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興伴奏教學系列28——暫變調:重屬和弦 之五

這節課進入重屬和弦的最後一部分——重屬和弦前方的共同和弦,大概用兩次學完,之後,就可以進入新的篇章了。最後一點點,不多,卻很重要,堅持一下下。

【共同和弦】

首先了解一個概念:共同和弦。

共同和弦是指在轉屬調時,本調與新調(屬調)所共有的和弦。用這些共有的和弦作為媒介,可以使本調流暢的進入新調。

C大調與G大調,有四個和弦是兩調所共有的:

雖然有四個和弦是兩調所共有的,但能作為共同和弦使用的卻只是前三個。C:III = G:VI不用作共同和弦,是由於它與後方的重屬和弦在和弦進行上不佳。

共同和弦都是放在重屬和弦的前方,用它作為離調接入新調(屬調)的媒介。

下面我們逐一介紹這三個共同和弦。

一、本調的VI= 屬調的II

以C調為例是:C:VI = G:II。

例一:貝多芬的歡樂頌

例二:

也許你會問,之前學的和弦就很好用,為什麼那麼麻煩,要用VI?

這是因為首先,VI是個副三和弦,副三和弦有鬆弛調性的作用。(三個正三和弦:I,IV,V是確立調性的和弦,因此其調性感強烈)而VI一來,其調性感就鬆動了,因此容易離調。其次,VI=II,屬調的II級(上主和弦)是IV(下屬和弦)的代用和弦,用II—V7—I剛好可作成不完全複合終止式,接入新調很合宜。

現在說說這個共同和弦在鍵盤上的彈奏:

由於Am是在第一拍,是強拍,故以8度的低音彈出。

若是將它以和弦彈出也是可以的:

但這個Am不要彈成轉位(不要彈成Am / C或Am / E,因為Am的原位(本位)才有其音響的特色。

轉位(不要彈):

注意:重屬和弦用在終止式中,幾乎都是原位,因終止式的V(7)—I幾乎都是原位和弦。

VI = II的使用經常是與後方的重屬和弦用在同一個小節中,因此,它的彈奏經常是:

在強拍與次強拍彈了和弦的根音,確定是原位之後,後方的弱拍(第二、四拍)則可隨聲部進行需要轉位,並不影響本來的原位。

若是你看到一個旋律,旋律上方並沒有標示和弦時,怎麼確定是否用重屬和弦呢?

比如:

它不該是V(7) — I -- IV — V嗎?怎麼知道改用重屬呢?如果不知用重屬,又怎能在其前方加上共同和弦呢?

在和弦的配置上,不可忘記曲式的結構,曲式中有樂句、樂段;樂句、樂段的結尾都要用終止式,這是前面學過的。

前樂句要用半終止或不完全終止,後樂句(也就是樂段)要用完全終止。

這裡貼出一首完整的歌曲,看看每段旋律的地位,然後決定是否可用重屬(暫)轉入屬調:

從全曲的地位中,可以知道上面的四個小節是後樂段的前樂句,它的結束該使用的終止式是半終止。

半終止是X(任何一個和弦)接V(屬和弦)。既然是任何一個和弦,我們可就其旋律的顯示用重屬和弦了。

當然,就旋律看也可是IV—V,但如果是試試音響,就知道它不及半終止轉屬調生動。因此,選擇用重屬,並在其前方加上Am作共同和弦,這個連接就更好聽了,不是用IV — V所能比擬的。

因此:

二、本調的V(六四)= 屬調的I(六四)

使用本調V為共同和弦,是用它的第二轉位——它的六四和弦,使它與後方的II7(新調的V7)接V,作成終止六四的形式:

將這個G和弦作成第二轉位—— G / D (V六四)就是認定D7—G是個終止式,是屬調的V7—I。所以它的前方用I(六四),以使進入屬7和弦到主和弦的流暢。

例一:

看看原作者的和弦:

首先複習一下完全終止式:V(7) — I的前方用一個I六四,稱為終止六四。這個終止六四形成動感進入後方的屬7和弦,這個屬7和弦再導入主和弦,形成一個完滿的結束。

因此,當本調的屬和弦,用於屬調的共同和弦時,就使用它的第二轉位。

注意第4小節,次中音聲部(倒數第二低的音)的後2拍,用了一個?F的音,這是表明前方暫轉入屬調,在此立即回到原調。用還原的F音,成為原調的屬7和弦,使之立即回到原調。

今天就講這麼多,下節課繼續共同和弦......


推薦閱讀:

TAG:和弦 | 鋼琴 | 樂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