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菌群決定了你的胖瘦

關鍵:

  • 基因決定胖瘦體質,這很可能是錯的

  • 變瘦可以毫不費力,但這辦法你還真豁不出去

  • 腸道菌群對身體的調整作用遠遠超出一般認知

  • 有一樣東西你知道很重要卻從來沒有認真對待,這樣東西是重設身體密碼的關鍵

    本文閱讀大約需要五分鐘

為什麼吃同樣的東西,做同樣的運動,有些人更容易瘦而有些則更容易胖?

基因?體質?好像都對又好像不都對。不然為什麼雙胞胎可以一胖一瘦,而同一個人在不同時期變化極大?

2013年9月,美國華盛頓大學Jeffrey I. Gordon教授課題組在《科學》雜誌上發表了一項研究成果,廣受矚目且令人震驚。

讓我們先了解一下《科學》雜誌:它是全世界最權威的學術刊物之一,它的科學新聞、分析、綜述等都是權威的科普資料。以及,它是1880年,由愛迪生投資創辦的。對,就是那個愛迪生。

2013年那項研究成果,簡單說就是科學家挑選了一對雙胞胎姐妹,基因相同但一胖一瘦。將這兩姐妹的腸道菌群分別轉移到同樣無菌處理的小白鼠體內。在完全一樣的健康飼料及生存條件下,接收了胖姑娘腸道菌群的小鼠變成了胖老鼠,而接收了瘦姑娘腸道菌群的小鼠則變成了痩老鼠。

同樣的實驗被進行了若干次,都是同樣的結果。

科學家們驚訝地發現並證實,腸道菌群竟然超越基因,成為決定胖瘦的關鍵因素。

科學家進一步證實,瘦姑娘及痩老鼠的腸道菌群非常多樣性,胖姑娘及胖老鼠的腸道菌群則沒有這樣多樣性。

接下來的事情更加有趣,把胖老鼠和痩老鼠關在一起一段時間之後,胖老鼠的腸道菌群也變得多樣性,然後瘦了下來,且沒有再胖回去。

我們來回答三個問題:

1、胖老鼠是怎麼實現腸道菌群多樣性從而變瘦的?

2、為什麼胖姑娘不能?

3、是什麼讓腸道菌群多樣性?

1、胖老鼠是通過吃痩老鼠的便便?瘦下來的(接收人類的腸道菌群也是同樣方法)。

2、胖姑娘不能吃瘦姑娘的便便?。

3、充足的膳食纖維才能維持腸道菌群多樣性。

腸道菌群是實現消化功能、生成免疫屏障(腸道黏膜)、維持其他臟器免疫功能的「軍隊」,一般說的益生菌就是指它們。

這支「軍隊」的口糧,就是膳食纖維。

當口糧不夠,一部分益生菌會「餓死」消失,一小撮益生菌會幹脆掉頭吃腸道黏膜。長期膳食纖維攝入不足,腸道菌群多樣性會遭到巨大打擊,成為引發肥胖、代謝紊亂、肝膽、肺部、胰腺、甚至腦部慢性疾病的關鍵誘因。

上文實驗中的胖姑娘和瘦姑娘的基因相同,只是由於各自長期飲食習慣的不同,有了如此巨大的差別。胖姑娘飲食中以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為主,嚴重缺乏膳食纖維。而瘦姑娘的飲食中膳食纖維攝入非常充足,粗糧蔬菜很豐富。

中國營養學會在2016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議我們每天攝入膳食纖維至少25g-30g,而目前已知調查結果中,人均每日攝入不足10g,有專家稱,目前城市人口平均實際攝入量可能不足建議量的20%。

聽著腸子疼。

我們已經知道,腸道菌群多樣性是決定了包括胖瘦在內,身體免疫機能的重要因素。也就是說,保持腸道菌群豐富健康,你也可以是易瘦體質!

當然前提是,保持相對健康的飲食習慣,你非要每天漢堡火鍋披薩雪糕的吃,吃胖了這個鍋腸道菌群可不背。

現在你知道那樣很重要卻沒有被認真對待的東西了,它就是膳食纖維

充足的膳食纖維怎麼補充?你需要,每天吃10碗燕麥粥,或18盤菠菜,或6個大紅薯,或450g鹽水青豆……這些都是膳食纖維含量較高的食物。水果中膳食纖維較高的蘋果,則大約需要12個。

先不說能不能吃得進去,更大的問題是當補充了足量膳食纖維後,隨之而來的熱量和碳水化合物早已大大超標。而非天然的膳食纖維補充劑,長期吃總覺得不夠安全。有沒有別的辦法呢?

親愛的科學家們早已為此努力多年,在常見的天然食物中,他們發現小麥麩皮內側有一層叫小麥糊粉層的東西,膳食纖維含量極高,每百克含量高達30-40g,是燕麥片的5倍,菠菜的22倍,蘋果的30倍。

這樣的膳食纖維之王居然就藏在我們身邊,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但你不能每天吃100g麩皮啊,腸子是高興了,胃會造反的。為了把小麥糊粉層安全地分離出來,我們等了7年。

中科院的科學家花了7年時間,投入7千萬人民幣,利用旋風渦流微納米分離技術,把小麥糊粉層用純物理分離技術分離出來。並建成全球首條小麥糊粉層千噸級生產線,未經任何人工添加,製成麥中寶,為此申請了12項發明專利。

現在,你可以一口喝進4個蘋果,或5盤菠菜,或一整碗燕麥粥了。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現在,你可以開始了解一下這個神奇的麥中寶,給你的腸道部隊吃好喝好,讓它們好好保護你,把你變成易瘦體質。

推薦閱讀:

TAG:減肥 | 食物 | 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