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婆過於疼愛孫子,父母教育無從下手怎麼辦?

相信所有人都體會過,爺爺奶奶特別疼愛自己的孫子女,對其百依百順,平時對自己的孫輩,比對自己的子女還親。

網上的一組「去奶奶家」漫畫

有的父母說,自己的孩子不乖的時候,想好好教育一下他,爺爺奶奶就出來阻止了。

孩子受委屈時躲在奶奶身後

孩子就躲到爺爺奶奶後面,什麼話都聽不進去,把爺爺奶奶當成了靠山,讓父母無可奈何。

自古以來,「隔代親」一直是客觀且普遍存在的現象。

隔代親是什麼?簡單說就是爺爺奶奶和自己孫子女輩的感情非常的親密,甚至比父母還要親。

公園裡一名奶奶正給自己的孫子吹氣球

本質上更多的是祖對孫的一種情感依戀。在我們不少農村地區,爺爺奶奶同樣是以老有所為的精神,站在照料孫輩的前線。

孫子不高興,奶奶正用奶瓶逗他

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

1. 彌補初為父母時的遺憾:

孫子走累了讓爺爺抱著

老人年輕時比較忙,可能忙於工作等而忽略了子女。到了孫子這一輩的時候,自己空閑了,有時間,也有一點經濟上的寬裕,於是對孩子就更加疼愛了。

2. 生命的延續:

中國有句古話,「不孝有三,無後乃大。」

看著自己的孫子笑逐顏開

當自己已經漸漸老去,而自己的生命血脈,正在自己能看得到的最下一代身上延續,自然對後代的感情寄託也會越重。

3. 老年心智的童稚化:

很多老人隨著變老,智力和心理會童稚化,和最下一代有更多的接近性。

《櫻桃小丸子》里的爺爺,經常和小丸子做一些童稚的行為

4.自己子女話題的減少:

老去的父母與子女話題越來越少

對兒女的控制力減弱,共同語言也減少,對晚輩愛的表達在孫子輩身上比較容易實現。

5.陪孫子也是在陪自己

美國一爺爺牽著孫女走路

孫子輩在得到爺爺奶奶的愛撫後,對爺爺奶奶的親昵,會安撫爺爺、奶奶、姥爺、姥姥的寂寞。

老人疼愛孫子孫女,其實有利也有弊。

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老人本身也有許多豐富的經驗,在養育小孩子的時候,也通過循循善誘的方式讓孩子從小就得到很多啟蒙。

而父母在外忙碌,老人也很好地充當了監護人的角色,減輕父母的壓力。

但老人太過於疼愛孩子,而且父母本身又缺乏對孩子的教育。則很可能會害了孩子

一位奶奶正在哄孫子吃飯

大家都知道「三歲定八十,」一個孩子在小時候,其接觸的事物和環境,都會對孩子的一生造成影響。

孩子這時候的三觀和人情世故都尚未成熟,也需要我們去做好一個引路人的角色。老人在面對孩子時,無止境的耐心包容和過度的寵愛,有時卻是害了孩子

老人和父母都該當好角色:

1. 年輕人應多花點時間陪老人孩子

眼看自己父母一天天變老,其實他們也是需要被關心的人。在自己兒女身上得不到的關心和感情滿足,也會轉而通過疼愛自己孫子,來聊以慰藉。

老人打電話給在外打工的兒子

而對於孩子,無法代替的愛就是「父母之愛」。不管怎麼說,孩子是自己的,養育孩子的同時,也需要從小重視孩子的素質教育,更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親情的溫暖。

一對父母即將離開孩子外出打工

2. 父母與老人應多換位思考

很多時候,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想到的可能是對孩子以後的影響。

而老人則只希望孩子能健康成長,快快樂樂的就好。

舉個例子,父母會比較重視孩子的學習,而孩子考砸了,爺爺奶奶並不會特別在意,而是更在意孩子的感受。

父母在看子女的考試成績

3. 老人應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

老年人在平時會有更多的空餘時間,而年輕時的忙碌習慣可能也會讓老人覺得自己「閑不下來」。這時候就容易把做家務帶孩子當成了自己老年的首要任務。以至於平時除了在家忙活,基本沒有自己的興趣愛好。

年邁的老奶奶正在擦拭扶梯

其實,老人們也應該多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當孫子女不在身邊的時候,老人也有自己的生活,而不變得單調乏味。

路邊的老人在下象棋

4. 父母應是教育孩子的主力軍

再溫暖的隔代親都代替不了父愛母愛,何況是爺爺奶奶的管理,經常是比較慣孩子,而不是激勵孩子養成好的習慣。

那些哄孩子吃飯替孩子背書包等行為,看似很愛孩子,其實也是在養成孩子好逸惡勞的習慣。

父母再怎麼忙也應多花點時間和精力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多陪陪孩子,重視孩子的素質教育和學習情況。

推薦閱讀:

TAG:父母教育 | 家庭 | 公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