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跑後空虛厭跑,是怎麼回事,以及解決方案

沒經歷過厭跑的跑者,其實挺幸福的,經歷過厭跑而重新獲得動力的跑友,能開悟。

你有沒有過跑後倍感空虛的情形出現?甚至開始厭跑?如果你有,說明你正在邁向成熟跑者的路上,突破這個瓶頸,你將成為有激情並有能力應對各種狀態的真正大神。

(有時你必須吃很多的苦,才能搞明白自己到底幾斤幾兩。)

一直在順境,其實是不可能的,有過跑後空虛、迷茫、厭跑,再用下面的方法突破之後,你會有質的飛躍。

我跑過很多比賽,實踐過很多訓練方式,也曾經遇到過跑後倍感空虛的狀態,現在回想起來,大概有幾種情況會造成跑完的空虛甚至厭跑,與大家分享。

1、一次跑太多,訓練過度後的失落感。

跑後空虛、迷茫、厭跑,有一個很文藝的名字,那就是村上村樹在《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里所說的「跑者藍調」。那是他在跑百公里比賽的時候產生的,其實用科學理論來解釋非常簡單——跑太多了。

一次跑的太多,太過艱苦,身體被疲勞佔據,大量的修複信息在大腦中產生。並且,會從心理產生厭惡的情緒,彷彿一瞬間開始懷疑自己這樣做的目的和意義。其實想想也會明白,運動後的身體就像戰爭過後的城市,滿目瘡痍,任誰都會感到迷茫和焦慮。身體就是你自己的城市,運動太多,你就會覺得重建無從下手。你需要休養生息,讓身體用更長的時間來重建。

(疲勞恢復的完整周期,這張圖堪稱訓練控制的九陰真經)

很多人的首馬,跑的都比較艱苦,如果是能力不足熬出來的,更加會有這樣的體驗。要不是其後拿著獎牌嘚瑟,並且受到其他人的鼓勵,估計早就放棄不跑了,這種情形很常見,一次不好的體驗,毀了本來可能是很好的項目。

很多人跑完百公里都要寫文章或者開分享會,因為那一時刻人都會有傾訴的慾望,若無人問津,就會產生失落。

解決方案,其實也很簡單,訓練中不要盲目上量,不要期待一口吃個胖子,不要在還沒有準備好長征的時候就貿然前進,因為如果沒有外物的持續鼓勵,迎接你的很可能就是透支的身體和空虛的心靈。這時候,你需要從空虛中開悟,你就真的可以改名字叫做「悟空」了。

另外,情緒低落的時候,也不要跑太久或者太大強度,這很容易雪上加霜。狀態不好就少跑點兒,強迫完成目標容易得不償失。一般來說,情緒低落的時候,拿出40%的跑量就可以,讓運動的節奏保持連貫即可。月有陰晴圓缺,跑有快慢短長,可持續的進步,永遠來自張弛有度,過度訓練後的空虛,就是身體的信號,你該鬆弛了。

跑步老司機的名言:休息也是戰鬥。為了從一次大的消耗中可儘快恢復,你還一定要注意飲食和休息,飲食不止是吃飽,蛋白質補充要夠,休息很關鍵,每天至少保證八小時睡眠時間。

2、連續作戰,徒增厭倦

另一種跑後空虛來自於連續的背靠背比賽,或者連續的艱苦大強度訓練,這樣很容易造成倦怠,更多情況是心理上的沒歇過來。

一次拼搏容易產生成就感,連續拼搏就會積累疲勞甚至抑鬱。這就好比生病了必須休息,吃飽了必須要消化一樣。在你的比賽中間加入恢復性的輕量化訓練,會比一直追求強度難度要好很多。我們常見的誤區,就是連續上強度的義和團式的、聖鬥士星矢式的,打不死的小強式的硬核重金屬訓練法。早年專業隊常說的三從一大,從難、從嚴、從實際出發、大運動量,也有這種問題傾向,難怪很多專業運動員退役後再也不碰運動了。

解決方案就是避免連續高強度作戰,如果非要背靠背,要把其中的一場作為「主賽」,而另一場則是不追求成績的「副賽」,連續作戰還都要好成績是不現實的。總之人不可能一直嗨,一首歌從頭到尾都是高潮也不好聽啊。

3、長期缺少變化後的麻木

也有朋友提到過,跑了一段時間,沒意思,麻木了。比如每天10公里,固定的時間,固定的地點,久而久之好像左手摸右手,好像為了完成任務而跑,好像天天吃西紅柿炒雞蛋,很麻木,也膩了,不想跑了。其實產生這種感覺,最主要就是因為缺少變化。

所有訓練,身體都有一個走出舒適區然後適應的過程,剛開始跑,比如10公里對你很困難,跑幾次就習慣了,就又回到了舒適區。要想獲得跑步長久的動力,一定要走出舒適區,走出舒適區就是變化,無論從速度變化、距離變化還是強度變化等都是可以的。

另外從心理上,重複也會帶來倦怠,換個環境跑,換個時間跑,約上朋友跑,買點兒新裝備,做交叉訓練,換一些新的歌曲……總之,要有改變。說回到科學訓練,本身也需要變化,需要不同方式的組合,LSD、速度訓練、節奏跑、動作專項訓練等都是讓你保持長久熱情的秘密武器。

參加比賽是很好的解決方案,每次比賽環境都會有很大的不同,哪怕跑過上百場馬拉松,每次也能獲得不同的感受。這就是變化帶來的價值。其實許多人堅持跑了很多年,也正是因為在不斷參加比賽而獲得的新鮮感。

4、暫停太久,重啟訓練的迷茫

好習慣會在21天養成,不跑之後,如果中斷超過21天,也會養成不想動的壞習慣。如果你曾經是個高手,長期不跑退步了,甚至忽然有一天變胖,從風華正茂鮮肉變成了中年油膩大叔,那麼你很可能會加倍的迷茫和失落。曾經的自己哪去了?要用很長時間來接受跑不進330的事實……

我見過很多變胖了的曾經的高手,可能是因為某些事情重新回到跑步的賽場,那個重啟的過程相當艱難。其實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問題,你需要知道「拳怕少壯」是自然規律。國內第一批跑馬拉松的人多半已經不跑了,還在跑的人也早已過了自己的巔峰期,不能和年輕人比速度,只能比經驗。不善於飈速度,但是可以比賽場策略,比更多的文化理解。

多數高手都面臨著「再也無法超越PB」的情形出現,這時候你需要給自己的目標稍微降檔,然後重新獲得一個可行的目標和計劃,就不會在跑不到既定目標的時候那麼空虛了。好漢不提當年勇,說的也是這這種無奈的自然規律。

另一種迷茫是當一個高手很久沒訓練,想要再次出山時候的迷茫,主要解決的是動力問題,忘掉自己的PB,從零開始,無論過去的成績怎樣,把自己當個初學者,你將再次獲得成長的快樂,而不再空虛迷茫。給自己多一些小目標,通過小目標的達成找自信,也可以找朋友監督,打賭,這些都能幫你增加外部動力。

5、高手遇到平台期的突破

還有一種厭跑,就是高手遇到平台期。跑步發展火爆,大神輩出,高水平跑者都會有不斷升級打怪的需求。專業運動員,會以大周期和小周期的組合來規劃自己的訓練,參加全運會、亞運會、奧運會、世錦賽,這個就比較複雜,需要專業的教練來指導。其實很多有追求的業餘跑者也自己跑步目標的長期規劃。

傳統訓練模式會將訓練根據賽季切分成較小的訓練單元和周期,強調的是整體逐步提升,這樣在遇到瓶頸的時候很難突破。那天看書,一種新型的「板塊周期理論」挺值得借鑒。版塊兒周期理論是將高密度的訓練工作集中在某之中能力和技能上,強調對某些部位進行有選擇的連續訓練,而不是像傳統周期一樣同時注重許多技能的同步發展。

舉例來說,傳統訓練模式就像中學教學,數學、物理、化學、語文、政治、英語,一天學好幾門,一周多門課程輪流學習。而板塊周期的方式則有點兒像專業補習班,比如集中一個禮拜學英語,再集中一個禮拜學語文。使得每項訓練都成為一個集中的中周期。這在高水平運動員中被廣泛使用。

對高手來說,突破瓶頸除了訓練方法,訓練氛圍也極其重要,加入某個高水平跑步團體,找個勢均力敵的隊友或者對手,能幫助你突破瓶頸,高手的突破,往往是被逼出來的。「逼出來本身,心理價值高於身體的能力的。」

我見過很多高手,自己訓練感覺到了「獨孤求敗」的境地,或者成績基本固定在某一範圍,但是一旦加入高手訓練團體,則有壓榨出了更多潛力。

如果你有跑步的懈怠期,不妨看看,究竟是哪類制約因素佔了主要部分。對多數人來說,緩一緩讓身體休息,或者換換花樣是最常見的解決方案。跑的快、遠,跑的長久,收穫自然到來。

(圖片來自網路)

黑跑黑話

「從跑後空虛之中走出來,就是升級Level up的過程。」

你將獲得身心雙重升級。


推薦閱讀:

TAG:健身 | 跑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