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問題,都是你的錯!」為什麼付出越多越委屈?

那天下午6點多,我正在收拾文件資料準備下班,忽然接到了久未見面的閨蜜小嵐的電話,手機里傳來略帶沙啞的聲音:「親愛的,下班有空嗎?陪我吃飯聊天去唄!」

在忙碌的工作日約我,而且搞「突襲」,我立馬意識到情況不同尋常,沒空也得有空啊!於是,同樣身為一名中年老母親的我,趕緊向一家老小請好假,匆忙去赴她的約。

甫一落座,小嵐的開場白就驚得我一個寒顫:「我不想當媽了!我想離婚,把孩子給她爸帶算了!」

這可不像小嵐的畫風啊。一直以來,她都是一個把娃看得比自己的性命還重要的聖母般的存在,大齡得女的她,為了有更多時間和精力照顧女兒,甚至辭去了高薪的銀行工作。娃出生的頭兩年,她還因為聊天三句不離娃而差點被踢出老同學群呢。如今這是怎麼了?

「當媽五年了,我每天都好像一個犯錯的小學生被老師教訓,這種日子我真是過夠了!」靜聽小嵐的控訴,我逐漸釐清了她一肚子怨憤委屈的來源。

原來,在小嵐家有個奇特的畫風,不管孩子出了什麼狀況,錯都是大人的,都會引發一場唇槍舌劍的酣戰。小時候,孩子嗆奶了是大人的錯,睡覺踢被子了是大人的錯,摔跤磕破皮了是大人的錯;稍大一點,偏食是大人的錯,和小朋友鬧不愉快了是大人的錯,學舞蹈回家沒練習又是大人的錯……作為全職太太的她,由於和孩子相處最多,也成為「犯錯」最多的人。

就在她約我的前一天晚上,因為女兒刷牙時不小心把睡衣弄濕了,小嵐又挨了老公一頓痛批:「你怎麼看的孩子,刷個牙都能弄一身水!」她本來懶得吵架,但老公沒完沒了,還「發散性思維」爆棚,牽出一堆她如何不會看孩子的陳芝麻爛穀子事,終於把她惹毛了,兩人大吵一架後陷入了冷戰。巧的是,住在鄰近小區的小嵐媽媽晚飯後散步路過女兒家,上去坐坐,就撞上了這出好戲。小嵐本以為親媽會幫自己說幾句,可沒想到,老媽聽說事情原委後,也跟著煽風點火。委屈萬分的小嵐又和老媽吵了一架,然後不顧天色已晚,關了手機,獨自衝出家門,一路抹著眼淚瞎逛到凌晨才回家。

聽了小嵐的控訴,我情不自禁地舉起橙汁杯和她猛地一碰:「親,我太理解你了!」

並非刻意為之的「同理心」,真的是因為她說的種種,我和身邊一群中年老母都曾經經歷過,只不過程度深淺、表現形式不一。

也許在很多家庭里,這樣的場景太司空見慣,都不會發現其中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我自己在構思這篇文章前也糾結了很久,這個話題會不會有點小題大做。但反覆琢磨,真的發現這是件細思極恐的事。

後果有多嚴重?我聽一位老領導講過他發小的女兒小秋的事。

小秋去年大學畢業,因為求職屢屢碰壁,曾實習的幾家單位都沒有音訊,急得老爸不得不親自出馬求助。老領導把小秋推薦到一家很有發展前景的民營企業做文秘工作,結果和她之前的實習經歷沒什麼兩樣,還沒到三個月試用期就被請走了。老領導為自己的推薦失敗深感驚訝和慚愧,詢問企業老總緣由,老總的一番話讓他啞口無言:「這姑娘,人挺聰明的,就是有個問題特別棘手,工作上出了紕漏,她從來不檢討自己,都把責任推到同事身上。文件誤刪除了沒恢復,怪技術部水平太差,每日例行接收電子文件流轉批閱忘了做,怪別人沒提醒這是急件,幫同事出差訂機票弄錯了航班,怪人家沒說清楚。總之什麼都賴別人,就沒有一件事是她自己的責任。和這樣的人共事,搞砸事情還搞壞心情,換了你是我,你覺得會錄用她嗎?」就這樣,畢業一年多了,其他同學都已經在各自的崗位上獲得穩定、良好的發展,小秋卻仍然在面試→實習→被刷掉的死循環里兜轉,還不知道自己的問題出在哪。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古訓簡短樸實卻是含義深刻。小秋今天的困境,正是她從小到大生活在一個「孩子有問題,家長挨板子」的家庭里造成的,正如今天的小嵐一家。

心理學上把這種出了問題習慣性歸咎環境和他人的思維方式稱為「外歸因」。顯然,習慣於「外歸因」的人,內心缺少自我反省、自我糾錯的意識和能力,個性上往往顯得既驕傲自負又軟弱幼稚,在困難面前不會積極主動想對策、找方法,不但沒有成就大事的氣質,甚至連勝任一般的工作和人際交往都力不從心。這是「孩子有問題,家長挨板子」最明顯直接的後果——毀孩子。

第二個後果,就是毀關係。在整天爭吵的家庭里,再深厚的夫妻之愛、血緣之情,都會慢慢吵沒了。孩子的到來不但沒有成為增進一家人感情的紐帶,反而成為一切矛盾和衝突的根源。為養育孩子付出最多的人(通常是母親這個角色),自然也成為「犯錯」最多的人,長期處在被否定指責的壓抑心境中,她怎麼可能以平和、溫暖的心態去面對孩子和家人?負面情緒積累到一定程度,必然要尋找突破口,於是,她「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變成了一個動不動找茬吵架的「潑婦」,直至想要卸下母親和妻子的角色。這樣的惡性循環,毀的是全家人的幸福和安寧。

所以,「孩子有問題,家長挨板子」,說它是生長在家庭中的「育兒毒瘤」毫不誇張。

這個「毒瘤」生長出來的原因是什麼呢?讓我從自己的體驗和觀察出發,嘗試作一番背後的心理機制分析吧。

1、把親子關係擺在了至高無上的位置。

很多家庭,自從有了孩子,就把親子關係變成了凌駕於其他一切關係之上的核心關係,把孩子供奉在了超過任何家庭成員的特殊地位。在這樣一種畸形的關係里,任何人的需要、慾望甚至健康在孩子的需要面前都必須讓步,任何人的存在彷彿都只是為了給孩子提供供養和服務,任何人之間的情感鏈接都不如孩子一個喜怒無常的小表情來得重要。這種情況不僅出現在夫妻之間,在代際之間也不少見。

有位年輕同事Sally就這樣吐槽過她媽媽:「自從有了兒子,老媽就從曾經把她寵成小公主的親媽,變身成了眼裡只有外孫的『親姥姥後媽』。」無數次當她心急火燎往嘴裡塞著飯菜的時候,被老媽教訓,「小傑大便好了,怎麼不快去給他擦屁屁」、「小傑玩具車壞了,怎麼不快去幫他修」。本來就金貴的用餐時間還一再被打斷,胃病就這樣找上門來。偶爾,她下了班想和老媽聊聊公司里的趣事,老媽也是一臉不耐煩:「去去去,沒空聽,小傑今天在幼兒園摔了一跤,膝蓋青了好大一塊呢,你都不關心!」她只能悻悻地一邊兒涼快去。Sally說,有了兒子,感覺母女關係就變味了,作為一個當媽的人,我不奢求像單身時一樣被關心寵愛,但是一家人關注和交流的內容只有兒子,這也是不對的吧?

2、沒有劃清家長和孩子的界限。

家長包辦代替思想太重,無限擴大自己的「職權範圍」,把本該孩子自己做的事都攬過來,總覺得孩子是魯莽的、不成熟的、不知輕重的,沒有自己的介入和指點就會潰不成軍。就像小嵐的女兒,五歲的孩子了,刷牙明明是她可以獨立完成的事,弄濕衣服,難道不是因為孩子沒注意姿勢或者盥洗台高度不合適嗎?小嵐要怎樣「看孩子」,才能防止她把水弄到身上?那可不就是直接搶過來幫她刷嗎?除了這,我還真沒想到其他辦法。

3、在愧疚難過之下求心理補償的心態。

看到孩子遇上麻煩、闖了禍或者受點小傷,作為家長,心疼、難過的感覺本能地湧上心頭。 但是,人也有維護自己形象和聲譽的本能,特別是當出現狀況時還有他人在場的情況下。這兩種本能就像兩個小人兒在腦海里打架,為了求得心理補償和平衡,很多家長就會把攻擊的矛頭轉向環境和他人,找個能與事情扯上點關係的「替罪羊」,彷彿自己的「罪責」就減輕了。在我家曾經也有個詭異的畫面:只要我女兒不當心打碎什麼東西,大人之間就會互相指責「是誰把東西放那兒的!」每當這時,不想捲入無謂紛爭的我,就會被當作是那個「罪魁禍首」批判一番。

4、完美主義心態作祟。

有些家長過於重視規則、秩序、整潔,見不得一點點不合乎自己標準的事發生,對孩子日常生活中一些本來可以一笑而過的小插曲、小麻煩過於敏感。完美主義有它積極的一面,有助於實現管理的精細和工作的高質量,但凡事過了頭就有害處,尤其是在家庭生活中,過於追求完美、求全責備很容易對親情關係帶來傷害,阻礙孩子自由意志的發展。在一個刷牙弄濕衣服都會引發軒然大波的家庭里,孩子也會慢慢學會把事情「放大」,一件無關緊要的瑣碎小事也會讓他恐慌、失措、不自信,無法建立起強韌寬廣的精神世界,去應對生活工作中的種種麻煩和困難。

「孩子有問題家長挨板子」,這看起來以「愛」的名義生長出來的毒瘤,它的本質卻是溺愛,是源自家長在育兒問題上的不自信,以及對孩子的不信任。

要剝掉這個「毒瘤」,我們首先需要懂得,我們到底應該給予孩子怎樣的愛,以怎樣的姿態去給予孩子愛?

真正對孩子負責任的愛,一定是著眼於他的長遠發展,著眼於把他培養成能夠獨立面對這個世界且一切自如的人。因此,家長要懂得劃清自己和孩子的界限。優質的父母之愛,應該是在愛中逐漸分離:在孩子幼小的時候,和孩子建立親密的情感聯結,精心照顧他的生活、給予他所處年齡段必需的關愛和保護。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就要懂得「放手」,引導孩子心智逐步成熟,養成對自己負責的精神。那些純屬孩子私人領地的事、孩子該獨立去做的事,就要「睜隻眼閉隻眼」,教給方法、啟迪思路就足矣,不要像個監工一樣盯在後面。給孩子充足的自由發揮、自主調整空間,做好做差都是有用的經歷,最後都會沉澱成正面經驗。家長有了這樣一種心態,就不會在孩子做事出點差錯時慌忙去找「替罪羊」。

一個幸福的家庭,都不會把孩子供上「神壇」,不會讓所有家庭成員與這個孩子的關係凌駕於其他關係之上。

我曾經在一位心理學家的文章看到這樣一句話:「在家庭關係的優先順序上,先出現的關係,應當優於後出現的關係。努力維護好了先出現的關係,後出現的關係自然也能跟著走向順暢通達的境界。」簡直不能更多同意,就是這個理。

那什麼叫「先出現的關係」和「後出現的關係」呢?具體來說,在核心家庭中,夫妻關係是先出現的關係,夫妻與孩子的關係就是後出現的關係,而擴展到三代人來說,祖輩與其親生子女的關係是先出現的關係,祖輩與孫輩的關係就是後出現的關係。只有「先出現的關係」經營好了,彼此平等和諧、相互尊重和理解,少爭吵、不挑刺、不求全責備,孩子才能在這種愛的熏陶和正面示範下健康成長。也只有這樣,每一個承擔著養育職責的成年人,也才有充足的能量和平靜的姿態去面對孩子。畢竟,一個人要是活得不舒坦不自在,心裡充斥著負能量的話,是沒有辦法去給予別人愛的。從小讓孩子知道,每個人都很重要,都是家庭里平等的一員,都需要健康的身體和美好的心情,你沒有權利拿你的需要、你的喜怒哀樂去任意左右其他人的行為,這一點對孩子的社會化完成特別重要。

一個智慧的家長,也絕不會是一個完美主義的家長。他們知道,孩子的成長就是一個從粗疏到精細、從混亂到有序的過程,其間的種種小插曲、小麻煩,是多麼正常,也是多麼不值一提。

到底是嚴苛的責難,還是時間和寬容更有助於我們走向完善,每個人都有體會。況且,教育貴在「抓大放小」,對於幼小的孩子,除了道德和安全,真沒什麼了不得的大事值得揪住不放、怨天尤人的。

在一個人總體的道德面貌、精神狀態和基本素質沒有問題的前提下,即使某些細節上始終不完善,又有什麼關係呢。比如我有個毛病至今改不了,吃飯吃得急的時候容易把湯汁弄到衣服上,除了多洗幾次衣服,這對我的學業和事業成績、以及人生幸福感帶來任何影響了嗎?

最後,讓我以學姐霞的故事來結束這篇文章吧。她的經歷,正是剝除「孩子有問題家長挨板子」這個毒瘤近乎完美的案例。故事有點長,我作了精簡,提煉出主線:

霞的兒子今年剛好十歲了。

十二年婚姻路,十年育兒路,她一度差點疲累崩潰得中途倒地。

自從兒子出生後,本來恩愛和睦的夫妻倆,包括婆媳、岳婿等一應關係,就開始慢慢變味了。兒子的每一次磕碰、每一次「闖禍」,都會在心疼著急的大人中間引發一輪舌戰,大的叫,小的哭,亂成一鍋粥。越吵大家心情越差,關係越疏離,對孩子也越沒有耐心,孩子的表現也就越來越差。本就工作壓力很大的霞,回家還要各種「救火」,身體和心力都逐漸扛不住了。終於有一天,以霞突發兇險的室性心律失常為轉折點,所有人轉移了關注點,暫停了爭吵。

半個月後,霞的病情得以控制,最終出院了。她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和丈夫促膝長談了一次,把她長時間思考,包括看書和求教育兒專家,並最終在病床上成形的,關於改善家庭關係和兒子狀態的想法和盤托出。

其一,全力改善夫妻關係。保證每天、每周有一定的夫妻單獨交流時間,只聊屬於兩個人的事,傾聽彼此心靈的聲音。每兩個周末,夫妻倆輪換帶孩子一天,不「當班」的一方出門去享受個人時間,這既是對緊張忙碌育兒生活的調節,也是給彼此留出「自由發揮」的空間,所謂「眼不見為凈」,隊友怎麼帶的娃,你看不到,也就自然不會緊張兮兮、大呼小叫了。

其二,家庭成員互相「可勁兒唱讚歌」。當著孩子的面,多說彼此的優點和貢獻,不僅夫妻之間要誇,婆婆、岳母也要常在孩子年前多說「你媽媽多能幹,單位家裡都安排得妥妥的」、「你爸爸是個有趣的人,又會設計程序又會踢足球」。反過來也是一樣。讓孩子感受到,他的家人多麼可愛優秀,就算遇到困難和曲折,也有能力去很好地解決。

其三,在孩子的問題上樹立就事論事、抓大放小的態度。孩子出現狀況,只說怎麼解決問題,不追究責任,不指責抱怨。如果是那種無傷大雅的小插曲,就由它去。你不當它事,它就不是事。!

其四,分清哪些是家長要做的,哪些是孩子自己的事。引導孩子像收拾書包玩具、每日衣服搭配、練鋼琴、做簡單手工這些力所能及的事,放手讓他自己去做,不監工、不包辦、不求全責備。

所幸,這個方案得到了霞的丈夫、父母和公婆的一致同意,大家又在實踐中不斷補充調整。孩子的狀況和家庭關係逐步有了質的改善。

如今,霞十歲的兒子始終有洋溢在臉上的笑容和優秀的學習成績,還擔任班幹部。最重要的,他有獨立解決問題、不畏困難的頑強意志,最近有一天,他和幾個同學花了好幾天課餘時間做出的板報,因為一個同學的疏忽,忘關窗戶,被颱風暴雨淋花了。他沒有一句抱怨,鎮定自若地組織大家,以最快的速度重新做好了。

在家裡,他同樣是個有擔當的小「暖男」。爺爺不慎手臂骨折,他主動攬下每晚的照顧任務,端水喂飯忙了整一個月。

而霞的心臟病,也再沒有犯過。她說,有子如此,她越來越品嘗到身為一位母親的幸福感和滿足感。

作者介紹

七彩仙人球,「尹建莉父母學堂」簽約作者,六歲女寶的媽媽,企業行政管理,一個年屆不惑但始終不丟失好奇心的中年少女,一個既想要事業開掛又想要家庭美滿的貪心媽媽,常在夜深人靜之時挑燈碼字,與自己的心靈對話,願在這個平台上分享對婚姻、家庭、育兒的感悟。


推薦閱讀:

TAG:孩子 | 兒童教育 | 父母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