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18歲紐大中國留學生跳軌身亡....知道你很難,但請別輕易放棄

略微陳舊的地鐵站內,一個年輕渺小的身影從站台縱身一躍,正逢列車賓士而過,生命就這麼戛然而止,定格在這個令人悲痛的瞬間。

這是10月2日的紐約曼哈頓地鐵發生的一幕,跳軌身亡的是今年18歲的紐大新生

紐大中國留學生跳軌身亡

今年已是第二起自殺

根據美國《世界日報》和nyulocal.com綜合報道,在本月2日,美國紐約大學的一名中國留學生於曼哈頓東村地鐵L線第一大道軌道(First Ave)站,在列車駛入站台時的那瞬間,突然俯身跳了下去,被迎面而來的列車撞擊,當場身亡。

nyulocal.com報道

事發後,南北方向的L線地鐵服務都暫停。

NYCT Subway推特截圖

警方於8月表示,事發當時該學生正在與其他人通電話,目前案件具體細節還在調查中,但已被證實為自殺

據《世界日報》報道稱這名中國留學生為紐約大學一年級本科新生,今年才剛滿18歲

在案件發生後,紐約大學發言人貝克曼(John Beckman)立即發表聲明稱,該學生已於2日中午12時9分不幸去世,同時表示:

「紐約大學有豐富的學生心理輔導資源,Wellness Exchange(諮詢電話:212-443-9999)的專業人員每周七天、每天24小時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幫助和支持,希望各位學生注意釋放壓力、排解消極情緒,同時學生多關心周圍環境、互幫互助。」

如此年輕的生命就這樣終結了,著實令人痛心不已,而這也是紐約大學今年第二起已知的中國學生自殺案。

在今年5月份,紐大醫學院就有一名華裔女生在宿舍內上吊自殺,她名叫安德里亞·劉(Andrea Liu,音譯),今年26歲,主修放射學專業,如果不是因為自殺,她今年就可以畢業了。

她曾在社交媒體主頁上引用了另一位醫學生的話:「醫學生就是搬磚搬到不能搬為止,但總要從搬磚做起 。」 凸顯自己學業壓力之大。

的確,留學生身處海外,獨在異鄉,失去了很多,也承受了很多。主頁君知道你們在國外真的很累,環境不適應、學業壓力大、父母朋友不理解...

出國後,我沒有想像得快樂

「為了趕due我已經一周沒有合眼了」

出國後,最大的壓力來源就是學業。

本以為收到offer後,最艱難的考試時光已經遠去,但沒想到步入夢校後,作業、考試、論文依舊是一波接一波,不亞於當年為了快點跟SAT分手,天天沉浸在題海戰術中

如今,一言不合就要讀幾百頁的reading,寫幾十頁的report,為了拿到A,還要保證每一次的小quiz大exam不能有太大的失分。

熬夜成了每天都要做的事情,身體中80%的構成都是咖啡,學到崩潰時,在圖書館的廁所狠狠地洗一把臉,把淚痕也都擦去,然後走回自己的座位,繼續埋頭寫paper.

為了趕Due我已經一周沒怎麼合過眼了。」 每逢Final周,主頁君身邊的朋友都是這樣的狀態,怕掛科,更怕對不起自己的努力,因為壓力過大,更有小夥伴選擇了極端的方式——去年12月,康奈爾的一名中國大四留學生就因沒能撐過Final周,自殺身亡。

可是,即便學業上存有挫折,也不要氣餒,更不要以此來界定自己所有的生活。要知道,一次考試的失利,並不意味著你的人生會就此一蹶不振

失敗了,重頭再來,再失敗,就再重來。

「每周六上午的通話,變成了我和父母固定的爭吵時間」

把孩子送出國的那一瞬間,父母就寄予了巨大的希望,似乎給孩子創造的條件足夠好,孩子就應該「知足」、「懂事」、「乖巧」

當你在手機另一邊打下「我覺得最近壓力有些大,我好像要抑鬱了」,他們勸你「學習是你的首要任務,社團什麼的就放一放,多睡覺多休息」。

當你發語音訴說「我現在真的很焦慮,我很害怕做不好」,他們回應的是「做不好說明努力不到位,如果你繼續加把勁,爸媽相信你一定可以成功」。

當你打電話跟他們聊起關於自殺或是精神疾病,換來的只是父母一句「那是傻孩子才做的事情,你不會有抑鬱症的」

不是父母不愛我們,而是他們的愛中,缺乏我們想要的共鳴和理解。

「就這樣,和父母約定的每周六上午的通話,變成了固定爭吵的時間。」主頁君的一個學長無奈地說道,「一開始我會很激烈地反抗,給他們的感覺是我自以為翅膀硬了。後來,我選擇了默默忍受,能不吵就不吵,要不然就是不孝,可我真的很憋屈。」

只能說,父母沒有做錯什麼,我們也沒有錯

只是,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環境,不同的經歷,造就了不同的人生體驗以及不同的認知,想要父母和子女達成完全一致,似乎很難。

只能很多時候,各退一步,給足空間,換位思考。

「出國三年,我沒有交到一個新朋友」

對於留學生而言,最難過的莫過於出國後,國內的好友漸漸疏遠,而國外也沒有可以交心的朋友。

畢竟各自的經歷太不同,眼裡的世界天差地別,即便再次見面也無力敘舊,更不用說隔著時差,你的消息他要好幾個小時才能回。

朋友圈發條美景,就會有一群人湧上來評論「真羨慕你在國外可以天天浪」,而留學的箇中滋味,其實只有我們能夠真正體會。所以你只能火速按下刪除鍵,當作什麼狀態都沒發過。

國外大學的圈子也並不單純,融入當地人的社交生活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跟外國同學交流時,我們總會因為想不起某個能準備表達含義的單詞而尷尬不已,想要開個玩笑卻又怕他們get不到點,而這群外國同學卻可以自然坦蕩地聊著只有他們才懂的梗,然後互相調侃著哈哈大笑,我們只能在一旁扯著嘴角假裝微笑。

學業壓力大,父母不理解,沒有朋友訴說...每一次的孤立無援,每一次的無人理解,如同一顆顆小石子,慢慢地堆積成山,壓得留學生喘不過氣。

致留學黨:

如果生活讓你哭,你就放聲哭

主頁君報道過很多諸如此類的事情,每一次都真心希望是最後一次

這次希望大家一定、一定、一定要認真對待「自己」,關注「自我」,無論是你的身體還是你的情緒。生活、學業、人際壓力亦或是糟糕的外部環境,哪怕是因為某事陷入長期自責,是什麼讓你變得焦慮不安,是什麼原因導致你抑鬱,找出來根源,梳理清楚,如果可以,盡最大努力將其從你的生活中剔除。

這個說起來似乎很容易,但做起來確實很難。

那麼請告訴自己,此刻你正在承受的一切,世界上一定有其他人也在承受,他們可能是和你一樣的留學生,也可能是年薪百萬的企業高管,或許是勤勤懇懇的普通職工,如果他們可以扛過去,那麼你也一定可以

是的,一定有突破口和解決辦法,你也一定可以戰勝焦慮和抑鬱。

多和家人朋友朋友溝通,及時尋找專業的心理醫生,你所在的國外大學都有心理諮詢室,幾乎都是免費的,勇敢地敲開門進去,就算是純發泄也好。

如果你沒有辦法了,請相信,他們會有

精神上的焦慮或許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你的身體機能,所以也要格外關注、照顧好自己的身體,這是你好起來的基礎,保證睡眠時間,作息規律,堅持跑步或一項消耗性的運動作為你發泄的窗口。

主頁君要告訴大家的是,即便是完不成學業,融入不了外國人的社交圈,也沒什麼大不了,又不是世界末日,該止損就止損,何必要逼自己那麼緊。

請相信,你所經歷的體驗,見過的人,看過的世界,總有地方會讓它們開花結果,別急於一時。

你瞧很多人都在把「一生」化為時間軸,你何必濃縮於這短短的「四年」

主頁君曾看過一句話,很是感慨,「人生那麼長,我們就是要學得無恥一點,糊弄一點,該過坎過坎,該認慫認慫,不要自責要逗比」。

也許點進來這篇文章的你,此刻正在處於痛苦之中,主頁君知道你什麼都不想做,甚至連這篇長長的文章都讀不下去,但是,你必須要做些什麼

要知道,如果像我這樣一個對你而言陌生的人,都在希望你快點好起來,更不用提那些熟悉你、願意陪在你身邊、愛你呵護你的那群人。

最後引用一段「那個在耶魯自殺的年青人」的父親所言結束這篇文章:

「你一定要明白,其實存在不止一條通往幸福生活的途徑,而你的最終真正價值並不是由職業成就或物質收益來衡量,而是通過你在人生旅途中所遇見的生活

做那個現實情況下能達到的最好自己,而不要活在什麼柏拉圖式的理想主義。最重要的是你是什麼樣的人,而不是你已經取得的成就。」

所以,請大家一定要在那個「撐不下去」的黑暗時刻,允許自己偶爾的軟弱。

你沒有任何錯,你只是需要休息。

如果生活讓你哭,你就放聲哭,別假裝堅強,也別輕易放棄生命。

附上:如果有任何心理問題,身在美國的小夥伴也可以撥打下面這個24小時熱線電話求助。

1-800-273-8255

Ref:

m.people.cn/%2Fn4%2F201

nyulocal.com/breaking-n

zhihu.com/question/2705

nyunews.com/2018/10/02/

thepaper.cn/newsDetail_

3g.163.com/edu/article/

胡不黑-大家《出國留學的優秀孩子,也要學會理所當然的混日子》

本期推薦閱讀:

「因為爸媽送我出國,我患上了抑鬱症。」越來越多的留學生的情緒問題愈加普遍,他們又該如何和父母一起面對這些問題?微信後台回復關鍵詞【留學病】,閱讀今日推薦文章《「我恨家人送我留學!」父母拚命付出百萬,卻換來女兒重度抑鬱》

微信公眾號:INSIGHT視界,ID:weinsight,這裡有最新鮮的海外資訊、最獨到的原創觀點、最實用的留學乾貨、最真實的海外故事。

為了讓大家第一時間看到優質的海外內容

千萬!千萬!千萬!

記得【關注】【星標】【置頂】INSIGHT視界


推薦閱讀:

TAG:留學生 | 留學 | 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