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簡單實用一招(二):讓MIDI鼓變得活躍有動感

我們自己做音樂,做Demo的時候,想要一個漂亮的鼓聲部怎麼辦?我們知道正規的做法當然是去錄音棚請專業演奏家實錄。這一點相信沒有人有意見。目前為止這確實是最好解決方案。但這個方法要花費不少的時間、精力、金錢,而且也與「自己做」的原則大相徑庭。

那……退而求其次用音源行不行?

於是你打開了各種音源。好多鼓,挑花眼。隨便按按,音色一個比一個好。除了一大堆漂亮的音色之外,還有很多都配備了打好的節奏型,像經典的NI Studio Drummer,包含了3000個以上的節奏型,似乎足夠你使用。

然而事實是這樣嗎?就我多數學生們的情況來看,情形並不是那麼樂觀。做一段MIDI,拷一段MIDI,稍微修一修力度,改一改配器,然後加上音源,導出一堆聲道,這誰都會做。聽上去,正正的,缺點呢,太死板,不人性化。

問題其實很簡單,節奏是不會錯的,缺乏的是人性化的律動。

只要你抓住了律動的本質,你就有辦法在製作中設法加入它。

律動是什麼?律動是使用人的自然表達方式,而不是通過單純的技術來表現音樂和節奏,它通過人的有規律的運動和思維方式,反映人的音樂感受,並形成演奏者與聽眾之間的情感聯繫。

我們舉個例子來說。(後文有製作前後對比視頻)

首先我們來看這條鼓音頻。這是MIDI錄的,不是真鼓。MIDI里已經照顧到了力度。但聽起來還是顯得很平淡。

重點是下面一條音頻

究其原因,我雖然在MIDI中按照人的情感表達方式製作出了力度,但這樣顯然還不夠,必須更進一步才行。下面繼續操作

首先我複製了軌道,並將兩軌的電平調低。當它們合起來的時候,最好能與原音頻差不多。

現在播放音頻,跟著音頻唱鼓點,要唱的有感情。這一步操作被我的學生們稱作「神來之筆」,它對初學者很友好,用起來非常有效。它的要點就是要用嘴唱,如果用手指打的,用筆畫的,那都是經過了手腦二次加工的表達形式,並不一定準確。但用嘴唱的,則一定是人本能的表達方式。

現在你可能唱完了一遍,剛才你哪裡唱的比較重?哪裡唱的中等重?哪裡唱的比較輕?哪裡唱的比較緊張,哪裡又唱的比較鬆弛?你注意到了嗎?

你應該注意到了,現在就把那些「重」「中重」等的位置記下來,把複製出來那一軌的自動控制設置為音量,然後像我這樣畫成三角形線。重你就畫高些,中重你別畫那麼高,總的來說,就是要和你剛才唱的一樣。至於畫線角度?起落點的位置?緊張就陡一點,鬆弛就平一點,一把畫出來就行,自然一些,顧慮就由他去吧,你需要的是揮灑自如。你不用擔心音量忽高忽低,起伏過大,因為還有一軌替你去撫平這個改動。我簡單畫了幾筆,現在是這個模樣。

畫隨機三角

最後我們來聽一下,修改後的聲部添加了一點「歌唱性」的元素,應該可以聽出和修改前的區別了。

修改前後對比,推薦戴耳機聽 https://www.zhihu.com/video/1048995666956726272

原理,很簡單。打真鼓的時候,鼓皮每次的振動不可能是完全一樣的,所以每次的音色都不可能一樣。你隨意去「揮灑自如」地畫,就是為了給相對不變的音源音色再加上一些人為的隨機的變數,這樣就能抵掉一些僵硬感。再有一個較深層次的原因,你修改了兩軌中的一軌,疊加起來後的音色,修改過的部分在混音中會猛然地佔據更大的空間和體積,壓倒其他聲部,產生一種侵略性的效果。也許你會說,畫三角線,只是增大了電平而已。你說的沒錯,可是體積感這種事,只有你知我知,聽眾朋友們無法準確判斷。他們需要知道的是聲音一起一伏很好聽,比沒畫要好,這就夠了。

我的微信公眾號:Jason任的研究所

裡面放設備測試、實錄音頻、各種工程、教學信息等等

知乎寫文章,閑聊為主。想和我學習編曲和音頻相關知識,公眾號有相關信息

文章都是Jason一人在寫,更新可能不快,但絕不TJ,敬請關注與支持,感謝!


本文作者:Jason任,從事錄音/混音/音樂教育行業十五年,指導學生兩千餘人,年齡跨度4-75歲,同時也是咖啡重度愛好者/半從業者,徒步中度愛好者,人在北京,歡迎私信聊天。付費諮詢已經開通,有求必應。

----

歡迎關注我和我的知乎專欄:

Jason任的研究所?

zhuanlan.zhihu.com圖標

也可以看看我的自傳式隨筆,我的音樂經歷沒準兒能給你一些啟發:

Jason任:寫給新手的自傳:從樂器愛好者到職業音樂製作人(一)?

zhuanlan.zhihu.com圖標Jason任:寫給新手的自傳:從樂器愛好者到職業音樂製作人(二)?

zhuanlan.zhihu.com圖標Jason任:寫給新手的自傳:從樂器愛好者到職業音樂製作人(三)?

zhuanlan.zhihu.com圖標
推薦閱讀:

TAG:MIDI | 編曲 | 錄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