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人喜歡心理學和哲學?
我一直覺得哲學是故弄玄虛。那些滿嘴格式塔、後殖民主義、現象學之類的,都是在裝逼。但有時候自己也想撿點時髦的辭彙,在那些文藝場合——比如畫展、音樂會——可以吹噓一番,以契合建築師的「寶貴」身份。於是看了點類型學、西方哲學史之類的書。遺憾的是,看起來相當吃力,看完後不知所云。
我從小喜歡看書,以小說、雜誌、科普居多。這幾年看了些嚴肅的書籍,涉獵了各個學科,知識面寬了,問題也來了。如何系統地組織零碎的知識、清晰幽默地表達出來,怎樣鞭辟入裡地看穿事物的表象,乃至形成自己的一套方法論,一直困擾著我。
這幾年工作和生活不是一帆風順——社會轉型期的陣痛從行業頂端壓迫下來;生活的無奈與痛苦導致的徹夜難眠——有時候深深地迷茫、幻滅、精神荒蕪。
傳統價值的崩潰、信仰的空白、文化的平庸。每個地方都鋪天蓋地地充斥著無比龐雜的負面新聞和浮躁情緒。我嘗到孤獨的滋味,個人的、社會的,身家國天下的。我開始瘋狂地學習和汲取。我決心重新審視迄今為止接受的一切價值、理論、看法。這個決心如此自然地湧現在我的腦海中,彷彿有個全知全能的絕對精神突然注意到我,將我從不知不覺的狀態中喚醒,讓我昏昏沉沉的精神世界迸發出黎明的曙光。
我讀了幾本深入淺出的小書,德波頓的《哲學的慰藉》,笛卡爾的《談談方法》之類的,對哲學有了重新的感性認識;大栗博司的《超弦理論》,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等等,看前沿自然科學如何解釋世界;還有歷史類小書,簡單了解背景知識。
我渴求智慧,但從沒想過可以從哲學中獲取。哲學是對智慧的愛。其實「哲學」只是個指稱,實質是真正地思考,而非下意識地做出廉價的結論,在圍脖和朋友圈人云亦云。「哲學是對價值重要性的堅持,是對完全陷入生活瑣事而僅僅隨波逐流的拒斥」!
是時候總結、串聯起來了。
歷史是研究一件事物的起點和捷徑,因此我從哲學史入手,通讀了一遍《西方現代思想史》。看後隨即忘了,也許哲學研究的點太多,按編年的順序過一遍,還沒入門的我腦袋裡只能下意識地空空如也。機緣巧合地改變了方法,從哲學的具體問題開始,於是翻了《大問題》。生活的意義、上帝、實在的本性、真理的追尋、自我、自由、道德與好的生活、正義與好的社會、美學,這些問題哲學家們爭論了上千年,沒有定論。沒有定論,就是充滿了可能性,這正是哲學的魅力,也是哲學家們苦苦求索爭執不休的原因。這些問題也是了解哲學的綱領,在綱領的支撐下,我重新看了思想史。撥雲見日的恍然大悟,我體驗到前所未有的清晰和透徹。我初步把歷史、文學史、藝術史、音樂史、思想史綜合起來;我對古典音樂的浪漫派、民族派、印象派、現代派有了更深理解;我看陀思妥耶夫斯基、卡夫卡、艾略特、喬伊斯、加繆沒有了最初的不識廬山真面目;我也能脫口而出詮釋學、存在主義、分析哲學等時髦名詞;尼采、維特根斯坦、薩特等再也不是抽象的概念……最重要的是,發現了世界的另外一面——感受更廣闊、體驗更深刻、精神更滿足的新的一面。
我狠狠地裝了一逼,很爽,無所謂;我有時候痛飲,興奮,無所謂;我在無能為力的荒原中,絕望,無所謂;我在困境中頭破血流,迷惘,無所謂;我還在電腦面前打字,為必然不存在的立竿見影留下印記,開心,也無所謂——因為我開始愛上哲學。
因為痛苦。
心理學是研究人心理的,而哲學是研究更廣泛的綜合性的東西,比如說生命的意義,愛的意義,為什麼我會存在,世界上到底有沒有自由意志。什麼樣的人會去思考甚至契而不舍地研究這類問題?
絕望的人。
當一個人對自己的生活非常的不滿,當現實和他們心中的期望太過遙遠,他們在現實中傷得鮮血淋漓,並且無數次嘗試改變並且失敗,他就會開始思考,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事情會這麼糟糕?為什麼這一切都發生在我身上?我到底為什麼活著?普通人不會對這些問題思考很深,但是這種人會,因為他們迫切地需要答案來改變自己的生活,他們學心理學,因為想要了解自己和別人的內心從而改變自己的生活,他們學哲學,因為想要了解世界和規律從而改變自己周圍的世界。而這兩門學科從來不像研究物質的學科一樣,有明確的對錯或答案。人心既是世界,世界左右人心。他人即是地獄,知識即是毒品。
至少我是這樣的。
個人觀點,不能涵蓋所有情況。不能說喜歡,因為它們們是黑暗中的微光。
心理的疑惑引發哲學的探索,哲學的思考導致心理的變化,此時便要去向心理學尋求答案,可不免又會帶著哲學的思想。
思維混亂。迷茫,甚至痛苦在心中蔓延。
可若探索出一條光明的路,找到內心的平靜,便是值得。
一個是智慧,一個是心境。物質以外,除了這兩者,人還擁有什麼?
因為心理學和哲學是跨行業的,這些知識屬於元知識,是用來學習知識的知識,所以任何地方都用得到。反正我喜歡心理的原因是因為感覺人心才是最難的學科,哲學的話,多讀點書,誰都會體會到哲學。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