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撬開中國版圖】塔克拉瑪干沙漠原始牧民——克里雅人
中國歷史典籍浩如煙海,但卻有一個民族重來都沒有被提及,直到一個外國人的到訪,她的面紗才被揭開,驚艷世人。
攤開地圖,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就像橫卧在天山和昆崙山之間的一枚「大雞蛋」,在雞蛋的中心,惟有「達里雅布依」孤零零地被標註著——這個距新疆于田縣城230公里的沙漠綠洲就是克里雅人的「樂園」,而克里雅人能在沙漠腹地繁衍至今,全依賴於克里雅河的恩賜。
——塔克拉瑪干沙漠
新疆南疆的塔里木盆地中心,是中國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二大沙漠,同時亦是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狂風能將沙牆吹起,高度可達其3倍。沙漠里沙丘綿延,受風的影響,沙丘時常移動。沙漠里亦有少量的植物,其根系異常發達,超過地上部分的幾十倍乃至上百倍,以便汲取地下的水分,那裡的動物有夏眠的現象。
漂移不定——克里雅河
克里雅河發源於昆崙山主峰的烏斯騰格山北坡,分別由庫拉甫河和喀什塔什河等之流組成,自南向北流動,河水主要由昆崙山雪水融匯而成,經常因季節性洪水改道而得名。在出山口普魯村往下滋潤于田縣綠洲後,繼續蜿蜒向北,深入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最後消失在達里雅布依附近,這裡住著克里雅人。伴河而存,兩岸生長著大面積的胡楊、紅柳和蘆葦等荒漠植被,形成了一條東西寬十公里,南北長三百多公里的綠色走廊,並在河流的尾部發育成了達里雅布依綠洲。
在河邊上——達里雅布依
「塔克拉瑪干沙漠的肚臍」,達里雅布依獨立支撐在世界第二大沙漠中心。但它為世人所知,僅僅一個世紀之久。幾近千年來未見諸記載,完全與世隔絕,也在於無人知悉它和它的居民們究竟有怎樣的來龍去脈。它曾有過一個地名叫:「通古斯巴孜特」(意思是野豬弔死的地方),雖然在目前使用的中國地圖上找不到這個地名,然而,它在國際上,特別是在地理、歷史、考古界的知名度並不亞於樓蘭遺址、交河故城。
世界上最孤寂的地方——與世隔絕
克里雅人以荒漠、胡楊、羊群為伴,與世隔絕的古村落,方圓近300平方公里,分散地居住著近200戶人家約2000人。克里雅人部落過著半定居、半游牧的生活。住所多是用胡楊木建造而成,以饢和羊肉為主要食品,生活簡單,通常幾世同堂地居住在一起,以傳遞字條的方式交換信息。物質的匱乏並沒有消磨掉他們頑強生存的意志,他們淳樸、豪爽、散淡,又與世無爭;他們注重禮儀、虔誠而執著。路不拾遺、夜不閉戶。
最早將克里雅人記載於文字的是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和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克里雅人如今已被劃為維吾爾族,不過他們的外貌特徵卻與維吾爾人不一樣,克里雅人與歐洲人極其相似,雙眼有著綠色的虹膜。
其實不要問他們從來自哪裡?他們來自沙漠。
撬開中國版圖中的縫隙
探尋中國的秘境????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