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討好型人格」,活出你自己
記得電影《怦然心動》中有這麼一段印象深刻的劇情:
布萊斯跟著家人搬到一個小鎮上,而布萊斯的到來令鄰家女孩朱莉怦然心動,後來他們做了同班同學。朱莉家後院養著很多隻雞,為了接近她喜歡的布利斯,於是,每天拿著一打雞蛋送到布利斯家,樂此不疲。
本以為布利斯及其家人會感激,喜歡她送的雞蛋,不料,在某一次送雞蛋之後,劇情發生了反轉。
某一次,朱莉像往常一樣把一打雞蛋送到布利斯的手上。但是,在轉身離開的時候,發現布利斯想把她送的雞蛋和垃圾一起扔掉。
在朱莉不停地追問下,布利斯說出了這樣的理由:他爸爸覺得她家雞圈髒兮兮的,怕吃了雞蛋感染上沙門氏菌。
顯然,對於朱莉的付出,布利斯一家人並不感激。
朱莉傷心不已。
生活中,我們熱情地去幫助別人,沒有得到感激,反而遭到別人的嫌棄,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1
對待朋友、家人、同事等身邊的人,我們總會不自覺擔心他們會受到傷害,說話和做事總會照顧的他們的感受。
然而,在一味地討好過程中,他們把你的好當做「理所當然」。
如果有一次,沒有顧及他們的感受,就會覺得你這個人不好。
心理學上有個名詞叫「討好型人格」。這種人格存在我們很多人身上,尤其是對待親近的人,會一味地討好,哪怕自己受委屈,也不忍心他們難受。
在一次,《奇葩大會》上蔣方舟分享了自己「討好型人格」經歷:
少年成名的蔣方舟,一直是「別人家的孩子」,獲得了很多讚譽和羨慕。
直到有一天朋友問她:「你有沒有跟朋友產生過真是的情感?」
她突然發現自己不但在同事和朋友面前不會表達真實情感,在愛人面前,也盡量避免一切衝突,不想讓對方傷心。
這麼多年來,無論在生活上,還是在職場上,她一直扮演著討好別人的角色。
很多時候,我們一直這麼做。各個生活場合,進行著各個角色的切換。
在父母面前扮演孝順的孩子,在朋友面前扮演體貼善良的夥伴,在愛人面前扮演溫柔賢惠的妻子,在孩子面前扮演一個好媽媽的角色......
我們小心翼翼的觀察自己的行為有沒有得到肯定,會不會有不妥的地方。
在慶幸之餘,我們沒有做很多離譜的事情,努力著維持生活中各種平衡。但我們真的是為了滿足他人的期望而這樣做嗎??
2
工作中,只要有交集,不管你討不討厭那個人,都會溫柔的對待他,維持你的好人形象。
生活中,為了緩解兩個人的尷尬,積極的去找話題聊,即使你內心感覺無聊,也會一直聊下去。因為你需要維持他眼裡懂禮貌的你。
很多時候,我們從來都會忽略自己內心的聲音,不顧及自己的感受,努力去討好生活中接觸的每一個人,維持在大家面前好人的形象。
只要我們有一個動作不對,引起對方的一絲反感,就會不斷地審問自己。即使自己犯了一個小錯誤,也會陷入自責中。
可是,我們到底有沒有真正試著問問自己,你內心真實的聲音,真正的你自己,是否願意這麼做?難道你真的很在乎自己在別人眼裡的形象嗎?
也許,會有很多人質疑,在別人面前維持一個好的形象,不是必須的嘛?
當然是必須的,一個好的形象是我們人生道路的通行證,但前提是,這個形象是你自信的表現,而不是放低自己,去討好他人。
3
從小,父母會經常告訴我們「聽話,才是好孩子。」
於是,長到後,我們努力維持著「聽話、懂事」的完美形象。我們也會一直相信「聽話、懂事」更會好運加身。
然而,在現實的世界裡,「聽話、懂事」卻不討喜。你做事是認真,但是,你軟弱的性子、不會拒絕的行為,在別人眼裡成了容易欺負你的把柄。
當領導給你多增加任務時,你認為是看重你,而在別人眼裡你是傻。
當別人偶爾發善心幫助你時,你認為這人真好,其實,人家根本沒有正眼瞧你。
當別人說你這麼做不對時,你及時糾正,其實,你沒有錯誤。
........
很多時候,「討好型人格」總會試圖壓抑自己,把別人的評判當做自己的行為準則。不能接受自己丑陋的一面,始終認為自己是一個好人。
可是,很多都沒有意識到,這本來就是自欺欺人。
世界上並沒有完美的人,都有壞的一面和好的一面,丟失了任何一面,都不能算完整的人。
每一個人都是一個個體,有自然而然形成的行為準則和自我判斷,根本不是另一人所能左右。
就像著名哲學家萊布尼茨說過:「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世界上沒有性格完全相同的人。」
所以,你就是你,無需活在別人的標準里,你有你的規則,根本不需要他人指正。
愛你的人是喜歡真實的你,不是偽裝的你,所以,無需掩蓋你真是的意圖和想法。
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活出自我。
梭羅在《瓦爾登湖》里寫道:「我願我行我素,不願塗脂抹粉,招搖過市;我也不願生活在這個不安的,神經質的,忙亂的、瑣細世紀生活中,寧可或立或坐,沉思著,聽人這世紀過去。」
你的世界是你自己的,不是他人的。
你可以大聲對自己說:「討好自己,最重要!」
- END -
作者:文末,一個喜歡寫不著調文章的偽文青,溫暖而細膩,犀利不刁鑽,網文深度中毒者。喜歡用理性的思維,看世間人和事。關注個人成長和生活。微博@懶懶的文末。公眾號:文末話匣(ID:wenmoduba)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