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睡不好覺,可能是動腦動少了
晚上睡不好覺,有一個大家可能意識不到的原因,就是動腦動少了。
白天集中注意力時間越長,我們晚上對睡眠的需求就越多。注意力對學習能力至關重要的,一個人在白天用來學習的時間越多,就越依賴晚上的睡眠來調節大腦的突觸變化。
比如在我們人生中最緊張學習的時期是童年和青春期,這個時候睡眠的需求也是最大的,在學習之後,大腦的慢波活動會明顯增加。而一些大腦疾病,比如自閉症、精神分裂症和多動症,就常常伴隨著睡眠減少。
在動物進化的長河中,並不是所有動物都會睡覺的。只有具備一定複雜程度的神經系統的動物才會有睡眠這種行為。目前為止科學家還沒在單細胞動物(如草履蟲)、沒有神經元的動物(如成年海綿)或沒有中樞神經系統的動物(如水母)中發現睡眠。
睡眠的一個最原始的功能就是促進發育。比如線蟲是非常低等的一種動物,線蟲的睡眠狀態就發生在每一次蛻皮期之前;而如果剝奪幼年果蠅的睡眠,會導致幼年果蠅之後長期的認知和行為缺陷。對於人類而言,人類嬰兒的睡眠質量比成年人高很多,胎兒在子宮內睡眠的階段是大腦發育的重要階段。所以我們常常把一個人睡得很熟形容是「嬰兒般的睡眠」。
在動物進化的早期,睡眠的作用還在於動物應對外界環境壓力和機體的自我修復。比如線蟲在進入睡眠狀態之後,可以更容易應對熱、冷、滲透壓等來自環境的壓力,還能促進組織損傷的修復。蒼蠅則需要更多的睡眠才能從細菌感染中恢復。人類在身體受到病原體感染之後,或者免疫系統有應激反應的時候也會睡得更多,所以當你感冒生病的時候,就會特別想睡覺,在大睡了兩三天之後,身體也會明顯覺得恢復了不少。
隨著大腦變得更加複雜,動物們逐漸演化出學習、記憶和選擇性注意力等高級認知功能,而大腦就進化出了新的睡眠功能,就是在睡覺的時候,大腦的突觸可塑性會得到恢復。也就是說,睡了一覺美美的一覺可以讓你的大腦修改迴路的能力增強,讓大腦重新恢復快速學習的能力和整合信息的能力。
在進化的早期,睡眠可能僅僅作為一種 「低能耗狀態」來節省發育所需的能量,應對來自環境的壓力。後來隨著神經系統演化得更加複雜,這種「低能耗狀態」逐漸受到大腦的控制,發展出更高級的功能,包括學習、注意和記憶等。實現這些高級功能的一個基本前提是突觸可塑性。睡眠有助於恢復大腦的可塑性。
參考文獻:
Kirszenblat L, van Swinderen B. The Yin and Yang of Sleep and Attention[J]. Trends Neurosci, 2015,38(12):776-786.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