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D演講要怎麼看比較好?
目前是大一學生,看TED的時候只聽內容的話有點吃力,只看字幕的話又覺得有點浪費了TED,請問各位大神要怎麼做呢?
不請自來,可以看得出來樓主很用心,想利用TED上的資源提升自己的能力。一個TED演講雖然只有十幾分鐘(長的20分鐘),卻是演講者幾年甚至幾十年思考和研究的知識結晶,所以利用好一個TED演講不僅要好好觀看,看完後還有好多工作要做。
怎麼觀看?
1.第一遍。既然樓主只聽內容很吃力,這遍就主要看字幕,少關注演講者的言談、舉止和他PPT上的內容。如果能弄到演講稿的話,建議提前熟悉下演講稿最好不過(https://ted2srt.org/,這個網站可以找到一些)。看的過程中,如果對某個觀點或例子感興趣,可以拿筆記一下,但沒必要記得太細,這遍只是把握大體意思。
2.第二遍。這遍的主要目的是抓演講者的觀點,也是演講的精華。一般演講者每闡述一個觀點會舉例進行佐證,建議看完例子就及時記下觀點。比如,在《被拒100天》中,演講者蔣甲最後提出了3條建議:①被拒後不要逃跑;②通過表達確定的事增加被接受的概率;③不要讓拒絕定義自己,擁抱拒絕。觀看時遇到這類總結性語句一定要做好筆記。如此,一遍下來演講者的主要觀點和建議都在我們的筆記本上了。
此外,有些演講可能會涉及到專業性、學術性詞語,如「動機性推理」(來自《為什麼我們總認為自己是對的》)、「五維人格模型」(來自《性格的迷思—你究竟是誰》),這類詞語雖不明其意卻很有用,因此千萬不要忽略,可將其暫時記在筆記本上,看完後再去查閱。
3.第三遍。這一遍建議放在將第二遍的筆記通篇熟悉後。這一遍主要跟著演講者的思路節奏,演講者探討的這個話題源於社會、生活的哪一方面,為什麼要去思考這個話題,做過什麼研究,有哪些新發現,給我們提出了哪些建議或方法,大部分演講都是按照這個順序進行的。我們跟隨演講者的演講流程走一遍,也會誘使我們對身邊這類問題的思考。
當然,第三遍看完你可能還有疑惑的地方或感興趣的觀點、例子,這時你可以反覆地看細細品味。
看完後怎麼做?
可能你正失意或迷茫時,某個TED恰好解開你心中的謎團,觸動了你的內心,讓你茅塞頓開。但你要知道它只是敲了敲你的窗,只有靠自己思考、學習和實踐了,你才能真正進入那扇門。那該怎麼做呢?發散學習和實踐內化。
1.發散學習。觀看時我們在本子上記下了演講者的觀點和建議,但這些都只是演講者自己的東西,我們沒必要也很難把別人的觀點和建議全部納入自己的知識體系,並貫徹到生活中。因此,我們應根據個人情況挑演講中最有針對性的知識點展開研究,找相關的書籍、文獻或其他演講來學習。比如在《被拒100天》這個演講中,蔣甲先講述了他做這個100天實踐的原因,隨後舉了他拒絕實踐的幾個例子,最後告訴我們對待拒絕應持有的態度,完了。這篇TED確實觸動了很多人,但如果想僅通過這篇TED改變自己對【拒絕】的畏懼肯定是不夠的,因為關於「拒絕」還有很多知識值得我們去搜尋、學習。假如看完後去閱讀蔣甲寫的書《Rejection Proof》,可以知道恐懼拒絕源於遠古時代的祖先心理,那時的祖先倘若被自己的群居部落拒絕在野外一個人是無法生存的,隨著時代發展我們生活的環境改變了,但人的這種畏懼群體拒絕的心理卻還沒得到進化。看他的書,我們了解了【拒絕】的起源,而這在他的TED演講中卻沒有被提及。書中,蔣甲還提到【心理舒適區】決定了我們習慣的行為模式,我們才會因為害怕拒絕不敢冒險失去很多的機會。關於【心裡舒適區】,一搜便能找到許多相關的書或演講,其中比較有名的研究學者有美國的心理學家Susan Jeffers。因此,如果我們想進一步了解【擴展舒適區】的方法,是不是還應該讀下Susan Jeffers的書呢(推薦她的《Feel the fear and do it anyway》)?如此,保持一種發散型認知方式,我們會發現一篇TED的背後有很多知識值得我們去搜集和學習。
其次,對於記在本子上那些學術型、專業型名詞,如上文提到的「動機性推理」,這類詞語一定有大量文獻研究它的來龍去脈,我們可以先去維基百科了解它的意思,再去中國知網或google學術查閱相關文獻作深入了解。查閱文獻時,同樣保持一種發散型思維,如【動機性推理】 就是【認知失調厭惡】的一種表現行為,那麼什麼是【認知失調】、減少認知失調的方式有哪些,我們都可以繼續查下去。
2.實踐內化。很多看書的朋友都會感覺好多書上的道理都明白,但生活中當自己做選擇時卻總是不會選擇正確的那條路。這是因為方法和建議都是作者經歷、研究和思考總結出來的,一味地讀書看演講只是觀看別人的生活,並沒有參與其中,還會產生一種幻覺「自己通過讀書習得了很多知識「,但到了真正做選擇時還是會受到情感的驅動作出非理性選擇,「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強調的就是要知行合一(可參考:Lachel:有哪些是讀書學不來,卻很重要的素質?)。所以,看完一個TED演講後,我們還要有針對性地實踐作者教給我們的方法。例如,Celeste Headlee在《如何成為一個更好的交談者?》中通過10條建議闡述怎樣更好的交談,我們反思對比自己平時的說話方式,找出交談時存在的最大問題(廢話太多?還是好為人師?),再根據演講和其他文獻、書籍中講的方法加以修改,每日反思,日積月累便會產生質的飛躍。
祝樓主進步每一天!
像TED這種演講就像上學一樣,演講都很通俗大眾化,如果您沒有目標,把TED里的科技經歷比做某頭條這樣一個感到驚奇和好玩的新聞來源,那我勸你趕緊卸載,我個人注重學到學以致用的東西,而不喜歡學了無用以後也用不到的東西,我推薦在觀看演講時深入互動,思考現在演講者本人、觀眾、受益者、被受益者這四種角色對演講內容的思維方式,獲得它們四種人的每種思路。如果對一個演講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多看最多兩遍,然後再去看和這個演講差不多的相似型演講,從另一個地方的演講你能看到你對上一個演講不理解和更好的理解,一個星期內不要總是看同類型的演講,知識面才廣,其次,看演講要保持一個心態,先接受所有觀點,等說完了再反駁看完後最不能接受的錯誤觀點,不要在你認為是錯誤觀點時立即反駁對方,有可能對方後面還沒說的補充就會讓這些看似矛盾的觀點變成無比正確。對於矛盾有充足時間且不那麼重要的觀點請不要頭腦一熱先說出口,不太明白的我認為是錯誤的觀點要認真花個兩三分鐘上網查,查的多就用筆記薄、筆記軟體記下來,查了之後,會發現我所認為的某些錯誤觀點其實居然是正確的(心裡想,還好沒說出口),然後再把重大事件幾處致命錯誤觀點說出來,但不要全部都說出來,做人要紳士淑女,不要把人逼到絕路,對方還有退路可走還把你當朋友(這不適合即時辯論),你也反駁了人家的錯誤,兩全其美。嗯,你的人生觀就這樣形成了。
沒時間看哪些演講?擅於使用收藏功能,有個空就花個半小時左右去瀏覽所有演講目錄,滑到值得看的、喜歡看的、自己能接受看的就收藏了它們,待哪天無聊有閑心就去看一下我收藏的,看過了要狠心取消收藏,就像任務太多一大堆,看得動力也就減少,其次演講不能當飯吃,可能你看了十多個什麼收穫體驗幫助也沒有,這時,該退出TED做點有意義的事了。
學習英語?英語我推薦必須有紮實的基礎功,這個基礎功就是單詞量,背單詞,不要信速成和一個美國人一生3千的辭彙量,某本字典的單詞量大概是60多萬個,英語學習我推薦使用原始翻譯法,也就是把一個句子翻譯成原始國家的本來原始意思,而不是一個句子被翻譯成了漂洋過海到中國的中國語言詞語,這種錯誤翻譯意思誤導對英語學習是有害的,要堅持長期經常性的背單詞,每天或經常定個小目標,要背多少單詞才完事,語法是要掌握的,但沒多少單詞量就不要學什麼語法了,基礎性先掌握一點點,語法也不是每條都要牢記在心的,我對網路上的中文語法就很頭疼,我一個本國人竟然不知道網上有那麼多複雜的中文語法,我完全看不懂,你應該牢記:語法是幫助你理解單詞的,而不是光學語法,一個單詞都不記,如果你不靠語法就能理解單詞那麼可以減少語法,用任何能最高效適合自己的進步方式。我個人認為TED演講對單詞量的增加不大,演講還是要看得嘛,如果你單詞量太少,一句話只認得一兩個單詞,我覺得你是在讀天書,試想中文環境有個段子讀的:「有一天庥勰忻愨屾奡鄔仝,突然鍈駸甯寗,最後郬虓鵾。」這麼一本書,你一句話都聽不清楚,何來記憶理解對方說的話?反過來,你要這樣盲學英語或任何一門語言你都學不成,也不要看它人表面,有些人外表會幾句英語,實際上四級都過不了,這樣的掌握英語有什麼用?在遇到演講里比較特殊顯眼方便的單詞可以馬上暫停退出TED,開始用多個字典或多個軟體並結合句子理解這個單詞的意思和用法,最好能念出來手寫幾遍,用個備忘錄設個鬧鐘到了晚上或明天再在不看單詞的情況下徒手寫出這個單詞的拼寫和意思,記不住?把它加入生詞本吧。如果你想說某些單詞發音聽不太清楚,可以使用韋氏詞典(英文)輸入單詞聽取單詞清晰無比的發音,某領域或和你能力無關過於專業的單詞就不必背了,這種單詞使用場合很有限。我個人認為學英語是要把英語變成母語,要麼只學美式英語,要麼只學英式英語,在你過了四六級時,母語是英語理解其它其它歐洲國家的語言會比之前容易一些。
最後送上一些實用的小技能,去下載一個全英文軟體或者收藏一個全英文網站把它的界面功能全都翻譯成中文,怎麼翻譯,當然是各種查找用筆記薄、筆記軟體英中對比,就翻譯給自己看就行了,然後在時不時使用一下這個軟體和網站的功能,英文視頻和長文章就不要翻譯了,太費時了,如果你能把費時的翻譯當成一個愛好,這有助於提高你對英語文化和辭彙的幫助。當然,你也可以把你拙劣的英翻中免費發布送人幫助它人理解,有些好心人會幫你糾正,你要聽取它們對你翻譯的建議對自己某些錯誤的翻譯進行糾正,過幾個月或一年你挑一些以前翻譯過得重新翻譯一遍,時間長了,你大概因為翻譯的太多了和翻譯出來準確率提高就真的成了一個翻譯了。另外,你還可先從購買美國書籍從幼兒園開始買起,不知道買什麼?卡片、拼版、幼兒園全套教材、幼兒園故事書都是不錯的選擇。為什麼是美國教材而不是單純的故事書?如果你連美幼基礎教材都看不懂,你應該清楚你的英語差到什麼地步了,美國教材其實也在重新學習在英語環境的美國文化、複習加深學校知識,你可能以為你在中國上過大學,但在美幼教材上,其它國家的教育思想和中國的不同,如果你能看懂美幼教材,很好,你的水平可以往上升了,我能告訴你的是,聽說讀寫都很重要,只會說不會寫和文盲沒區別。
未經作者本人同意,禁止轉載營銷。一個ted可以看n遍
第一遍 不用中英字幕 不要抓細節 通過speaker的表情動作,觀眾的反應,和ppt, 用力理解主旨第二遍 同上,理解多少是多少第三遍 帶中文字幕 完全理解意思第四遍 帶英文字幕跟讀英文 模仿語音語調
第五遍 不帶字幕跟讀......還可以做paraphrase 和summary的練習我覺得TED裡面每個人講的都很棒 內容思路就新穎 值得學習哦聽得時候吃力是正常的,說明你聽力方面有提升空間,如果你通過堅持聽,聽到某一天,發現自己能夠聽懂很多,那你就能感受到進步快樂。
那如何儘快感受到進步呢?我認為應該重視聽的質量而非數量。這是說你需要把一個TED演講完全聽懂,而不是聽很多。TED演講我把它歸到需要精聽資源,因為它可以從很多角度去分析。
那麼應該怎麼聽TED呢?首先你聽,不看字幕,推薦用喜馬拉雅。這樣做目的是排除干擾,專註聽的內容。在聽的過程記錄作者思路要點,把一些你沒聽懂意思的單詞,按照發音與拼寫規則寫出來。
第二遍還是專註聽,相信這遍你又能聽懂一部分,同時也能把第一遍遺漏的重要信息記錄下來。聽完第二遍,把剛才沒聽懂意思的單詞查一下意思。如果沒查到,那就是你拼寫錯了。
第三遍看帶字幕視頻,重點關注自己沒聽懂部分和寫錯單詞。
第四遍脫離字幕聽,沒聽懂地方再回去視頻看,直到脫離字幕可以聽懂。最後就是要口頭複述演講者思路。
可以看出這是一個需要多次反覆過程,但每一次又有所不同。相信你堅持下去,你的英語聽力和表達能力都會得到提升。TED其實蠻有意思的,個人在考一個英語考試前曾經瘋狂的聽TED,你可以把字幕關掉,用TED去練習你的聽力,當前一開始可能很吃力,甚至演講完了你都不知道他的主題是什麼,不要慌,你先聽其他語氣緩和的聽力,等適應了緩和的速度,有了一定的聽力辭彙量,這時候再去聽TED,如果聽不懂就多聽幾遍,知道知道它大致在講一個什麼事情,然後再去對照字幕看你哪裡沒聽懂。在練習聽力的過程中你可以收穫TED中豐富多彩的故事和哲理。多好啊,加油^0^~
推薦閱讀:
TAG: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