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在什麼情況下會不用已有漢字而自造生僻漢字?
說文解字收字不到一萬,隨後歷代字書韻書搜羅到的字越來越多,漢語大字典收字五萬,其中很多字讀音意義都丟失了,說明只有造字者自己用過。放著足以表達意思的字不用,非要自造一個可能誰都看不明白的字意義是什麼。
古人在什麼情況下會不用已有漢字而自造生僻漢字?
說文解字收字不到一萬,隨後歷代字書韻書搜羅到的字越來越多,漢語大字典收字五萬,其中很多字讀音意義都丟失了,說明只有造字者自己用過。放著足以表達意思的字不用,非要自造一個可能誰都看不明白的字意義是什麼。
這個問題提的很好,證明出題人對漢字發展演變過程是有思考的。但問題及其描述之間似乎並不十分貼切。我們不妨將其拆成若干個小問題,化整為零。效果可能比長篇大論講述漢字發展演變史更利於知友接受。(其實很早就想寫《漢字發展史》了,但涉及的東西太多,還沒想好如何動筆)
一、漢字是如何產生的?
關於漢字起源問題,我這裡不討論,畢竟也多是推測,可以看看裘錫圭《文字學概論》。這裡我們關注後世產生的新字,我之所以「產生」和不用「創造」,是因為主觀上的「創造」新字只是新字產生的一個來源(最著名的就應該是武則天了)。除此之外,還有漢字自然演變出來的新字。比如「煞」字其實就是「殺」,在敦煌寫卷中存在「殺」、「煞」以及大量演變中的過渡字形。起初「煞」只是作為異體的存在,但在後世的使用中,卻將二字從讀音到義項上都作了分化。
二、為什麼要造生僻字?
生僻字和常用字是相對概念,常用字用的人少了就會變成生僻字。生僻字用的人多了就會變成常用字。當一個字產生之初,是很難預計它未來的使用頻率的,也談不上創造生僻字。
三、為什麼《說文解字》收字不到一萬,隨後歷代字書韻書搜羅到的字越來越多,《漢語大字典》收字五萬?
這反映了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和落後的表達力的矛盾。這不很正常嘛!
四、字典中很多字讀音意義都丟失了,說明只有造字者自己用過嗎?
漢字是形音義三位一體的,但有時候確實會出現「丟失」的情況。比如很多方言字,有音有義但是不知道寫法,丟失了形。在出土的古代文獻中,也經常出現一些現代失傳的字。你不知道它的讀音,但是可以通過上下文推斷它的意思,那麼就可以說它保留了形、義,丟失了音。但萬一上下文也推不出來意思,音義都丟失了。整理者一般會把它們列出來「待考」。考不出來的,一般也會留下來,甚至編在字典、字編里。現代是這樣,古代也是。所以你在《康熙字典》或者其他古代字書看到音義不明的字,並不是字典的作者故意編出來糊弄你的。而是他們把搜羅到無法解釋的字也列在字典里,留給後人解決。(當然也不排除有某些道德品質敗壞或者水平極差的字典編纂者,為了爭個「收字量第一」的虛名,有意無意地創造垃圾字的可能性的存在。)大浪淘沙,在波濤洶湧的歷史長河之中,會有很多漢字逐漸被人遺忘,或者變得面目全非。在楚文字中有一個上羽下能的字,我特別喜歡拿他舉例子。因為早些時候發現,大家都不認識,各種猜測。後來大量楚簡的發現,我們知道這個字是用為「一」,但它讀作「一」嗎?當然,有可能,卻也不能說死。如果沒有後來這種楚簡的發現,我們可能永遠都不知道這個字啥意思。出題人也會覺得這個字可能只有發明人認識,後來發現原來這個字在楚文字中這麼常見啊!時移世易,即使常用字也有散佚失傳的可能性。(當然在信息交流和保存如此方便的今天,除非發生無法想像的史詩級災難,常用字基本不會失傳了。)
五、為什麼即使夠用,還是會有古人造新的異體字?
前面啰啰嗦嗦了很多,但我想並不是出題人關心的內容。出題人應該是想問這個問題。對呀,現存的字能夠滿足生活習慣的前提下,為什麼還要造新的異體字出現?其實可以分為兩點:1、無意識造字。或者說,提筆忘字寫錯了。以訛傳訛就成了新字。這些新字被稱作俗字,而和他等價的舊字被稱作正字。當新字越來越流行,以至於通用。它就從俗字搖身一變成了通字。這就是古代字書上常見的「正」、「俗」、「通」之辨。
2、有意識造字。
1)為了書寫方便。用簡單的筆畫代替原本複雜的筆畫而產生新的俗字。
2)為了滿足強迫症(偏旁類化)。細緻一詞古代可以寫成「細致」,也可以寫成「細緻」。後者中的「致」為了和「細」呼應,就演化出來個「糹」。經常閱讀影印古籍的朋友對此應該並不陌生,古籍中經常看到為了追求偏旁部首的統一美觀而修改偏旁的情況。這就出現了新字。
3)追加或該換聲符、形符。把漢字細分,使其更系統。(和上一項有交叉)
比如「舍」可以表示{捨棄}和{房舍}。後人為了把兩個義項區分, 把表示{捨棄}的舍加了個「扌」。產生了新字「捨」。這時候我們一般用「古今字」的概念表述兩者的關係。這是比較合理的情況。
有的時候的細分可能會讓人崩潰。《說文解字》里有這麼一個字「盌」,解釋是「小盂也。從皿、夗聲。」就是我們吃飯用的碗。但有人說了,我家的「盌」是木頭做的,於是就有了「椀」。同理還有石頭做的「碗」;陶瓷做的「?」;金屬做的「鋺」。類似的還有鍋、盆、瓶、盤等,幾乎任何器物只要能用不同材質製成,都有好多種寫法。只不過現代的規範漢字只選了其中的一個罷了。
4)理據重構。當久遠的造字理念逐漸被人輕視或遺忘。古人可能就會造一個新字,和原來的字可能在形體上沒有關係。比如《顏氏家訓》中提到北朝「更生爲蘇」,造了一個「甦」字。
4)非漢字原因。比如為了政治目的(武則天造字)、宗教目的(老君碑上的字)、翻譯目的(為了翻譯佛經咒語等造的新字)、宗族文化(家譜排輩人名造字)等。
另外還是想多說幾句。古人其實都希望能有個正字標準的,但無奈生產力低下,管制力度也有限。你能管得了考生不亂寫字但你管得了芸芸眾生嗎?你能管得了幾個避諱字,管得了所有字嗎?所以說真正的規範還是在信息時代完成的。計算機編碼這個東西真是可怕,只要它不收的字你就打不出來。在這個人人打字的年代,想要求異是很難的。在知乎上我認識幾個專門用異體字寫答案的人。他們雖然想要用特別怪異的字,但也沒有變法突破字型檔的限制,否則出來一堆豆腐塊,別人都看不見也沒有意義。
古代漢字的使用,十分複雜和混亂。通讀了一遍我寫的東西,感覺也是東一榔頭西一棒子,不夠曉暢。但是我也想讓大家理解,幾千年來人類文字的使用都是具有這樣的複雜性和多樣性,特別是數量龐大的漢字,並不是誰「非要」怎樣就能怎樣的事。
(不知為何忽然想到了陸詞的《切韻序》。不覺悲從中來。就此擱筆。)
「足以表達意思的字」在很長一段時期也不乏生造的
在大量屍體之上,是成功成為常用字的生造字
也許生造一百個字才會有一個常用字,但沒有那99個被遺忘的字,漢字不會「足以表達意思」
朱元璋子孫後代名字中基本都是帶「金木水火土」偏旁部首的字,由於帶金字旁的字實在有限,明朝皇帝又不想跟祖上重名,於是造出了許多比較生僻的字。這算一類吧
謝邀
在什麼情況下,具體的不知道哦,很多字的讀音丟失,不代表只有造字者自己一個人用過,是沒有傳承下來。這個具體原因有很多,例如秦始皇統一,康雍乾年間的文字獄,文化革命等原因。
我認為,大部分文字的編造,大部分文字的編造,大部分文字的編造(我怕有人抬杠,滑稽),不會是出於個人意願。
可以參考一下文字的演變。
殷商的甲骨文,有5000多種,能解讀的大概只有1000多種,其餘的,臣妾們都做不到。
到周朝的石鼓文和金文
春秋戰國各自為政,文字也各不相同。
再到秦始皇統一全國,李斯刪繁就簡,統一了文字,再到秦朝民間將小篆演變出偏旁部首,衍生出隸書,對漢字進行了簡化
明朝永樂大典
清朝的康熙字典
都對漢字有所貢獻,特別是清朝的文字獄,就不細說了。
五四運動,新文化運動,對文字也進行了一些改變。
新中國成立後,又一次對漢字進行了大規模的清理。
要算起來,最大的漢字改革,就秦始皇統一中國和新中國成立。
這麼算起來的話,總算找到是誰要改字了。
最高領導人。
以下源自網路
秦代的《倉頡》、《博學》、《爰歷》三篇共有3300字,漢代揚雄作《訓纂篇》,有5340字,到許慎作《說文解字》就有9353字了,晉宋以後,文字又日漸增繁。據唐代封演《聞見記·文字篇》所記晉呂忱作《字林》,有12824字,後魏楊承慶作《字統》,有13734字,梁顧野王作《玉篇》有16917字。唐代孫強增字本《玉篇》有22561字。到宋代司馬光修《類篇》多至31319字,到清代《康熙字典》就有47000多字了。1915年歐陽博存等的《中華大字典》,有48000多字。1959年日本諸橋轍次的《大漢和辭典》,收字49964個。1971年張其昀主編的《中文大辭典》,有49888字。 隨著時代的推移,字典中所收的字數越來越多。1990年徐仲舒主編的《漢語大字典》,收字數為54678個。1994年冷玉龍等的《中華字海》,收字數更是驚人,多達85000字。 如果學習和使用漢字真的需要掌握七八萬個漢字的音形義的話,那漢字將是世界上沒人能夠也沒人願意學習和使用的文字了。幸好《中華字海》一類字書里收錄的漢字絕大部分是「死字」,也就是歷史上存在過而今天的書面語里已經廢置不用的字。 有人統計過十三經(《易經》、《尚書》、《左傳》、《公羊傳》、《論語》、《孟子》等13部典籍),全部字數為589283個字,其中不相同的單字數為6544個字。因此,實際上人們在日常使用的漢字不過六七千而已。
避諱
有一種避法就是不寫最後一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