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的愛的綁架——狗十三

這是一部讓人看了並不愉悅的電影,因為它太像我們自己真實的生活了,而真實,往往讓人笑不出來。

我們很多人可能都會有類似李玩這樣的經歷,心愛的狗狗愛因斯坦走丟了,她很傷心,瘋狂地尋找,甚至在憤怒中不小心推倒了爺爺,她憤怒家人不理解她的傷心,在他們看來,不過是一條狗而已,簡直無理取鬧。這是一個歷史遺留問題,李玩父母離異,從小在爺爺奶奶家生活,爸爸工作很忙,媽媽更是消失在她的生活里,毫無疑問她是缺少陪伴的,愛因斯坦的出現剛好彌補了一部分空缺,它已然成為她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在我看來,李玩憤怒的不是爺爺丟了愛因斯坦,只是他們都沒有去找一下,他們習慣性的站在自己的立場,覺得狗丟了就算了,一個畜生罷了,從李玩爸爸不顧她的意願,喜歡物理卻強行給她報名參加英語演講比賽可以看出,他們確實是沒有站在孩子的立場上考慮問題的習慣。

其實事情到這裡也沒什麼大不了,只要家長們願意理解一下李玩的傷心,承認愛因斯坦對李玩很重要,而不是用「爺爺奶奶還不如你的狗重要」來對她施加壓力,並表明不是我們不願意幫你尋找愛因斯坦,只是我們年紀大了精力有限,狗狗丟了但我們還有自己的生活來勸解李玩,時間會幫助她撫平傷痛,誰家沒有經歷過親人去世的事情,人總要學會接受失去。可他們偏不,為了快速解決這個問題,他們採納了李玩後媽的建議,買了一隻看起來像愛因斯坦的狗回來,全家人咬死這就是愛因斯坦找回來了。成年人的世界裡有很多這樣讓人啞巴吃黃連的事情,拿來對付一個孩子未免卑鄙了點,你想要狗我們幫你找回來了,你還想怎麼樣,你怎麼這麼不懂事!李玩自然不願接受,又一頓鬧騰,後來以被爸爸打了一頓收場,打完後抱著她說,爸爸打你,是因為愛你。從這以後,李玩一夜之間長大了,她平靜地接受了爸爸和後媽給他生了個弟弟,即使他都已經會打醬油了她才被告知;她很想去看的天文展覽因為爸爸的應酬錯過了,她也只是默默地難過;第二個愛因斯坦咬了弟弟要被憤怒的後媽送到狗肉店去,她也只是求爸爸送去哪裡都可以,不要送去狗肉店;在她保送重點高中的慶祝宴上某叔叔特地點的紅燒狗肉,她也不掃興地吃了。

我猜,看到這裡,還是有人會說,看吧,還是打一頓最有用,不打不成器。

「我是為你好」,在中國,說過和聽過這句話的人都不在少數。很多時候我們不得不接受父母的這份好意,但心裡卻是痛快不起來。不知道有多少人能理解「我打你,是為了你好」這句話,很難承認吧,在對孩子使用暴力時,很多家長只不過是無可奈何的情緒發泄而已,並不真正是為了教育。不否認很多時候「打」是有用的,但這就像是胃痛了我們就把胃切除,明明可以吃藥,我們卻使用了最極端的方式。

電影公映後,網上也有不少人在討論,有人說,看不懂的這個電影的人是幸運的,因為他們沒經歷過類似的事情,也有人說,看不懂的人是因為他們體驗過比這個要糟糕很多的狀況,所以他們不明白這個電影的點在哪裡,李玩未免太過矯情。當然比李玩不幸的人多的是,他們有著比李玩糟糕一百倍的家庭,但是我們不能說還有的人沒有飽飯吃,你卻挑食是不對的,每個人所處的境況不一樣,但每個人都想在自己所處的境況里追求更好的,這是人的天性。《狗十三》能引起共鳴的原因就是,它是我們大多數人的樣子,不那麼糟糕,但也說不上有多好,那我們可不可以比不糟糕要做的更好一點呢,成長,也許可以不那麼多遺憾呢?

我覺得,是可以的。

推薦閱讀:

TAG:狗十三(電影) | 家庭教育 | 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