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為國捐軀的富二代們 | 地球知識局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微信公眾號:地球知識局
本文出自微信公號地球知識局——那些年,為國捐軀的富二代們
文字:大海 | 編輯:大綠
你相信,你也做了,最後一切你交出。
我既完全明白,為何我還為著你哭?
只因你是個孩子卻沒有留什麼給自己,
小時我盼著你的幸福,戰時你的安全,
今天你沒有兒女牽掛需要撫恤同安慰,
而萬千國人像已忘掉,你死是為了誰!
—林徽因《哭三弟恆》
1937年12月,林徽因一家從湖南長沙撤退到雲南昆明。在湘黔交界處的晃縣,困境中的林徽因一段優美的琴聲結識了杭州筧橋中央航校第七期的學員。第二年,此前投筆從戎的三弟林恆所在的中央航校第十期的學員也來到昆明,他們家與其中許多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林徽因與林恆
▼
然而伴隨著林徽因的陣陣咳嗽,他們家結識的那批老飛行員除了一位傷員林耀外全部陸續殉國。1941年,日軍利用惡劣天氣奇襲成都雙流空軍基地。空軍第五大隊第17中隊飛行員林恆奮起迎戰,在跑道盡頭未及拉起就被擊中,壯烈殉國。林徽因聽到噩耗,悲痛欲絕,寫下這首《哭三弟恆》。從此,林徽因再也沒寫過詩。
實際上,林恆只是那些年為國捐軀的眾多「富二代」飛行員之一。
初設空軍
▼
民國從一開始就注重航空事業。1924年,孫中山在廣州東山大沙頭創辦「廣東軍事飛機學校」,後改稱航空學校。學員從黃埔軍校優秀的畢業生中選拔,第一期僅10人,兩架教練機,聘請蘇聯、德國及中國軍官擔任教官。
廣東航校畢業證書
(攝於黃埔軍校展館)
▼
第一、二期學生曾組成飛行隊參加了龍文光兩次東征,平定滇桂軍閥楊希閔、劉震寰叛亂和北伐戰爭,建有戰功。但國共合作破裂後廣東航校成為爭奪廣東各軍閥混戰的工具。
1930年,感嘆「無空防即無國防」的蔣介石,在原黃埔軍校航空班的基礎上,建立中央航空學校,親任校長,廣東航校二期畢業生,當時26歲的毛邦初任副校長兼代校長,擇址杭州筧橋,第二年遷入。
毛邦初(1904-1987)
是蔣介石原配夫人毛福梅的親侄子
先後在蘇聯,義大利留學
成績優異,深為蔣介石器重
▼
筧橋距離杭州市中心10公里,地勢平曠,可隨時支援上海和南京。當時中央航校分為東、西兩個區域——東區為教學區,有教學樓、圖書館、機場、油庫、機修廠、飛機製造廠等建築和設施,西區為辦公生活區,有運動場、辦公樓、學生宿舍和別墅群等。
筧橋中央航校舊址
▼
航校聘美國人為顧問,並向美國購買教練用機。學校設飛行科、機械科(從第4期開始設立)。學習內容有飛行學、航行學、飛機構造學、發動機學、空軍戰術、無線電通訊及英語。
航校學生最初是黃埔軍校(陸軍軍官學校)的畢業生中選拔,後來面向全國招生,招生要求高級中學畢業以上程度、年齡在18-24歲、體格、志願適合飛行者。
入學生班的先授6個月的入伍士兵教育,考試及格升入本科;本科教育分初、中、高3級,各4個月。初、中級學習基本飛行,高級專習驅逐、攻擊、偵察及轟炸飛行。學員通過初級、中級與高級三個階段,方可畢業。
▼
第一期招考入伍生2600人,僅46人畢業,其中20名優秀學員分配在戰鬥機隊,餘下的分配在轟炸機隊。
就這樣到抗戰前夕,中央航校培養了六期學員,訓練出600多名飛行員。
1934年蔣介石參加航校學生的集會
(攝於黃埔軍校展館)
▼
航校與美國教官
(攝於黃埔軍校展館)
▼
這些飛行員被稱為「飛將軍」,他們享受的物質待遇,遠遠高於同級別的陸海軍軍官。
僅見習期間,每名學員的月薪就達銀洋75元,在當時可以買到黃金四五兩;半年後見習期滿,其月薪即加至銀洋150元。那時候,即便每天大魚大肉,一個月所花銀洋不過十多元而已。
花不完的薪水可以去杭州、上海訂製面料最好的西服、買進口相機、自行車。著名飛行員劉粹剛為博得美人芳心,就曾經花大洋500元從美國訂製了一輛福特牌小汽車。
也許有人會覺得高官厚祿是年輕人積極進入航空隊的主要原因,但其實並非如此。剛才提到的招生要求中,對報名人員的高中學歷要求決定了他們大都家境優越。之後會介紹到,這其中包括了很多富商和高官子女,堪稱一群報效祖國的富二代。
升空迎敵
▼
養兵千日,用在一時,抗日戰爭是檢驗這些富二代訓練成果的試金石。
抗日戰爭爆發時空軍戰鬥序列
▼
1937「八一三事變」過後一天,華東沿海正值颱風過境,陰雲密布。18架日機直奔杭州筧橋機場。空軍第四大隊由河南周家口調防杭州筧橋,剛剛降落敵機就已來犯。當時,地面上甚至聽到敵機螺旋槳的聲音。大隊長高志航率隊緊急起飛迎敵!4小時後,戰鬥結束,中方擊落敵機6架,自己的損失為零。抗日戰爭的首場空戰以中國大勝結束,8月14日也被國民政府定為「中國空軍節」。
▼
然而這次勝利卻無法改變中國空軍弱小的現實。
當時中國空軍僅有296架各式飛機,扣除需要修理的,只有234架。除部分由政府出資購買外,很多來自民眾的捐贈。僅1936年,海內外民眾就捐資1300餘萬元,購入美製霍克式驅逐機114架。
後來日軍封鎖海空交通,中國的飛機就只能打一架少一架了。
霍克式驅逐機
▼
更何況,中國空軍的機型較日軍落後,飛行員的飛行時數也遠遠不足。
一位親歷者回憶:「我們每架驅逐機每日要與敵軍5倍以上兵力,持續進行3至6個小時的苦鬥。每一隊飛機至少有三分之二被敵機槍炮彈擊中。其中一架飛機,被擊中99顆槍彈,又加一顆炮彈。」
創下輝煌戰績的空軍「四大金剛」的高志航、劉粹剛、樂以琴、李桂丹等曾擊落大量敵機。
高志航
▼
李桂丹
▼
然天妒英才,幾位空中英豪自1937年年底開始接連陣亡,中華領空將星隕落。可飛行員們還是前赴後繼地上天迎戰日機。無畏的空軍將士在敵機面前只有一個念頭:「飛上去,國家就有希望!」
到1937年8月30日,中國空軍的可用機數為145架。其中第四大隊的驅逐機僅餘14架,為戰前編製數的一半。
兩個月後,中國空軍僅剩60架各式戰機,第四大隊的飛機只有兩架了。
以至於徐州會戰時,李宗仁最初僅要求我方飛機在前線敵陣轉幾圈,投下幾顆炸彈,然後向我軍陣地低空飛過一趟,使守軍官兵親眼看見我方飛機支援,藉以鼓舞士氣,就算完成任務了。
飛行員用過的眼鏡,眼鏡套和皮帽
▼
1938年4月29日,日軍第十二航空大隊39架飛機組成的特遣支隊企圖轟炸武漢向天皇「祝壽」。好在其偵察機被中方擊落,泄露了轟炸安排。待其趕到武漢時,等待他們的已經是天羅地網。
中國驅逐機埋伏在日機必經之路上,狠狠伏擊了整支編隊。是役,中國空軍以損失12架飛機的代價,最終共擊落日機21架,俘獲日機飛行員兩名,大獲全勝。
飛行員使用過的耳機
▼
1938年5月19日,徐煥升率兩架飛機直接飛往日本本土,散發了百萬份傳單,次日上午成功凱旋。
這是日本有史以來第一次被外國飛機襲擊,「紙片轟炸」一時轟動全世界。
徐煥升
▼
緬懷英烈
▼
在武漢「4.29」空戰中,第四大隊飛行員陳懷民的戰機在擊落一架敵機後受到5架敵機圍攻,他的飛機油箱著火。本可跳傘求生的他猛拉操縱桿,戰機拖著濃濃的黑煙,向上翻轉180度,撞向從後面撲來的敵機,與日軍王牌飛行員「紅武士」高橋憲一同歸於盡,年僅22歲。
陳懷民犧牲後,國民政府在武漢舉行追悼大會有兩萬多人參加,國共雙方都給予了高度評價。而他的女友得知他犧牲後,穿著陳懷民送的旗袍跳入了長江。
陳懷民的妹妹原名陳天樂,從此改名陳難
▼
陳懷民所在的空軍第四大隊是空軍勁旅,也是最悲壯的大隊,短短半年內三任大隊長先後殉國(王天祥、高志航、李桂丹),一半以上的隊員陣亡,請認真讀出這些名字,他們不屬於黃埔「三十六官佐,七十二英才」,在教科書上找不到他們。他們走進這所學校的時候就知道有一天會犧牲,每一次起飛都可能是最後一次,許多人犧牲的時候比我們不少人讀到這篇文字的時候還小。
第四大隊開戰前人員名單
▼
黃榮發,生於廣東台山一個富裕家庭,中央航校八期生,1941年成都空戰中犧牲,年僅27歲。未婚妻在葬禮上舉槍自盡。
黃榮發及其未婚妻
▼
張錫祜,著名教育家張伯苓之子,中央航校三期生,1938年駐防江西時殉國,時年27歲。其家書寫道:「兒雖不敏,不能奉雙親以終老,然亦不敢為我中華之罪人!」
張錫祜
▼
張錫祜
▼
「四大金剛」中的劉粹剛,生於遼寧一個富庶之家,黃埔九期,中央航校二期生,曾擊落敵機11架,擊傷2架,是抗日戰爭中擊落敵機數量最多的中國飛行員。
林日尊,馬來西亞華僑商人之子,廣東航校7期生,參加數十次空戰,曾獲得一等宣威章,1940年成都空戰中殉國。
張益民,出生於美國,曾在美國學習機械與飛行,後畢業於中央航校5期,1937年11月11日在洛陽殉國,年僅24歲。其父張炳聯決定將撫恤金全部捐出用於救濟歸國難僑。
張益民飛機失事後的殘骸
▼
這是中央航校第12期第一批
留美學員的畢業合影
也可能是史上最震撼的畢業照
照片中一共47人其中30人殉國(白十字)成為整個抗日戰爭中
數不清的無名英雄的一部分
▼
戴自瑾,1916年生於上海一個小康之家,1939年底畢業於黃埔軍校五分校16期18總隊步科,後赴美參加高級飛行訓練,並成為飛虎隊中美混合團飛行員,曾參加轟炸黃河鐵橋行動。1951年,已是少校軍銜的戴自瑾駕駛著國民黨空軍總司令周至柔的專機從台灣飛回上海成功起義。2017年5月18日在上海逝世,享年101歲。
戴自瑾老人
▼
中央航校,是中國航空救國的一個真實寫照。在這裡誕生了太多英雄兒女,這其中大多數都沒有能夠見到抗戰勝利的一天。但正是他們的犧牲,捍衛了我領空不可置疑的主權、打擊了日寇囂張的氣焰。也許作為渺小的個體,人們無法一一記住他們的名字,但今天的我們,也仍然應該發自內心地感激這些軍人為榮譽而戰的心!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微信公眾號:地球知識局
END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