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能源消耗大,地球是不是越來越輕了?
現在人越來越胖,地球是不是越來越重了?E=MC2導致的質量減少,這個情況對於太陽來說是真實存在,據說減少量每秒近400萬噸。(同時太陽也在通過一些途徑補充質量)
對於地球來說,質能轉化引起的變數實在是微乎其微。問題問的意思,可能「化石燃料燃燒,導致大氣層氣體物質增多,會不會逸散到太空中,從而損失質量」吧?
既然地球的引力足以形成大氣層,而且由於引力的作用,在不斷捕捉太空物質,地球的質量應該是在持續增加。人類有意發射物體到外太空,但量很小;或者巨型小行星撞到地球帶走巨量物質(月球成因的一種猜測),則不考慮。
不會,就拿燒煤發電或取暖,煤燃燒了,它消耗了煤中的炭,同時也消耗了空氣中的氧,變成了二氧化碳,總重量是不變的,只是二氧化碳飄走了,你看不見而已(二氧化碳也是有重量的)。化學能都是一樣,核能有點區別。
首先,在地球上的各種能源轉換中,轉化為純能的物質並不大其次,即使將轉化為純能的物質計算在內,地球整體向外散失的能量也遠小於從外部獲得的能量(比如太陽能)
能量既不會憑空產生,也不會憑空消失,它只會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形式,或者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其它物體,而能量的總量保持不變。
一切都是守恆的。。。
評論說是質量問題。更新一下:
首先,你要搞明白,質量和能量的關係。
其次,你所謂的地球,應理解為含大氣層的系統。地球質量增加可能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太陽的輻射,二是吸收的宇宙塵埃(包括殞石和一些小塵埃和粒子)。地球質量會減少也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地球的輻射,二是地球氣體的逃逸。
最後,你要考慮質量變化,必須精確到原子(甚至原子核)層面,生物繁衍生息,吃喝拉撒,只不過是有機物無機物的組合,根本沒有質量變化,比如吃了食物,又排泄了,就算排泄的少吃的多,那質量也是沒有任何變化的。採礦然後製造成其他的東西,質量也沒有任何變化。煤燃燒成氣體,塵埃,也都是有質量的,水資源喝了用了吸收了,依然會排到大自然中去。
在這個系統內有質量變化的有兩部分,一部分為人類造出的原子彈,U235裂變後質量稍微虧損,基本可以忽略,一部分是地殼地核內反應,但是沒人知道是否為核反應,及其反應總量,但是從質能方程看,質量損耗應當不大。
地球吸收的和吐出的是基本持平的,質量的變化基本可以忽略不計。你可能覺得地球本身有很多能源,其實這些能源在最46億年前地球形成的時候,也是吸收低熵能量變成高熵能量吐出去變成的現在這個樣子。
我們因為綠色植物的巧妙——不管是直接的或是間接的吸收大氣的二氧化碳,把氧氣從碳中分離開來,而利用碳來建造它們自身的結構。這一光合作用的過程導致大量的熵降低。我們自己實際上在身體內把氧和碳重新簡單地結合,用這種辦法利用低熵的這種分離。它們是利用陽光來實現的。陽光給地球帶來了相當低熵形式的能量,即是可見光光子的能量。地球,包括它上面的居住者,不能保留此能量,而是(過了一陣)就把它全部重新輻射回到太空去。
地球能源也不是憑空就有的啊,換句話說,地球成形的時候就是這個質量,只不過通過能量的轉換,生命的出現,慢慢演變成現在的樣子,他的質量能量從形成到現在一直都是不變的,所以他才稱之為地球啊。
應該是(不考慮隕石掉落、行星相撞等情形),但是比起m,Δm實在太小了,絕對可以忽略不計。 地球從外部獲得的能量主要以化學能或機械能形式存在,應該不涉及質量的變化吧,但是地心一直在進行核反應,地心質量會變輕,這是地熱能的來源(當然提問者說到的能量消耗大所指主要是化石能,地熱能利用較少,但是一直不停向外輻射能量,對維持地球溫度至關重要),網上信息說地心以核裂變為主,核聚變材料以很低密度分散在地幔中。
舉個不恰當的例子。你吃了3斤肉。轉化成能量保存在體內1斤,排泄排出2斤。所以說地球的重量不增不減。能源的消耗只是另一種能量的轉換。好東西變成垃圾而已。而維持這種轉化的能量來自於太陽能。假如光線有重量的話,地球就加重了。
物質和能量都守恆吧 換一種方式存在而已
現在的能源消耗歸根到底大部分都來自於太陽能,包括石油、煤炭、天然氣、風能、水力、太陽能等等,還有另外一小部分是核能和化學能。能量與質量是兩個概念,太陽能和化學能可以儲存在物質中,但是並不能增加物質的質量,然而核能是通過減少質量獲得能量(核電站+上面提到的地心核裂變)。從這個角度來講,總的質量是減少的。另外一個方面,上面有人提到,地球不斷捕捉太空物質, 每年地球的重量會因為墜落於地表的隕石增加4萬噸。所以,地球應該不會因為能源問題而變輕。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