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明治維新後,毛利、島津這樣的大名家族是怎麼消亡的?
讓問題描述更能反應原本的意圖
以島津家為例。
明治維新初期,島津家實際掌權人是島津久光。薩摩出身的西鄉隆盛和大久保利通要搞中央集權,因此先弄「版籍奉還」,即各大名向天皇交還各自的領土(即版圖)和轄內臣民(即戶籍)。
奪權的意思大家都明白。明治政府想讓別家大名乖乖交出權力,便先找自己家開刀。島津久光被說服了,同樣處境的還有長洲,土佐,和肥前。四家大名聯名向天皇進書,要求實行「版籍奉還」,不願意奉還的大名則被勒令強制實行。這是消亡的第一步。
兩年後,在薩摩、長州、土佐三家聯手下,大久保和西鄉等調用一萬兵力,集合在東京的各藩知事,強制命令廢藩置縣,即廢除原本的府藩縣三治制廢,成立東京、大阪、京都三府和三百零二縣。原為藩主的各藩知事則成為「華族」,一個僅次於皇家的貴族群體,大名、公家等稱呼也因此灰飛煙滅。各藩知事本人移居東京,年貢和債務轉交給中央政府。而各縣各府的管理官員,直接由中央任命。
幾個月後,實行所謂改置府縣,對府縣進行統一、廢除、合計共設三府七十二縣。這是消亡的第二步。
在這一步,許多小大名被踢爆了屁股——你的藩再不關你啥事了。而薩、長、土三家,屁股坐得還湊合,剩半口氣。這三個藩的大名其實也慌得要死,因為權力根本不在大名自己手上,一直被以維新三傑為首的志士群體牢牢攥著,核心權力根本不讓本家的人碰。
劃分華族時,島津忠義本家與父親島津久光在明治維新過後分家,被授予公爵。一些有實力的分家被封為伯爵。其餘的被任命為男爵。島津家的權力因此逐漸被分散,能握在手中的權力更是一點點地被政府攫走,島津家也便慢慢消亡了。
這種樣子的明治維新根本不是我千辛萬苦想倒幕的原因啊,魂淡!
我猜島津久光在版籍奉還的時候心裡已經有這樣的吐槽了。
本來有湯喝,不夠,想吃肉,大鬧了一番。這下好了,湯都沒了。
。
華族的部分其他答案寫了,差不多就是這樣。我可以補充一點現在島津家的情況。
29代當主:島津忠義,略,見百科。
30代當主:島津忠重,海軍軍人,貴族院軍人,華族。設立島津興業,這個島津興業其實可看做島津家維新前財產的延續。
31代當主:島津忠秀,水産學者、切手(集郵)収集家,島津興業會長。
32代當主: 島津修久,頭銜太多,但是最主要的還是島津興業會長,目前依然在世,妻の伊津子は西郷隆盛の曾孫。
島津修久的長男:島津忠裕,株式會社島津興業代表取締役社長,應該是接班人了。
島津興業,根據維基百科,鹿児島県鹿児島市に本社を置く観光事業、地域開発事業を行う企業である。
所以根本沒有消亡,而且在鹿兒島依然很有影響力,悶聲發大財。沒事兒還會和其他大名們的後代,賞個櫻花彈彈琵琶,聯誼一下。
因為德川家康做了一件小事。
那就是,大名一律不得干政,啊不對
是,大名必須參覲交代。
因此大名有一半時間呆在江戶,使得藩內權利逐漸由藩士掌握。
而且江戶高昂的物價使得大名們債台高築,尤其是薩摩這個又遠 武士還多的外樣都快資不抵債的那種,只能靠借錢和賴賬生活。
明治維新後無大名,桂小五郎死後證券被大久保利通的薩摩派控制,可是不久幕閥政治就被官僚政治取代(天皇的意思),比如無派系的伊藤博文。後來有個島津公司,開始時島津家臣,被賜予家紋的使用權
毛利島津伊達——日本三大種馬大名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