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邊緣青年Marginal youth

二十一世紀的發展速度,前所未有;社會的快速變遷,難免會帶來衝擊、副作用、與併發症。簡單來說,至少會造成適應困難,才剛定下來又得馬上因應似乎無止境的變化,似乎讓每個人都處在充滿不確定的邊緣狀態,要建立確定的認同感(identity)遠比過去困難;如此一來,無論家庭、社會都很容易出現難以適應或其它層出不窮的棘手問題;就個人而言,身心健康勢必受到極大的挑戰。

WHO曾將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定義為:不僅僅是無精神障礙或心理疾病,其定義指一種健康狀態,在這種狀態中,每個人

一、能夠認識到自己的潛能

二、能夠應付正常的生活壓力

三、能夠有成效地從事工作

四、能夠貢獻小區

對一個成年人來說,這並非一個很容易達到的目標,更遑論還在發展中的個體!近來我們很多的社會亂象,可以說都源自這些尚未發展成熟的個體。

通常我們會由幾個方面來觀察一個個體的發展成熟度:

一、認知的:是否有足夠的基本生活常識、問題解決技巧、及學業的勝任與否?

二、社會的:能否與他人建立交情?能否感受到與同儕、父母、和其他成年人的良好關係?

三、身體的:有無良好健康習慣、管理健康風險(health risk)的技巧?

四、情緒的:有無良好心理健康,包括自我尊重、良好因應技巧?

五、個人的(personal):有無自主(autonomy)和認同感?是否感到安全?有無靈性(spirituality)?足夠的道德觀?能否計劃未來?

六、公民意識:能否獻身小區(commitment
to community)、擔任志工?知道如何與政府單位打交道?

七、志業的(vocational):有無足夠的工作技巧?是否對工作或職業有所規劃?

而這些方面的發展,則需要仰賴下列諸方面的保護因子:

一、個人因素:認知能力、氣質、社交技巧、因應能力、自我概念、對未來的期待,等。

二、家庭及照顧者因素:親職技巧、依附關係質量、父母關係質量、照顧者的監督,等。

三、同儕、學校、及小區因素:正向同儕支持、學校投入杜、成人角色模範,等。

就統計學常態分配的觀點來看,社會上的大多數人在成年之後,應當都能發展出健康的人格,然而根據2010年刊載英國精神醫學期刊的一篇文章《Personality pathology recorded by severity: national
survey》指出,根據英國的國家流行病學調查,在接受調查的8391人英國國民中,僅少數(n = 1933, 23%) 沒有人格病理現象,大多數人是有著人格困難或人格障礙的。調查結果也顯示,即便人格病理較輕微也出現顯著的障礙,較嚴重的人格病理則與下列現象呈正比:

一、較為年輕

二、孩童期接受過機構處遇

三、曾遭退學

四、接觸司法犯罪系統

五、經濟不活躍

六、較多其它精神疾病病理現象

七、接受較多社會福利服務

英國是一個社會福利國家況且如此,更不用說別的地方了。最近這幾年,社會新聞中暴力攻擊事件頻傳,然而,攻擊者並不一定有精神疾病的困擾,所以讓專業人員們注意到心理狀態、社會適應介於正常與不正常之間的一群人,通常被稱為邊緣青年、危機下青年At-risk Youth、隱蔽及低動機狀態青年、或脆弱青年Vulnerable Youth。他們是這麼被定義的:

邊緣青年:被其所處的社會群體所「邊緣化(marginalization) 」的年輕人。被「邊緣化」的主因多半是由於個體的生活方式、價值觀或意識型態與社會主流格格不入或是無法融入所致。此種人因遊離於主流社會之外,故常遭漠視或歧視。也因為被邊緣化,與正常社會相隔閡,所以其心理上或多有困惑,行為也較可能失當。簡稱「邊青」。(moedict.tw/~邊緣青年

危機下青年:青少年和年青人由於貧窮、精神創傷、虐待或忽視等環境因素比其他年輕人更可能經歷貧困、毒癮、監禁和/或其它對他們健康與福祉產生不利影響。邊緣青年的表徵包括:家暴、學校成績差劣、一次或多次被捕記錄、抑鬱症、不安全性行為、吸毒、和喝酒及/或對該青年曾喜愛的活動無興趣。(Chinese Newsroom

隱蔽及低動機狀態青年:香港現時處於既非在學進修,亦非待業或就業的「無依附狀態」青少年為數相當,情況值得關注。這些青少年在缺乏生活經驗和支持引領下,遇上挫折往往容易失掉信心及前進動力;久而久之,更會跌進習慣性無依附狀態。(香港基督教服務處,「有網能量」青年導航及發展中心)

一、隱蔽青年:這種現象的出現,與社會排斥是有莫大關係的。這群青少年多來自低下階層,被排擠於校園、消費活動和就業市場以外。面對種種的社會排斥,他們選擇作無聲的吶喊,以自我隔離或自我排斥的方法,減少甚至中斷與別人交往,以應付人際關係、缺乏發展機會和生活貧困所帶來的種種挫折。在長期被自我排斥與社會排斥的雙重打擊下,個人的人際網路、經濟條件與生活起居也逐漸遠離主流社會的生活質素和方式。加上持續地缺乏成功經驗、正面認同、安全感、機會及選擇,逐漸便過著足不出戶的「隱蔽」式生活。

二、低動機狀態青年:

1、認知層面:i) 處於迷惘狀態,不清楚自己的個人發展方向,ii) 在過往兩個月從未想過改變現況,認為待業、待學的無依附處境並不是問題, iii) 對於未來一個月的生活怎過缺乏具體及有意義的計劃。

2、自我有能感層面:對改變自己的無依附處境顯得束手無策或感到無望,認為自己缺乏能力改變;

3、實際行為層面:i) 在過往兩個月從未有超過連續兩星期有意義的聯結(包括工作、進修、上學等),ii) 自己所訂下的目標及計劃,並沒有實際行動付諸實踐;

4、支持網路層面:家庭、朋輩、學校及社會等各方面的支持薄弱,窒礙發展的機會及前進的動力。

隱蔽青少年:由台灣學者葉大華(1998)提出,他們潛藏於小區各角落,徘徊在成長陷阱邊緣,處於危機狀態下的青少年(Youth at risk),或是受資源分配的限制而無法接觸到服務的青少年(Unserved youth),也就是那些逃家、中輟、街頭遊盪、遭受性侵害或於危險行業工作之危機青少年。

面對層出不窮的社會亂象,我們已經不得不正視這個族群了!根據香港基督教服務處,「有網能量」青年導航及發展中心的了解,這個族群的需要與協助的方向在於讓他們能夠有:

一、自我價值

二、個人肯定

三、安全感

四、支援網路

五、正面身份認同

六、人際關係

七、發掘潛能

八、擴闊視野

九、認識自己

這些好像不是什麼特別的需求,但卻是每個人在世存有都必備的條件。所以該機構建議協助者的介入策略和要訣包括:

一、協助青少年認識自我,掌握個人需要和潛能,並從他們的興趣出發

二、擴闊個人視野,認識外在世界,提升個人能力;為日後升學及就業作更充份準備

三、協助生涯規劃,重整個人目標(個人生活再思)

四、避免以問題為本的角度介入

五、設計鍥而不捨的服務,建立「沒有失敗者」的成功出口及可見前路

六、適時及實時的跟進

七、確保密集式的跟進

八、循序漸進,由小至大,由淺入深

九、著眼青少年的強處,加以發掘及發展

十、建立新的身份認同

十一、強化支持性的網路,不要忽略朋輩網路

十二、以青少年為主導,彰顯他們的內在資源

十三、建立安全感

華人地區的生活條件雖然不一,但都源自同一傳統文化背景,香港或許是社會福利服務起步較早的區域,但相信也值得其它區域參考。為減少社會亂象、民眾身心負擔,促進大眾身心健康、生活福祉,我們是值得一起奮力來關注這個現象,照料這群弱勢族群的。

推薦閱讀:

TAG:青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