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後衛控球動作很難看么?如果是的話為什麼?
看了不少CBA後衛的控球,感覺動作觀賞性實在是差,當然了我不否認實用,比起普通聯賽甚至野球場來講,那不是一個次元的,但是既然CBA已然是國內頂級賽事,就免不了和NBA比一比,國內印象中沒有控球好看的球員,不說別的,單說後場控球到前場這一段,比起威少,沃爾,科比,等等後衛,差很多,CBA後衛似乎都是手掌平與地面平行,向前拍球,NBA後衛基本都是拍球時平行,接球時小魚際垂直地面。
首先,先點明,競技體育,菜是原罪。CBA球員和NBA球員,從小到大接受的訓練,完全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中美籃球的差距,基本上誰都能看出來。所以CBA球員運球基本功不如NBA是正常的。
其次,你說沒有漂亮的,其實中國球員接受了高水平的訓練之後,運球還是挺漂亮的,比如郭艾倫。而且你列舉的沃爾威少啥的,在NBA本身就是頂尖球員,NBA運球難看的其實也一抓一大把,比如我刺控衛米爾斯這種過半場就撅屁股背身的,運球不見得比CBA的好看多少。
最後,競技體育,重要的是實用,而不是所謂的漂亮。對控衛的要求,首先是你能安穩把球帶過半場,即時出球,定點能投進。到了賽場上,節奏加快,強度上升,讓你拉開一對一單打炫技的機會不多。其實私底下,很多人的運球還是很好看的,比如下面這個視頻,看看這個孩子的運球,在中國這樣的孩子肯定有不少,也希望未來越來越多。
先說外部原因,規則不同,NBA對於翻腕吹罰很松,而FIBA規則相對嚴格,導致很多觀賞性很強的動作到了FIBA規則下會被吹違例,AI、科比等大牌球星都在FIBA賽場上被吹過,我記得禪師也說過,AI的胯下運球總是翻腕,
FIBA的嚴格就導致很多變向拉球、crossover等動作幅度會大幅度的縮小,那麼觀賞性就會大幅下降,國內球員從小接觸的都是FIBA規則,所以運球方面不會做過多的華麗但有違例嫌疑的動作,這是外部原因。(當然現在在慢慢放開,不那麼嚴格了)
內部原因,跟我們的理念有很大關係,以前我就說過,本土大部分青訓給後衛的定位就是搬運工,把球從後面運到前場就行,然後把球給內線,剩下的就是定點扔個三分,所以不需要他們過人,撅著屁股能給球拍過去就行,所以他們自然也不會過多的練過人需要的運球動作,他們的動作自然也就談不上什麼觀賞性。
另外,有個別球員其實是有能力做出有觀賞性的運球的,但往往這部分球員在CBA不會這樣做,防守強度大是一方面,更多的是老牌教練保守的觀點,看當年陳江華遇到的阻力,再看看宮魯鳴怎麼對郭艾倫的就知道,這部分守舊派不喜歡這個類型的球員,他們認為後衛就是搬運工,做別的那就是不對,不聽話就下去別打,國家隊層面尚且這樣,別提基層青訓了,所以很多好苗子要麼練壞了,要麼練廢了。。。
新一代球員就好多了,吳前、趙睿、胡明軒包括孫銘徽,更別提我遼那幾個了,其實還是慢慢的中生代教練們上位,觀念整體有轉變的結果。
貼幾個鏈接,總有些不懂裝懂的人胡亂質疑
AI回擊哈達威:變向運球翻腕?可我進名人堂了_體育_騰訊網
艾佛森的crossover翻腕兒了嗎?
質疑AI翻腕的證據,其他還有門羅、菲爾傑克遜也質疑過。
規則的對比
關於翻腕
首先臂展這個肯定是主要因素之一,人家美國後衛大臂動都不動也能運球,但是亞洲後衛可能就需要動大臂甚至是移動重心,這就會顯得有些不自然。其次就是訓練,我們現在的訓練不如CBA前輩們的強度大(現在看來好處是起碼沒那麼傷身體),但同時也不如美國訓練的花樣多、方法全面,就我們所能看到的視頻里的內容,美國的控球訓練可以說是讓常人很不能理解了,裡面用了各種各樣其他運動的球和方法。但人家總歸是有科學依據的,畢竟人家的後衛就是運動能力再差在強壓迫下靠節奏過個半場也是可以的。再有可能就是力量吧,核心不行,一上對抗動作就做不舒服了,這個就要純粹地歸結於訓練了。
不排除有CBA後衛運球基本功較差,但個人覺得主要是以下幾個原因
1.CBA後衛是職業習慣,所謂的難看的姿勢可以最好的保護球,即使他們控球技術足夠依然會這樣保護球,為什麼?當你在訓練中突發奇想做個動作時教練的看不慣會讓你多出一些訓練量,為了一個動作多加幾組折返跑長此以往你願意嗎?
2.打比賽不是玩是工作,一個失誤四個人陪你折返跑,有多少個後衛是球星?有多少後衛自信自身實力是高於其他隊後衛的?大家都是每天6個小時以上訓練一周只休息一天到半天過來的
如果觀察CBA外援,例如達柳斯亞當斯,他自信自己天賦和實力高於國內CBA球員各種玩花哨,過半場之前甚至過半場後都沒有護球動作,就是直著腰把球往前丟著運(就是那種很懶散的感覺,看打德魯聯賽的哈登和尼克楊基本也這樣運,基本NBA球星打野球都這樣運,因為真的實力高於他人並且自信自己實力高於他人),之前有一球耍廣廈的孫銘徽連續行進間背運過了還拉回
CUBA的朋友打野球時各種天秀,都是玩NBA動作,個個都是歐文,看他們比賽還是乖乖的用「丑」的姿勢運球
說到底無非是大家水平都相近,肯定用比較穩妥的方式去控制球
你打小學生也各種秀操作運球進攻,打同齡人水平跟你差不多的你肯定還是會用最穩妥的方式去運球和進攻啦
補充下:大家都說CBA球員基本功不夠,這個我真的得為他們抱不平,控球能力是否足夠是有一套量化考核的標準的,你不能通過觀感去評定,去試試初中體校的強度絕對讓你一個星期內想回歸課堂
我覺得這個問題模糊了一個概念:控球和運球
其實題主問的是為什麼CBA的後衛運球難看,並不是控球
這裡面涉及到一個問題,就是在不同的籃球世界裡,對於後衛的定義是什麼
在美國,尤其是最近的十幾年,籃球場上的主導者已經完全交給後衛們了,提倡快節奏攻防,即便是大個子,也需要能夠持球、運球、從外線發起進攻,所以你可以看到各隊的後衛們全場飛奔,隨意出手,沒人會覺得他們打的有問題
在中國,一直以來,對於後衛,尤其是控球後衛,最看重的是傳球和防守,就看國家隊裡面,從早年的范斌、吳慶龍、李曉勇,到後來的郭士強、劉瑋,雖然這些後衛都各有特色,但其實,他們的角色都不是進攻發起點或者進攻終結點,他們的任務就是把球運過半場,交給內線,然後找個地方躲著扔三分球就行了,如果運過半場,自己持球突破,或者來個急停跳投,不出三次,教練就會把你換下去,如果多次出現這種情況,很可能你以後就進不了國家隊了
所以對於中國的後衛隊員來說,控球的意義遠大於運球,只要你能控的住,不需要你運球多麼花哨
其實NBA也不是所有人運球都很好看的,舉個例子,魔術師約翰遜、斯托克頓,他們運球都不算好看,魔術師很多時候都是背身拿球,靠身體依住防守隊員,利用自己的身高和視野觀察全場,比如這樣
我們可以觀察CBA聯賽裡面的國產後衛們,很大一部分後衛只要是過了半場,都是這樣,背對防守球員,持球觀察,他們腦袋裡面的第一反應還是找隊友,交球,而不是「老子想辦法干他一炮」
就是因為這種習慣和定位,所以CBA的後衛們是不可能運球好看的,他們也不需要那麼做,但他們控球還可以,不過隨著郭艾倫、趙繼偉、趙睿這些年輕後衛的崛起,中國籃球也在慢慢和國際接軌,教練和球迷們也開始逐漸接受中國後衛的「美式打法」,當然,這需要一個過程
推薦閱讀:
TAG:NBA | 體育 | CBA | 得分後衛ShootingGuard | 控球後衛PointGua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