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每天做的事都是自己想做的?
先回憶一下,昨天,我們一天的時間都用來做什麼了?可能你會說,除了洗漱、吃飯、睡覺,就是上班或者上課。那進一步概括,你會發現,我們的時間通常用來做兩種事。一種是自己想做的事,另一種則是自己不得不做的事。比如吃飯睡覺算是自己想做的事,而洗漱和上班都屬於不得不做的事。
人在潛意識中,會把自己的行為劃分為「想做」和「不得不做」的事。通常,我們會認為"不得不做「的那些事,才是我們該做的事。但問題是,我們只有做對自己想做的事情,才會感到」快樂「,而提到那些不得不做的事,則會感到」不快、煩躁,甚至痛苦「。即使是同一件事,假設你很喜歡做菜,一旦做菜這個愛好變成了不得不做,你就會感到很煩,很痛苦。
試想一下,小時候,你是不是一天時間幾乎都是用在自己想做的事上?現在的一天時間,你是不是大部分都用在做」不得不做「的事上?即使感到無聊,感到痛苦,每天還是會在固定的時間去公司上班,加班加點到半夜,然後趕著末班地鐵回家。
那為什麼長大以後,我們可以做到一天中的大部分時間都用在不得不做的事上呢?
可能你會說,如果今天不去上班,下個月就沒工資了,甚至會丟了工作,這下沒法養活自己,更別說養家糊口。確實是這樣,而這正是你對將來的各種不安。而這種不安,成了你每天接受」不得不做的事「的原動力。
然而,把不安轉化為動力,往往感受不到幸福。被逼無奈才有動力的你,總是一邊心生厭惡,一邊繼續做著那些不得不做的事,終有一天,會超過你的極限。這時,你無法排解長期工作的壓力,既失去動力,也失去對生活的熱情,整個人變得抑鬱。比如高考成了很多大學生的巔峰。
那怎樣做才會做到每天做的事都是自己想做的呢?
其實答案很簡單。不得不做的事,實際上是」將來的自己,希望現在的自己做的事「。什麼意思呢?比如為了實現十年後過上自己想要的幸福生活,那現在的你就要好好工作。
這下,不管做哪種事,我們每天的時間都是用來做自己想做的事。一種用來滿足現在的自己,另一種用來滿足將來的自己。不過,這也需要想像力。運用想像力,你會更有行動力。
ps:本文源於一本的總結!!
推薦閱讀:
TAG:生活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