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點評的評論區,中國街罵的朝聖地
公路商店的小姨子在廣州的一家甜品店裡,點了一碗綠豆糖水,換回了一整晚蹲坑竄稀。她在廁所里悲憤地敲下一段差評發到了大眾點評,15分鐘後就收到了商家的熱切回應:
老闆這種不打算做第二次生意的硬氣給了小姨子一記重擊,她迅速翻遍了這家店在大眾點評的所有評價,大部分中差評下方,都蹦躂著老闆和客人吵架的身影:
老闆吵架之餘,還不忘關心顧客身體
為了擺脫大眾點評只允許店家回復一次的限制,這位老闆甚至開了小號,和客人舌戰到底。
「這是我見過最閑的一群人」, 翻吵架記錄到半夜三點都不捨得睡的小姨子如是說。
稍微在大眾點評里翻一翻,可以看到很多這樣的吵架。
作為一個點評app,大眾點評已經不只是承載消費指南的功能,花3分鐘註冊一個賬號,就可以帶你還原最真實的中國街罵現場。
在這裡,可以抱怨吐槽,可以和店家互相問候,還有各種陌生路人圍觀起鬨。不管雙方吵得多熱火朝天,披著網路的皮擠在評論區里,我竟然覺得有點溫暖。
在這個人人都給食物圖加濾鏡的年代,能讓大家放棄濾鏡直接上圖的,往往是源於最原始的生理憤怒——難吃。從各種黑暗料理手裡逃生的人,在大眾點評聚成了第一束光。
大眾點評的老玩家大都聽過神龍劍橋餐廳的傳說,那是上海的一個國際高中飯堂。僅供存活的飯菜質量根本無法滿足正在長身體的青少年們,導致他們湧入了大眾點評,把食堂的人均消費刷到了3316元/人,高居上海第一。
畢業了的學長們,偶爾也會在午夜夢遺回想起神龍劍橋餐廳,那個穿著肥大校服的少年小心翼翼地從土豆里挑出一塊肉,剛放進嘴裡就雙眼濕潤:我靠,是沒削皮的姜。
在這場評論區的爭奪戰里,一開始是學生們大規模碾壓食堂,拿出了追求滿分作文的創作激情。從青春的記憶里挑出洗碗鋼絲和煮飯阿姨的頭髮,剩下的都是大眾點評里的酸甜苦辣。
在食堂登頂上海美食人均排行第一後,學校聯繫大眾點評刪掉了食堂的評論區。現在大眾點評上已經搜索不到神龍劍橋餐廳的傳奇,上海高中男孩們的飲食秘密,只剩下幾張截圖記憶。
阿姨頭屑鱈魚條和阿姨自擠老酸奶是神龍劍橋的招牌菜,想吃得管阿姨叫姐姐。
感興趣的朋友還可以看看廣州人均排行榜第一的華工飯堂,那是目前校園怒火傳承最到位的地方。
在校園飯堂中提煉的這份抗爭意識,在長大後被均勻分攤到了街頭小巷的飯店餐館。
大眾點評每天有超過15萬條新點評產生,如何在眾多點評里脫穎而出,給老闆一個亮眼的警告,甚至引發爭論高潮,縱觀評論區就知道,會罵的孩子有架吵。
劍走偏鋒的人會選擇質疑店家的品味而不是口味,畢竟沒有一個老闆能容忍客人挑剔他的BGM。
為了融入這個遍地罵戰的氛圍,有人甚至成為了雲吃客,靠著豐富的想像力為自己開闢新戰場。
有一位資深點評玩家,堅持了5年把自己的每條點評排列對齊,除了不押韻腳這一點比較鬧心,每次讀她和店家吵架的順口溜,我都想給他們做個伴奏編曲。
在大眾點評上吵架不需要一直刷著評論區不放,我們只是找到了一個好地方發泄情緒,罵完就撤,下次還能繼續。久而久之,你甚至有些分不清是對飯菜的不滿令人暴躁,還是急需發泄的情緒讓人對飯菜處處挑剔。
除了當事人和店家的火藥味,評論區更多充斥的是路人圍觀的歡聲笑語,熱鬧得就像下午四點半的菜市場。
時間一長,有的老闆就學會了阿Q式吵架,吵架成功的秘訣是不傷害利益,同時也不講道理,他們只需要單方面宣布精神勝利。
敷衍的網路社交里,吵架也是一種走心。在沒有對手的情況下說理,是沒有意義的。吵架就應該奔著解決情緒去,兩個人在有來有往的嘴炮里,把一身的都市浮躁宣洩乾淨,而一開始到底為了什麼爭執卻已然忘光了。
「有什麼不開心,就來大眾點評跟我聊聊,沒有什麼不是吵一架不能解決的。」
「謝謝老闆。」
「不客氣,幫忙點個五星好評。」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