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自己陷入了一種感覺,即是自己怎麼證明自己是存在的?
存在虛無主義,如何證明自己是存在的,對於周邊一切事物或人產生懷疑,懷疑自己是否也是真實存在的,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
這個問題還得從笛卡爾說起。
他在接受了完備的學校教育後,突然間有一天對外界的一切事物都產生了迷惑與懷疑,到最後懷疑到自身是否存在。為了解決這一困惑,他不斷用各種方法來沉思此問題,最後提出「第一哲學」的根基:
我思故我在
這裡面的「我」其實指的就是「思」,「我在」就是「我思」,它並非指笛卡爾(自己)的存在或任何一個思維者(肉身)的存在,它是「思維自身」的「存在」。
思維自身存在,即使這個思維接受的信息是虛幻的、假的,或者這種思維是一種處於夢境、幻想和想像中的,但只要有思維活動,我們就不能否認它的存在。
而正是這一點,奠定了笛卡爾「第一哲學」的根基。因為如果思維不存在,那麼大家談論的唯物、唯心、辯證法、形而上、歷史規律、上帝是否存在等一切問題都無法給出任何答案,因為思維存在是理解的前提。
基於此,笛卡爾開創了他的哲學體系,並提出了「大樹比喻」,即哲學(他那個時代的科學)就如同一棵樹一樣,形而上學是樹根,自然科學(物理學、生物學、化學)是樹榦,其他學科(倫理學、醫學、機械學等)是樹枝。其中,形而上學是「地基」,是我們認識其他東西的前提,所以,我們必須確認它的存在,它是人類「最高層次的智慧。」
但是,形而上學是超出感覺之外的,是無法證明其存在的,而這種形而上學比喻的「地基」即是笛卡爾要證明其存在的思維,這種思維和我們平常說的思維有區別的,它是每個人生來就有的,是一種「普遍總體性非」無內容的並有其框架的「空洞形式」,其中包含了無任何無內容的懷疑、設想、理解、肯定、否定、想像、意欲、感覺等。也就是說,思維(中的觀念)的存在是必須的根基形式,然後我們的感覺和經驗(人生經歷的具體事務與內容)才能在其中通過方法指引得到歸納與整理,進而認識到外部事物。但遺憾的是,我們太習慣把外部事物認為真實的,一旦超出了我們的經驗感覺,我們就是不切實際的。
而以上大家認為真實的東西,正是笛卡爾哲學出發點:「懷疑一切」。我們經歷和感官的東西欺騙太多,這使得我們無從信任一切來自外在或者他人的說法。我們要想確認一切事物的真實性,那麼,我們必須拋棄一切在理智未開化和覺醒前的信從與假設,然後一切從自己的思維出發。當然,前提是必須證明思維觀念的存在。
思維應該從自身的存在開始,這樣才不至於導致懷疑主義,因為它不是為懷疑而懷疑,而是通過懷疑達到相對於自己而言的確實可信的結論。而這也正好可以印證人的精神自由,而這正是西方理性主義批判精神的起源。
懷疑本身所呈現的一個無可爭議的事實是「懷疑本身存在」。
笛卡爾說,在我們的一生中,哪怕只有一次,我們是不是可以對一切稍稍感到懷疑的東西都一律加以懷疑呢?因為我們從小到大,在沒有充分運用自己的理性之前,就已經先行接受了各種各樣的意見、看法、傳統與習俗;那麼當我們有一天想到應該從自己的思維出發時,是不是應該對以前所接受的一切統統加以懷疑呢?
相對於相信、肯定、盲從、聽話,只有懷疑才能回到自身,才能意識到「懷疑本身」即思維或思維的自由存在,因為你畢竟可以否棄掉一切成見、一切只要想輕而易舉接受就能接受的說法。
在這裡,「自由」與「思維」一樣,都是通過懷疑而返回自身的,同時也就證明了某種「絕對開端」的存在。
笛卡爾的一生都是在被壓制、被禁止、被批判、被圍攻中渡過的,伴隨著他的一直是恐懼與離群索居;也正因為周圍的一切對他來說都是否定性的,所以他才會想到回到自身,回到思維的自由。
當他開始思考理智之時,他發現理智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他甚至把理智稱為「良知」,也即正確地判斷能力,這是一個人的天性。所以,他進一步得出觀點:「人們意見上的分歧與矛盾,並不是誰更理性,而是因為每個人都有自身不同的途徑引導自己的思想。故,每個人不必比較他人,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正確的路慢慢走,這遠比走在「錯誤」道路上快速前進的人要強。」
至於你說的存在虛無主義,其實它是另一種理念了。簡單說來,就是我們一出生是就與眾不同的,但是後天的各種觀念、習俗、教育等讓我們變得越來越趨同,我們作為一個獨立個體的本質慢慢淹沒在人群的現實中,每日每夜被現實和他人思想言論和行為裹挾著前進,但這讓我們總是找不到「自己」,自己到底是誰?你感覺自己活成了一個機器和符號,自己的思維也隨波逐流,唯有在獨自一人面對遼闊蒼穹時、面對一望無際的大海時,面對茫茫一片綠色草原的大自然時,你才能突然間意識到自己「真正地存在」。這種意識形態在當代叫做存在主義,海德格爾在《存在與時間》里強調,我們離現實操勞越遠,我們才能更清晰地靠近自身靈魂,而這個靈魂與笛卡爾所謂的思維的先天觀念是一個意思,它們代表的是一種生而為人的尊嚴,包含了獨特性與普遍性,這一切構成了我們自己。由於近代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們之間利益角逐,我們都迷失了,感情淡薄,社會節奏加快,我們只看眼下現實和利益,無法進入更深的情感交流,所以我們唯有依賴自身在孤獨中詩意地棲居於天地之間,這樣我們心靈才能夠找到回家的路。
如果平時不怎麼接觸宗教的話,基本原因就是太閑了。
一般來講,忙得沒空吃飯睡覺的時候,是不會去考慮自己是不是存在的。
想要實打實證明自己是否存在,可以去按照佛教教義修行。止觀或者四念處都可以。
如果你覺得思考,以及外在事態對你的感覺不能證明你的存在的話。
你可以通過一些極端的方式來證明,比如跑步,一直跑,不要停,通過缺氧或者做俯卧撐對你產生的肌肉酸痛來使你產生讓你敏感的意識從而證明你是存在的。
或者喝酒,喝醉了之後等清醒了,或者抽煙,等煙勁一過你最能直觀的感受到你是存在的。
感冒,發燒,任何使你身體產生長期痛苦的疾病也可以證明。
可能由於缺乏適度運動以及蔬菜水果的攝入,和長時間久坐/躺卧引起。
請試著去早晨五六點的菜市場體驗人間煙火,去幼兒園圍觀小朋友們瞎跑。並選擇富有生機的文學藝術作品閱讀觀看。
推薦閱讀: 狄更斯 伊坂幸太郎 三浦紫苑 森見登美彥 加繆傳記
影視: 三谷幸喜 是枝裕和
你這個應該是屬於懷疑論,懷疑倫的起源是笛卡爾對認識論的疑問。即我們如何確保我們認識的正確性與真實性。笛卡爾的解答是「我思故我在」也就是人的思想是最為真實的,人通過對周圍的事物的懷疑與思考來確定自己的存在。這條線路後來通向了休謨的對因果關係、對認識論、對自我存在的懷疑論的道路。
PS:你這個不屬於存在主義或者是虛無主義。存在主義與虛無主義並不是對自我存在或者是周圍的世界事物的懷疑,而是在承認世界是虛無的,無意義的,荒謬的基礎上,選擇虛無或者是選擇自我選擇自由創造意義。所以啦,你這個還不是虛無主義或者存在主義。還只是非常簡單單純的懷疑論而已。
PS 2:海德格爾的《存在與時間》是對存在進行探討的哲學著作。然而他的存在卻是回到了古希臘古典時代的「存在」對「存在」這個詞的詞義、根基進行解析。存在在他那裡指的是時間,存在的意義即是時間。人的存在意義即是對死亡來臨的倒計時中出現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