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Book不同型號差別大嗎,可以舉例嗎?


MacBook Air已經更新2018款。12英寸MacBook與13英寸MacBook Pro 不含Touch Bar機型很有可能已被砍掉。

那麼目前的產品線劃分是:MacBook Air,極致輕薄;MacBook Pro 13英寸,高性能超極本;15英寸,萬金油本。


MacBook Air

-定位:騙錢

-在2018年使用5代處理器和45%NTSC辣雞TN屏的賣logo產品

-曾經是極致輕薄的代表,牛皮紙信封引領超極本風潮,我?吹爆(然而,時代變了)

——時代的分割線,以下產品全部標配Retina屏幕和蝶式鍵盤——

MacBook(12英寸)

-定位:MacBook Air的精神續作,極致輕薄

-Core M(Y系列極低功耗處理器),性能可供日常使用

-簡而言之,高級上網本

MacBook Pro 不含Touch Bar(13英寸,兩個USB-C)

- 定位:Apple欽定的MacBook Air續作,比較輕薄

-性能稍強,15W的低壓處理器(注意仍為7代,略坑),散熱尚可,可以用於中輕度任務

-簡而言之,典型超極本

MacBook Pro 配備Touch Bar(13英寸,四個USB-C)

-定位:高性能超極本。與無Bar機型輕薄度一致並加強性能和散熱規格。

-28W低壓處理器(實際穩定運行於30W-35W,短時可支持50W),Iris核顯+eDRAM

-提供上一代標壓級CPU性能,可以用於中重度任務

MacBook Pro (15英寸)

-定位:超極本移動工作站**(入門級萬金油產品)

-專業獨立顯卡Radeon Pro(雖然性能很弱,560X~1050,555X~960M)

-六核標壓處理器,可用於重度任務(但是僅給CPU提供45W左右的散熱能力,顯而易見i9是用來忽悠智商稅的)

*以上輕重任務量的劃分僅適用於筆記本範疇,不含可移動台式機。

**故意的。


我也來答一下吧 作為macbook和MBP都用過的人

macbookair 8102年就是騙錢割韭菜 六七千塊錢買個顏值比這高 性能比這強的超級本不要太多。8102年七千塊1440x900解析度的TN屏,簡直交智商稅,不建議入手。

macbook 高顏值上網本 看視頻得用客戶端。不然燙到炸。平日里寫寫稿什麼還是很棒的 ,真的輕便。有時候也會擔心會不會不小心就弄折了哈哈哈。其他用途我還真說不上來,因為我就是辦公用加寫點東西 偶爾看看番 但顏值來說真的是沒誰了,mac系列最高

MBP的話,現在最常用的本本,我用的是16年13寸256G無bar的乞丐版,相當好用,顏值個人覺得也比15的高一些(雖然比不上macbook),作用還是拿來辦公寫東西 聽聽歌 平時帶著各處亂跑也沒負擔。網頁看視頻一樣燙手 客戶端看視頻ok 好想是因為國內網頁都是跑flash所以發熱嚴重?

和macbook比屏幕大了一些,雖然只有1.3寸但還是蠻明顯的,性能來說因為可以定製,根據自己需要來就好,獨顯應該要上15寸?

電腦這個東西還是看個人需要和使用場景來選擇,選出最實用的那款才是王道~

對了 深灰色才是王道!!!!最後悔的就是全買的銀色!!灰色真好看!!!

最後是我作為屏幕控的全家福(只是愛打遊戲呸


簡單舉例的話

MBA=過期顏值擔當

MacBook=顏值擔當

MBP13無Bar 2017=普通搬磚工具

MBP13 2018=稀有搬磚工具

MBP15 2018=史詩搬磚工具

MBP15 2018 頂配=傳說搬磚工具


MacBooK air :已經過氣的產品,主要賣點是售價低,其他無特點。

Macbook :air的替代產品,主要賣點是移動、輕薄,無風扇,Retina屏幕。

Macbook pro:主要賣點是性能,分13和15,差別在屏幕大小及是否有獨立顯卡。

至於能幹什麼,這裡不好說,畢竟每一款都能定製,而且每人需求也不一樣。能看什麼取決於機器本身性能(CPU、內存、顯卡)以及你要做的事情。

有人說MacBook只能看碟和office辦公,這點我不同意,我用Macbook裝虛擬機、寫代碼,做開發,運行效率完全沒問題。


為什麼Macbook Pro 不帶Touch Bar的版本被噴的這麼厲害?說性能不如touchbar?

且不說使用體驗,光看參數就能看出一些蹊蹺。

(以下均為2017款的MacBook Pro。2018款touch bar不做比對)

第一,雖然兩顆CPU的基本頻率有大差異(看起來區別很大,對嗎?)不過,這顆15W的CPU睿頻竟然比帶touch bar的28W高出100Mhz. 上Geekbench搜索跑分結果,發現15W比28W高出接近500分。(15W=i5 7360U 28W=i5 7267U)

聲明一下,本人在蘋果店做過打開應用的速度比對,確實能看出區別。

第二,不帶touchbar的macbook pro的SSD是通過蘋果的proprietary NVMe PCI-e介面接到主板上的,帶touchbar的型號反倒是焊接在主板上的。在速度相同的情況下,不帶touchbar的可以很方便的維修(只換SSD就可以),但是帶touchbar只能換主板(哈哈,買touchbar的都有錢,蘋果抓住了這一點)

第三,因為touchbar型號有兩個多餘的喇叭(音頻單元),電池因為被佔用空間所以容量是48Wh,小於不帶touchbar的53Wh。雖然蘋果聲稱續航時間一樣,但你想想看,一個15W CPU加上53Wh電池,和28W CPU加上48W電池,那個續航時間長?

我知道,有touchbar這個東西固然好,還有touch ID呢。但是論性能來看,非touchbar還真不必touchbar低。

還有,touchbar右邊的兩個雷電3介面是半速。為什麼要半速?僅僅能充電罷了。還能接U盤。


推薦閱讀:

TAG:MacBookPro | MacBook | MacBookAir | 配備Retina顯示屏的MacBookPro | NewMacBoo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