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二) - 什麼人喜歡去?什麼人去的起?
我身上的旅行標籤一定有三個,女生,愛徒步,獨自旅行。
瑞士是歐洲國家裡對愛徒步的獨行女生最友好的國家了。北歐也很好,但是野外危險性相對高,而且不自駕純靠公共交通的話就並沒有瑞士方便了。上周的推文里已經對瑞士的自然環境做了簡單介紹,今天聊聊瑞士的人。
△瑞士被稱為「火車上的國家」,火車覆蓋率極高
瑞士是讓我有移民衝動的國家,尤其是有萊蒙湖的法語區。無論是自然還是人文,人口組成還是人口素質,我都很愛。在歐洲大多數國家都被難民問題困擾的今天,瑞士的難民比例依然保持著很低的水平。一方面是瑞士遣返和驅逐了大量難民,16年還打破了歐盟的歷史記錄;另一方面瑞士的常住居民往往是高收入人群,以此才能在如此高物價水平的地方保持一定的生活質量。當然了瑞士也有自身的地理優勢。
還有就是瑞士人民的英文水平真的是高,記憶中我沒遇到任何一個不會講英文的當地人,而且每個人的溝通水平都不只停留在Im fine and you,有時用詞簡單或者有輕微口音也可以連貫並清楚地完整表達一件事。在瑞士完全沒有在非英語語言國家的感覺,這讓我這個不會法語也不會德語的人感到很安心。
△去小鎮的話放眼望去全是白人
不過去瑞士真心貴啊,英國的收入標準在歐洲不算低了,消費也比其他歐洲國家要高,但是和瑞士真是沒法比。我的男同事們熱衷於比較各地的啤酒價格,2015年時瑞士的啤酒就是全世界最貴的,酒吧里一杯酒摺合人民幣75塊,18年的統計數據是超市裡0.5l啤酒也要賣到22塊。我到每個地方旅行喜歡逛超市,記得日內瓦的土豆1kg大概要3瑞士法郎,摺合人民幣20塊,而英國的土豆1kg才5-8塊錢。
△11月最新物價統計,物價已經比我去的時候低了
我在瑞士呆了半個多月,除去往返機票平均每天開銷在1100人民幣左右 - 青旅住宿每天300,吃飯每天一頓小店兩頓正餐600(當然了,如果你每天吃麵包肯定便宜多了,我一般都是挑當地最有特色的食物吃,但是比如乳酪火鍋這種一個人也要300左右),博物館藝術館及其他門票類支出每天100,交通100(萊芒湖日內瓦區域公共交通完全免費,我走徒步線也節省了一部分交通開銷)。這基本是我在歐洲日均花費最多的一次旅行,畢竟如果去西班牙這種地方,吃飯100塊吃到撐,青旅的一個床位也只要150-200。
我一共去過瑞士2次,喜歡是真喜歡,但是肯定不會經常去,因為覺得性價比不夠高吧。還想去萊芒湖和因特拉肯徒步,萊芒湖的環湖徒步線一直是我多年最愛,湖對面的雪山一直送來清涼的風,就算是夏天也不會熱的難熬。但是想想英國國內也挺好,或者去德國黑森林也不錯。餐廳的服務和環境也很懷念,但是去個倫敦和巴黎,多做些攻略也能找到環境優雅食物品質又高的餐廳。所以想來想去就沒什麼理由再去了。
△萊蒙湖和因特拉肯的徒步線上總是和雪山遙遙相望
我身邊倒是有朋友經常去。
我有個朋友,出生在牛津郡(英國南部比北部有錢很多)的一個中產家庭,看得出來是中產家庭出來的孩子,大學沒用貸款就讀了(在英國很少見),剛開始工作的時候穿的衣服也都是50磅左右一件的那種(英國買個Top Shop這種也就10幾磅我們剛工作都穿這種級別的),有品位也有消費能力,為人又很謙虛和彬彬有禮。他很喜歡去瑞士度假,隔一陣子就要去度個周末。
我還有個朋友,是同一個樂團的,家庭背景不詳,在蘇格蘭銀行工作,做IBD相關,喜歡滿世界跑,但是每隔一陣子就喜歡去一次日內瓦。問她為什麼,她說和英國相比,更喜歡瑞士的環境和人,大家很有禮貌一點都不吵。國外交響樂團是非營利組織,每次捐款普通人捐3k人民幣左右她會捐1w。
上次還在日內瓦碰到了德國一個玩爵士的樂團的主唱,他家有親戚是英國人,吃飯的時候聽出了我是英國北部的口音,所以來聊了一會兒。後來又知道了我在Halle,也算是半個同行,所以聊了很多音樂,還送了我他們的唱片。他說雖然暫時沒有英國巡演或者旅行的計劃,但是會找機會來看我的演出。然後1年後他果然就來了。。。我問他怎麼突然來曼城是不是有什麼事,他說只是因為答應過我會過來,所以他特別想說到做到。。。
所以我有時候也在想,是高素質高物價的瑞士吸引了同樣高素質高收入的遊客?還是這些遊客也一定程度上成就了這樣的瑞士?
所以我就算去不起,也希望瑞士的物價可以一直這麼高。。。
原文收錄在微信公眾號Lulu在不列顛
weixin.qq.com/r/yi1xaaXEXvghreEK93jY(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