技術的研發,這樣我們科學的創新才能走向一個新的層次。
我就講這麼多,謝謝大家!
去知識分子網站看一看這些文章:
點這兒,諾獎當天看現場解讀!
點這兒,諾獎當天看現場解讀!-資訊-知識分子「地中海飲食」有助於預防抑鬱症
「地中海飲食」有助於預防抑鬱症-資訊-知識分子NBT:基因編輯技術可控制蚊子數量
NBT:基因編輯技術可控制蚊子數量-資訊-知識分子潘建偉:一團和氣是科學發展的大忌
潘建偉:一團和氣是科學發展的大忌-深度-知識分子
紐西蘭科技部長首次訪華:大洋中的小國如何與中國合作
紐西蘭科技部長首次訪華:大洋中的小國如何與中國合作-深度-知識分子製版編輯 | 皮皮魚
本頁刊發內容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及使用
公眾號、報刊等轉載請聯繫授權
copyright@zhishifenzi.com
商務合作請聯繫
business@zhishifenzi.com
知識分子為更好的智趣生活 ID:The-Intellectua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