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環青年生活大數據:平均13.2公里的通勤路程,平均1小時的睡前自由
北京的上班族,每天有十分之一的生命被運輸在路上。
每個工作日的七點鐘以後,會有超過一千萬通勤者越過四環,將自己的體溫注入北京龐大的胸口。平均13.2公里的通勤里程,是一隻麻雀一生活動半徑的五倍左右。如果將「跨省跑班族」考慮在內,這個距離還會大大加長。
《2018年中國城市通勤研究報告》顯示:北京的平均通勤路程達到了13.2公里。其中小於5公里的人群佔比31.8%,5到15公里之間的人群佔比30.8%,15到25公里之間的人群佔20.3%;有17.1%的人群通勤路程超過25公里。
5年間,北京地鐵的線路在不斷增加,但是通勤的時間卻一點也沒有變短。
「如果7點準時出門,就能趕上平1路的那班車,我算好了,將將好10點到公司,晚5分鐘出門就要遲到」,住在平谷田園小區的小李說。他的辦公地點在望京,單程通勤達到了60.05公里,如果腳程快且不堵車的話,從關上家門到坐到工位需要3個小時,而這個時間足夠你坐上飛機從北京往返一次濟州島。
「回家的話需要1個半小時多,如果9點下班,那麼10點半才能躺在家裡的床上,如果非要養生,那麼我就只剩一個多小時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而這些事情里又包括了卸妝、洗澡、上廁所和喂貓。」Lindy的工作地點在大望路,而她所租住的房子在林萃橋,每天倒3趟地鐵上班,她說自己今年在地鐵上已經把塞爾達玩通關了。
除了小李和Lindy之外,還有更多的五環或者六環青年,每天焦慮的醒來,又焦慮的睡去。
我覺得我應該是時間最久的一個,每天都能遇到很多和我一樣趕著去公司打卡的上班族。
從家裡出來,找個自行車或者花10塊打個三輪到地鐵站,6站就能到火車站,坐上城際之後就會開始吃早飯、化妝,我還在上面刷過牙(笑),起晚的話根本來不及洗漱了,就會在車上解決這些,下了列車倒一趟地鐵再坐幾站興55就到公司了。
我一般坐7:16那一班,這樣50左右就能到北京南,票價是54.5。坐地鐵要5塊,公交車2塊5,每天往返要花123,每個月上班25天,就是3075。
我們做科研嘛,地點有的時候會變,不過也就在大興附近幾個不同的地點。晚上6:30能下班,但還是會在外面吃個晚飯,坐7點56的那班車回去,大概9:30能到家。
每天真的累的不行了,只想把自己像煎餅一樣攤在床上,再裹上被子感覺直接就能睡了。本來以為能刷個抖音什麼的,可是沾了床就想睡,連周末也是你知道嗎,懶得起床,懶得吃飯,兩整天就想睡覺。
其實我這算是被動通勤,畢業以後導師推薦就來了這裡,本來想回天津找個離家近點的工作,被我媽趕回來了。
之前有同事問我是什麼力量讓我咬牙堅持,我開玩笑說是我現在換的假牙,因為之前的牙都咬碎了。每次看到很多人奔波,尤其是在城際列車上,就不知道生活到底是為了什麼。說不累是假的,回來還要加會兒班,總想著「這陣子結束了就輕鬆了」,可是下陣子還是一樣忙。
我是北京人,爸媽支持在奧森那邊買了個小套,大概70平,我有貓,沒女朋友,一個人住。
我是有車的,但是基本不開,堵車的時候心裡更不舒服,基本上周末偶爾會用一下車,上下班都坐地鐵,擠的不行。
我們學醫的碩士畢業出來以後也都基本26、7了,我也是才臨床不久而已,每天真的蠻累的,一開始確實會不太適應,有時候值班也到很晚,所以其實下班時間不好說,如果臨時有事加班也是常有的,如果沒事的話是五點半下班,我吃個飯收拾一下六點半往家走。
我是13轉8號線,13號線程序員多,8號線愛看書的多,一般地鐵上有座位我也不坐,會站著抓著吊環,把手抬高抬抬頭,活動一下脖子。
我是特不喜歡為了工作而搬家的人,工作就是工作,生活就是生活。在工作地點方圓5公里之內住,我會覺得特慌。我房子還有4個月才到期,捨不得4680的違約金,也就一直沒搬。
每天早上9點我會準時出現在林萃橋地鐵站,從家走過去要過三個路口,還有一個街邊拐角,一般我會在這1200米里解決早飯問題。
8號線上人不多,我之前住過13號線,全是背著瑞士軍刀雙肩包的程序員,整個車廂有種「有錢」的味道。到南鑼鼓之後就換6號線,最後是14號線,大望路H口出來走不遠的距離就是我們公司了,在一棟小樓里。
你知道嗎,大望路和林萃橋完全不一樣,拎著煎餅果子的我到了大望路就變成了Lindy,而不是朋友口中的「大林」。
我一般九點多下班,十一點半能進家門,我為了有點睡前時間,硬是每晚熬到1點再睡,我是不是得淘寶、追劇、自拍、敷面膜?上上個月的延禧攻略我到現在才看到第34集。
都說廣告公司苦逼,事實也確實如此,如果不是一個窮字兒在那撐著,我早就換到三里屯住了,每晚都去蹦迪不說,還要每天把頭伸出去看樓下街拍的小姐姐。
我每天七點以後下班,有時加班會到九點,雖然公司有沙發可以糊弄一晚上,但像我們這種在北京租房住的人,房間里的每根釘子都是我的,我付那麼貴的房租,再晚也要回家,必須要回。
每天我在14號線上就是刷知乎和睡覺,有次醒來之後發現自己把頭靠在身邊一個大爺肩上,挺尷尬的,哈哈。有的時候會去觀察邊上站著的人是什麼樣的,然後去想像他們日常生活的樣子,因為單身,所以也愛看漂亮姑娘,幻想一下孩子上大學的事情。
通常九點多到家,十一點就睡了,到家先吃15分鐘零食,然後玩1小時遊戲,洗漱10分鐘,拉屎20分鐘,躺在床上看直播,困了也就睡了。
我上下班時間加一起三個多小時,從來公司算起,已經快半年了。我是個懶人,三個多小時對我來說也是個修鍊,單位里同事學歷都很高,基本都是碩士還有海歸,每天走路去地鐵站的時候都在想「走我前面的這個皮鞋男也是從英國畢業的嗎?」
在地鐵上,我能看到相對最真實的社會百態,看書的,看報的,看手機的……地鐵上永遠不缺人,很熱鬧而使人有種入世的安全感。
大概是智能手機飛速發展,讓我能在地鐵上看不少書、電影、玩有意思的遊戲。地鐵上看書,聽音樂,看知乎,並不耽誤,反而會被地鐵上的上班族們「更快,更高,更強」的氣息激勵。而且結婚以後回家就是兩人世界,上下班路上能便利地多一些自己的時間的感覺不錯。這些年來每年都能在地鐵上看15-20本書,看幾部電影,追很多漫畫,感覺也挺好。
我下班很晚,到家以後基本上處於倒頭就睡的狀態,因為每天實在累得不行了,擔心猝死,不敢晚睡,回家洗個澡、手機處理下工作就躺床上去了,刷GitHub一直到睡著為止。
我每天單程就要2小時,已經9個月了,最大的心得就是不夠睡。
不過通過我不懈的努力,治好了我的睡眠拖延症。
回家進門馬上洗澡、敷面膜、吹頭髮,而且還可以減肥,基本到家都晚上九點多,就算餓但想想還是算了不吃飯了,反正也不消化,還影響第二天的排便,洗完澡收拾收拾就要上床睡覺了,因為第二天還要6:30起床。
不過每天4個小時的路程,我可以仔細的觀察人類。
尤其在地鐵上,光線充足,我偶爾會用手機拍下邊上染紫頭髮的殺馬特和長得帥的小哥哥然後發到朋友圈,現在搞得我朋友圈的朋友們,每天都在期待我每天朋友圈分享奇人奇事。
我在北京租住順義區後沙峪,工作在二環附近,剛開始選擇地鐵+公交,要1小時40分鐘。
那時候一直是跑著換乘啊,擠地鐵啊,再跑著去公交站,能快則快。但年輕的意志力還是抵不過這種通勤距離,我開始選擇隨主流換乘,慢慢走著去公交站,感慨「努力無用」。
後來我更懶了,選擇純公交,再騎2公里共享單車。因為堵車,常常超過2小時,我開始覺得自己提前進入老年生活,坐在一個磨人耐性的沒有盡頭的公交車上。我還嘗試開車,然而比公交快不了多少,還得交停車費。所以我就覺得住的遠,再怎麼抗爭也沒用。然而每月能省1500的房租住一個舒適的小窩啊。
我在的公司挺小的,整個公司都是經理,我也是,美名其曰運營經理,其實做的就是些複製粘貼的活兒。
下班晚,到家也是十點多鐘,我睡覺時間不定,但每晚都會約朋友打遊戲所以會有至少一小時要做這事兒。
老師是個需要用愛發電的工作,讀書的時候覺得自己要當辛勤的園丁,現在每天看著熊孩子真的想和他們打架,現在的小孩真的很不好帶,班上有些男孩子五年級就比我高了,說也說不過他們。
對了,那些要讓家長專門註冊聯通號碼接收學校通知的,其實都可以不註冊,一學期往那個卡發不了幾個通知,一般都是用校園通發到家長自己的手機上。
我是住小南庄,蘇州街人民大學那邊,學校在清河附近,永泰庄地鐵站下來再走大概20多分鐘就到了。
小南莊房子其實蠻貴的,是親戚閑置在那邊的房子,每個月會稍微給點錢,但是遠遠比自己租房要來的便宜,就一直住在那邊了。
每天下班時間也不是很確定,帶晚自習和住校生的話會到8點多下班,回到家也十點了,稍微洗漱一下就睡了,有的時候會把卷子帶回來改,還要備課,如果遇到期中期末月考,基本上留給自己放鬆的時間也就只有個泡腳的20分鐘了。
我和女朋友一起住,我們是大學同學,我們編劇拿的不是死工資,所以如果這個月沒什麼工作,就只能拿個基本工資,但好處就是不用坐班,每周三下午去開編劇會就行。
我們在清源路租了一個大點的兩居,價格也不貴,主要是我女朋友看中了那邊有個大陽台,我們養了條金毛,需要的空間比較大,樓下正好有個公園,也是比較方便。
我是最喜歡坐地鐵,觀察生活會比較方便,有的時候不寫東西,就會和女朋友兩個人坐地鐵從頭坐到尾,猜測每個人背後有什麼生活,說不定下次就能用在本子里。
你們能想像嗎?國慶節從北京到保定的票我都買不到,兩個地方開車也就2個半小時,坐高鐵41分鐘,一點也不遠,聽起來很方便對不對?但是我就算搶來搶去,也只買到了10月2號的站票。
每次國慶節回家,真的和打仗似的,大包小包背著,車廂里有種濃濃的節日氛圍。
勞動節我就沒買到高鐵票,坐了順路車,有在北京上班的有車的家鄉人,正好開車回家的話,拉上你,給七八十塊錢大概能送到家門口。或者坐大巴車,60一位送到縣城。
順路車的話,得看機緣,而且大多得隨著人家的時間地點來,很多國慶期間的順路車早早就被預定完了。大巴車可能有辦法提前網上買票,不確定,一般要直接去六里橋那邊買票,很多年不去了,也不清楚。
所以國慶節回家路短短41分鐘要被我折騰成:坐地鐵去順路車上車點(一般在亦庄),需要1個小時40分鐘;乘坐順路車到家(大約2小時,如果司機大哥抽煙或是有人上廁所,中途還要在加油站停1-2次),這樣一共就要3個小時40分鐘。
如果順路車大哥沒時間送你,會把你丟在縣城,就需要坐公交車回家,大約30-40分鐘。這樣就會把時間延長到4個小時20分鐘。
其實家不遠,41分鐘的距離甚至比我在北京上班的路程還要近很多。但是一到節假日,我就需要花上很久的時間才能到家,不過能回到家,就是最好的獎勵了。
通勤路上的人都是焦慮、不安且努力的。他們每天都在努力的探尋專屬於這個城市的規律。
儘管一路下來是手舞足蹈與疲憊不堪,他們卻早就習以為然。因為在比汽車尾燈溫暖許多的家的燈光里,有人正等著他們回家吃飯。
也許是貓,也許是室友,也許是伴侶和家人,不管是誰,都是照亮回家路上的微光。住的多遠,也都要回家,因為只有那個地方,才能被稱作港灣。
21:30,北京的胸口涼了,周圍的燈火更加亮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