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03 注意了,這三種玩手機的方式可能會影響你的感情生活

一般而言,我們有三種玩手機的動機。

第一種,學習、生活和工作等功能性使用手機觀看視頻,雖然這種功能性目的會轉換為依賴性,但是出於這種動機一般不會有多大不利的影響,就不詳說了

第二種,以打發時間、休息放鬆、娛樂等等消遣為動機,一般而言,互聯網這麼大,是很容易找到滿足我們想要消遣的目的的內容的

因為相對於電腦,智能手機攜帶更加方便簡易,而且功能是越來越強大和多樣化,現在是「手機在手,天下任走」,正是因為手機這種隨時隨地都能進行消遣放鬆的特性,才很容易導致對手機的上癮,尤其現在的短視頻發展潮流,能讓我們感覺愉悅的東西只需要幾分鐘就可以獲得,而且我們的大腦真的很喜歡這種不用費腦力又能愉悅自我的東西,所以不上癮才怪,

這種上癮機制是這樣的——我們大腦里產生的愉悅和滿足感,實際上是在我們受到刺激時大腦里會分泌出多巴胺這種化學物質,而多巴胺能傳遞快感,能影響每一個人對事物的歡愉感受,但是正是因為它讓我們感覺到愉悅和滿足,它是會令人上癮的(也可以說是獎賞機制的作用),讓我們產生不斷追求更多這種刺激感受的慾望(跟酗酒、抽煙、吸毒上癮的機制差不多,只不過酒、煙、毒品這些物質生理性上癮的癮性和危害要大得多,而網癮更加偏向精神性上癮,精神性上癮有著更為複雜的感情動機和影響),而重度網癮就是失去對網路獲取的控制力的,輕中度網癮就是網路依賴,可以控制上網行為,但是有時候過於享受網路帶來的愉悅感而缺少對自己行為的認知。

因為大部分人就是用自己在網上感到愉快的事來消磨時間並得到滿足感、愉悅感(獎賞),例如看喜劇、玩遊戲、聽音樂,這同樣會形成一種條件反射或者產生需求更多的渴望,無聊時、空閑時就會把玩手機或者通過電腦觀看電視劇、電影和動畫、玩遊戲等等作為最直接的消遣手段,面臨這樣頻繁重複的刺激,會在很長一段時間之內增加自身反應傾向,即形成習慣。例如很多德國人喜歡把閱讀書籍當做消遣方式,因為他們能從閱讀中得到樂趣,所以他們會經常在等車時、在車上和各種零碎空閑時間裡看書,而中國人更多喜歡玩手機,所以你可以看到他們手機不離手。

但是不同於讀書、打球、釣魚等等這種消遣活動,長時間的地追求互聯網上的高頻率、高強度刺激和沉浸式體驗會使我們對這些刺激和感受產生了耐受性,即會對網路內容失去以前那種強烈的興趣、感覺到乏味、審美疲勞,所以我們也會不斷地比以前要求和挑剔的更多,即因為審美疲勞了,所以需要投入更多時間尋找更強更不一樣的刺激,

例如,菜刀是一種切割物體的工具,而網路是用來接收和處理信息的工具,那麼手機和電腦這類數碼產品則是承載網路運行的工具,即菜刀、手機、網路都是工具,但是我們會說手機上癮、網路上癮,卻沒有人說菜刀上癮,這是因為我們對菜刀這種工具的使用僅限於切割物體這種功能性使用,但是手機和網路就不一樣了,我們不僅僅會用來接收和處理信息,例如工作、學習、看新聞,我們還會用來娛樂消遣,例如看電影、電視劇、聽音樂、玩遊戲,我們能從這種活動中得到情緒上的放鬆、愉悅感,基於人類共情機制,我們也能從中得到共鳴,但是這些過程不是會憑空產生的,它們的產生是有生理上物質基礎的——即大腦層面上的功能運作,例如愉悅感喚起與多巴胺的分泌息息相關,而多巴胺的分泌又會形成複雜的上癮機制,這是一種人類本能機制,所以這會一定程度上阻斷我們的認知,讓我們對自己的行為理解不會深刻到內心動機層面,也就是形成一種自動化行為,所以到了這個層面,出於娛樂消遣為目的使用手機的,我們需要有一定的自我控制力和思想深度才能抗拒得了這大腦中上癮機制,即抗拒手機這種可以實現即刻滿足的抗拒誘惑。

這種上癮會造成什麼影響?

因為這是以打發時間、休息放鬆、娛樂等等消遣為動機,當我們需要工作或者忙其他事務的時候,還可以從中抽身出來,也就跟抽煙一樣,隔一段時間不抽煙,你會感到不舒服,抽了就會很舒適、放鬆,

所以,我們會跟依賴抽煙、喝酒來放鬆自我一樣,我們也會依賴手機和網路這種外部東西來進行情緒上的調節,但是又不同於煙癮、酒癮,網癮是偏向於精神性上癮,它所造成的影響也是精神性,例如我們有時候可以明顯感受到自己的注意力已經無法像以前那樣集中,記憶力也無法像以前那樣好,思維無法像以前那樣連貫,即浮躁的狀態,這不是因為你年紀大了,而是因為長時間處於這個信息爆炸的網路世界中,網路有著高強度和高頻率刺激的這種特性使我們的注意力、記憶力和思維能力都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影響,我們難以意識這點,這是因為我們已經處於那種影響結果中,無法跟以前還沒有接觸網路時的狀態做對比(或者你可以去看一本很厚的書了檢查那種浮躁的狀態是怎樣的),而且這是人的本性,沒有真正在自己身上造成明顯不利的影響時或者影響處於初期低程度危害時,是不會認真對待的。

第三種,以通過觀看電視劇、電影和動畫、玩遊戲等等方式來解決、發泄或轉移不良情緒和消極感情為動機,正如之前所說的,電視劇、電影和動畫、遊戲里的虛構世界比現實世界精彩和豐富地多,但用這種動機去使用網路,影響要比第二種大得多

因為人的感情是粘稠的,不是靈活的,當你陷入某種感情或情緒時——被悲傷、憤怒、焦慮、恐懼…粘住時,短時間內你的理智能發揮多少作用?我們都體驗過意識被消極情緒侵佔短時間內無法脫離的感覺,尤其是對抑鬱症患者,消極的心境是長時間無法擺脫的「夢魘」,積極的感情和情緒帶來的力量很大,但是消極的影響力量也不小,這就是為什麼如果我們短時間內無法擺脫的話會通過喝酒、抽煙、甚至是吸毒各種強烈的方法轉移、發泄和逃避內心中的消極心境,雖然它們與網路上癮的機制差不多的,但是不同的是沉迷網路的成本程度和簡易程度要遠遠低於酗酒、抽煙、吸毒,而且再這個時代也明顯是更加容易被接受的。

如何形成依賴?

每次當利用網路解決了、逃避、補償、發泄或轉移你一次不良情緒和某些消極感情,每當你從中獲得了滿足,每當你從中獲得了解脫,每當你沉浸於那種愉悅感中時,同樣會形成條件反射——一遇到不良情緒和消極感情就會習慣地拿起手機投入網路世界中解決、逃避、補償、發泄或轉移問題以獲得愉悅感、滿足感,時間久後,只要有問題出現,那麼我們都會一點點依賴上這種做為解決情緒和感情問題的方法(即形成心理防禦機制,這一點已經在我的之前的文章「你的感情是如何被「網」住了?」裡面說的很清楚,感興趣的可以去看一下),網路就會成為我們解決情緒和感情問題的第一選擇,所以這種條件反射的影響要比第二種要深刻地多,這樣的深刻影響到了我們的內心生活習慣。

這樣會造成怎樣的影響?

首先要問的是,一個正常人的情感體系是怎樣的?你出生在一個獨一無二的家庭中,從小到大的過程中你從父母、學校和朋友那裡學會了應對環境的反應方式,同時你也不斷受著環境的影響,加上你天生就具有的某些氣質,形成了一個應對現實環境中的人與事的獨特感情體系,不管是怎樣的感情,這樣的感情都是原生態、自然的,面對的是真真實實的人與物。

但現在是互聯網時代,我們不會再只是只能面對那個現實世界,我們還有那個無數人連接在一起形成的網路幻想世界,這個世界的入口就是手機、電腦、平板各類電子產品,隨時隨地地直達互聯網各處,在裡面工作、學習、交際、消遣、發泄…在那我們離不開的虛擬世界裡,我們已經習慣了不斷從豐富多彩的內容中(例如視頻、音樂)的情緒喚起中體驗各種各樣的虛幻感情,那種虛幻感情可能會形成我們大腦中形成混亂。我們的大腦是會對引起情緒反應的事物有著強烈的反應的,但我們在被網路上的內容時,例如視受到頻、音樂這種能引發高沉浸程度的刺激時,我們被虛擬的內容所喚起的情緒和感情就會在大腦里留下感受深刻卻又模糊記憶痕迹,這樣會對我們現實中獲得的記憶造成混亂影響。因為虛構世界中的感情更加強烈,過於完美、美好,也可能過於真實、黑暗,這兩者都會影響我們對現實生活的期望和看法,甚至會影響我們對身邊的人的期望和看法,所以這就可能會對你的感情生活造成影響。


文跨鹿

具體是如何影響我們的感情體系的?內容會比較多,所以可以了解我的後續的文章更新。


推薦閱讀:

TAG:玩手機 | 感情 | 感情危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