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脆弱,強大內心,才能過上想要的人生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和挫折,狠狠將我們輾在命運的腳下,讓我們懷疑人生——
那麼多人銜著金湯匙出生,自己卻在溫飽邊緣掙扎;
付出微笑,得來的卻是橫眉冷眼;
想要的不多,卻還是什麼都得不到;
明明很努力,卻還是一事無成......
我也有夢,但那僅僅只是夢,註定成為不了現實。
現實如此冰冷,如果不想活成千年冰雕,就得自己學會發光發熱,融化內心堅冰,變成一池春水,讓錦鯉暢遊歡躍。
01
擺脫「稀缺心態」
時常可以看到這種人,明明家裡很富有,卻總是拼殺於各大免費試吃、試玩現場,總是感到自己少一點;
明明自己有個很疼自己的男朋友,卻到處傾訴:沒人愛,沒人懂;
明明一天到晚無所事事,除了刷手機還是刷手機,卻總是感嘆:沒時間......
哈佛大學教授塞德希爾·穆來納森提出:長期處在匱乏稀缺狀態下的人,都會慢慢被環境所改變,逐漸形成一種稀缺心態。
這種心態無關於物質,完全是一種內心臆想狀態。如果不擺脫這種心態,慢慢地,所有一切你珍視的——財富、愛、時間、幸福......所有一切美好,都會離你而去。
02
勇於試錯
曾經有人做過這樣的實驗,將一隻跳蚤裝進一個玻璃瓶中,蓋上透明的蓋子。
起先,跳蚤蹦得很高,但每次都觸到玻璃蓋子,然後狠狠地摔下來;
隨著一次次碰壁,跳蚤越蹦越低;
後來,它都懶得再蹦躂了,趴在瓶底一動不動;
這時,實驗人員拿走了瓶蓋,可是跳蚤視而不見,還是安靜地趴在瓶底......
人也一樣,當我們看不到成功的希望時,往往會放棄努力,連試錯的機會都不肯給自己。
成功就在轉角。當你成功後,沒有人會記得你以前摔得有多麼難看,更不會有人關注你是不是曾經一次又一次碰壁。
03
活出自我
大家都知道人要為自己而活。只是在不知不覺間就活在了別人眼裡:
小時候,我們雖然很想快樂地玩泥巴,可媽媽說:「多臟啊,埋汰不是好孩子。」於是我們強抑內心的渴望,做了媽媽口中的好孩子;
上學了,明明很喜歡畫畫,大家都說學生的天職是提高學習成績,於是我們丟下了畫筆,去做那永遠也做不完的練習題;
大學填志願,很喜歡哲學,覺得思考的人生最美麗,周圍人都說金融離錢近、賺錢多,看看由於操勞日漸蒼老的雙親,我們決定多多賺錢孝敬家裡;
等到要成家,自己歡天喜地帶回家的對象,父母不喜歡,我們選擇分手,在若干年後才發現,我們把幸福弄丟了;
自己喜歡的工作,就是工資低,怕別人看不起,所以,最後還是選擇了高薪但要命的工作,苦苦掙扎......
如果內心有太多桎梏,活得不自由,可以試著以嬰兒的眼光,重新定義自己——
不去考慮社會責任,不會擔心自己被人嘲笑,不會害怕失敗或是被拒絕。最真誠地表達自己的情緒。
最終你會發現,自由真好!而且,該是你的東西,上天會一樣不少全部給你。
04
不執著
我們所有的痛苦,都來源於執著。追求優秀沒有錯,如果你的追求超出了能力、不符合當前處境,你的挫敗是必然的。
當沒有體驗到優秀的時候,怎麼對自己就是最重要的。
我們能允許自己有時候就是不好嗎?
我們能允許自己有時候做錯事、表現差嗎?
我們能允許自己有時候不完美嗎?
優秀的時候享受,糟糕的時候接受;有精力的時候努力,沒精力的時候休息。如此才能體會人生真味。
無限風光在險峰。能接受最壞的,才能擁有最好的。
05
換個角度,讓阻力成為助力
有一頭驢,由於年老不能幹活,主人不想要它。殺了也不忍心,幾番思量之後,決定將它活埋。
主人先是把它推入深坑裡,然後開始填土。
當一鐵鍬土一鐵鍬土落在自己身上時,老驢有過憤怒、有過絕望。
後來,它痛定思痛,當土覆蓋上自己的身子時,就抖一抖,站到土上面。
隨著土越填越多,它居然走出深坑,重新站到了地面。
主人覺得非常不可思議,於是將它牽回家餵養起來。
在我們工作和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麻煩和障礙,這時千萬要停下自己的「受害者心態」,換一個思路,變阻力為助力,一定能絕處逢生。
06
學習與模仿
人天生不可能什麼都會,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必須從學習和模仿目標人物開始。
變得更成功、更富有,應該是當今這個社會絕大多數人的夢想。
是什麼原因導致了貧富差距?耳熟能詳的一句話是:「腦袋決定口袋。」
就是說貧富是由於思維決定的。
同樣一件事情,窮人的想法是這也沒有,那也沒有,我怎麼做啊;都沒準備好,我怎麼做啊;那麼難,我怎麼做啊,等等,諸如此類的;
而富人的想法是先確定目標。當目標確定後,再開始考慮如何籌措資源:
沒人可以請,沒錢可以借,不懂可以外包,限制可以規避,敵人可以和好,對手可以買通。
沒有什麼能夠障礙他們前進的腳步,一路走來,成功便不在話下。
我們所能做的,就是盡量用富人思維思考任何問題,模仿他們的做法。終有一天,我們自己也能成為富人。
擺脫了脆弱,內心強大才是真強大,如此才能無往不勝,過上自己想要的人生。
更多原創經典,歡迎關注「覺本」公眾號「jueben520"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