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滔滔——議杜充決河入淮事
十二世紀以來,自然地理對中國歷史影響深遠的最重要的事,黃河奪淮算是其一,在此之前,黃河雖然也是多有決口、改道之事,卻一直在大清河也就是今天的東平以下黃河河道以北地區徘徊,而南下奪淮之事,卻是破了天荒,此舉直接造成了淮河地區人文基礎惡化,「黃泛區」的概念搬上歷史舞台,而淮河南北也從秦漢時期的千里沃野,變成了後來的窮山惡水。自金元以來,「光固汝潁」、「蒙亳穎泗」成為地方起義的溫床,尤其淮河流域惡化嚴重的清朝,蒙亳地區的「結捻」之事,貫穿清朝中後期,甚至延伸至民國,而當地的長期貧困,則至現在仍是問題。
1868年,東西兩路捻軍先後被清廷大軍剿滅。至此,興起十八年,軍力最多達十餘萬,縱橫河南、山東、安徽、湖北、江蘇等十餘省的「捻軍」成為歷史。然而,捻黨從來就不曾真正被消滅過。1869年,曾國藩下轄的直隸等地就還出現過捻軍,1871年河南有捻,1872年、1876年、1898年安徽有捻,1900年河南有捻,至到了1949年我黨解放信陽之後,當地仍然出現過紅槍會叛亂……
究其根源,後世數百年的淮河動亂,在於黃河奪淮。黃河奪淮,造成本就落差極小的淮河中下段水旱連年,而黃河裹挾大量泥沙積於淮河入海故道,水量不足以對抗黃河的淮河自然也不能經由此處入海,居然從洪澤湖南下,另奪寶應、高郵、邵伯一系列水道,自揚州南下匯長江入海;而黃河河道的抬升,將淮河北岸之流沂河、沭河以及汶河、泗河都斷絕了依淮入海的故道,而瀦於濟寧、邳州,令開新道入海……
不知何時開始,黃河奪淮的始作俑者被冠名到杜充頭上。
這位大金國的燕京行台右丞相,在還是大宋臣子的時候,金軍南下,他被任命為北京大名府留守,出鎮北京(今河北大名縣)。面對著從哈爾濱一路打過來的四野,哦不金朝將士,此公毫無建樹,居然搶先蔣公八百年,掘了黃河。
宋建炎二年(金天會六年,1128),「壬寅日,東京留守杜充聞有金師,乃決黃河入清河以沮兵,自是河流不復矣。」(【宋】李心傳《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十八)
這段記載應該是關於杜充決河奪淮的最早記載。
不過,此說在在《宋史·高宗本紀》中則是「是冬,杜充決黃河,自泗入淮,以阻金兵。」可見就杜充導致黃河奪淮之事,本就有爭議。
據岑仲勉先生考證,金朝治下的黃河,分出三支:一為南流,自滑州李固渡折向東南,在邳州東南奪淮入海;二為北流,沿北宋黃河故道,取大名、恩州、清、滄,自直沽寨匯盧溝河、潞河、滹沱河入海;三為黃河岔道,是北流於滑州李固渡附近分出,東走開州、濮州,自嘉祥入清河,南下至徐州匯南流。
問題就出在這兒了。
黃河奪淮是以一淮故道受全河之水,進而導致的潁泗連災。而在金朝中前期,黃河是分為南北兩流,那麼,北支是何時斷絕呢?
現在大多把這個時間定在明昌五年。
范文瀾、蔡美彪《中國通史》第07冊就此事寫作:「1194年八月,黃河在南京陽武故堤決口,滔滔的洪水吞沒了封丘縣城,向東南奔瀉,到壽張沖入梁山泊,又分為兩派,北派由北清河入海,南派由泗水入淮,侵奪了淮陽以下淮河的河道。這時,由今天津附近入海的黃河北流完全斷絕」。
而岑仲勉則考證說:「約1180年,北流及大清河的分流同時斷絕,梁山泊也從此乾涸了……一一九四年即明昌五年的河決,不過黃河中間一小段逐漸南移,配不上稱作大變」。
當然,要是按李心傳的記載,則是1128年便「自是河流不復矣」。不過這個說法可以首先排除,按阜昌七年石刻《禹跡圖》,此時黃河與北宋黃河斷無二致,北走清、滄入海。
但無論如何,杜充並沒有造成黃河改道,他的決河行為,造成的是黃河泛濫,溢出的河水東走清河,就如同蔣介石扒了花園口,黃河是奪賈魯河南下,而本身東下開封自銅瓦廂折走東北大清河故道的黃河河道,並未改變。
如此,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宋金分冊部分,則有待商榷。
金朝圖是大定二十九年,並未標出黃河北流,而標出了黃河岔道,依前所述,黃河北流和黃河岔道是同時斷絕,而岔道再次出現則要到大定之後的明昌五年「八月,河決陽武故堤,灌封丘而東」。所以,不妨就此處進行一些修訂。
所以,哪位試試?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