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什麼茶葉裡面咖啡因含量多?


謝邀。一般來說未經過高溫(150攝氏度)處理的,咖啡鹼含量多。因為咖啡鹼在高溫下會揮發。而茶葉在加工過程中有茶多酚合成的咖啡鹼量比較少,可以不考慮。

一般綠茶殺青的鍋溫都超過200℃,而紅茶只是在最後的烘乾用到100℃左右的溫度,所以紅茶的咖啡鹼含量高一些。綠茶較低,烏龍茶適中。當然這只是經驗層面。還是要具體看這種茶的工藝。

有時間查一下具體數據。


越老越多,越嫩越少。


最近畢業略清閑,暫時不用去茶園挖土;好久沒答題,不知道會不會手抖....

  • 結論

1、從茶籽萌發開始,咖啡鹼就存在了。

2,、咖啡鹼廣泛分布在茶樹體內,各部位含量差異很大:新梢&>老葉;存在於新梢中的咖啡鹼以嫩的芽葉含量最多,老葉最少。

3、茶葉中咖啡鹼的含量還受品種、氣候、管理方式(例如施肥)、栽培條件的影響。

不同品種:例如雲南大葉種高於一般品種

不同季節:夏茶&>春茶和秋茶

不同栽培條件:遮陰的比露天的高

  • 數據

估計大家更關心各種茶類裡面的咖啡因含量茶藝,遂從萬方找了一篇較為全面,方法較新(HPLC,高效液相色譜法),時間最近的文章(2015年),供大家參考。

——表1和表2分別代表該實驗中所選用的茶樣以及各茶樣中的水浸出性咖啡因含量。

從表2可以看出,月光白普洱茶-1 ,福鼎白茶(白毫銀針),金芽貢茶,茂聖六堡茶的水浸出咖啡因含量最高,主要因為這幾類茶所用原料嫩度高。例如月光白本身就是較大的芽頭,茂聖六堡茶原料為一芽二三葉。鐵觀音的製作原料要求「開面采」,嫩度較低,自然咖啡因含量也最低。

有朋友提到製作工藝對咖啡因的影響。 一般而言,咖啡因自身穩定性較強,基本免受茶葉加工過程中的高溫、 濕熱作用甚至微生物作用的影響而保持自身的穩定。不同的加工工藝主要導致茶葉中咖啡因存在狀態發生變化,對其含量的影響較小。

舉個栗子,有經驗的茶友知道紅茶涼了之後,容易產生沉澱,我們稱之為「冷後渾」。「冷後渾「」的參與物質主要是咖啡鹼與氧化後的茶多酚(茶黃素、茶紅素等)形成絡合物。這時候的咖啡鹼就是以結合態的狀態存在。

以上,謝謝大家!

參考文獻:

1、專業教材

2、Analysis of Combined Caffeine Proportion in Different Tea


按工藝看,普洱熟茶的咖啡因偏多。因為咖啡因它裡面有一些是其他物質水解所生成的。所以咖啡因熟茶比較多。但咖啡因在體內降解快。所以熟茶並不太影響睡眠。

影響睡眠的往往是絡合咖啡鹼。就像是天然的緩釋技術,使得咖啡鹼逐步慢慢的釋放,你就會睡不著了。而茶黃素是特別能絡合的一個物質。

熟茶茶黃素基本轉化為茶紅素、茶褐素,所以並不影響睡眠。

生茶,大紅袍,單叢這些都是茶黃素較多,導致你覺得影響睡眠。

外界的誤解往往是熟茶或者不影響睡眠的茶咖啡鹼含量少。是不對的。


以前看到過的一篇文章

幾種茶葉中咖啡因含量的測定_百度文庫

茶葉的芽頭、嫩葉咖啡因含量最高,粗老葉多咖啡因含量較低。

金駿眉含量最高,因為正宗的金駿眉都是用的嫩芽頭, 一斤金駿眉需要數萬顆的茶葉鮮芽尖 。

另外據一位茶葉店老闆說福鼎白茶的白毫銀針,也是用嫩芽製作,喝了也容易失眠。


六大茶類中,紅茶的咖啡因含量最高,綠含量最低。也就是說,發酵程度越高,咖啡因含量越高。

上海理工大學的羅婧等2013年發表在貴州茶葉上的研究文獻資料做過科學研究,下表是她們的結論,供參考:


推薦閱讀:

TAG:茶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