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再無霍金,時間永留簡史】霍金教授今天回歸他的星辰宇宙,我們來聊一聊你眼中的霍金教授?
今天早上猛一看到這個新聞,真的、真的、真的以為是謠言,隨後閨蜜也和我說起這個新聞,感慨說儘管知道他一直受病痛困擾,還是覺得他還會活很久,至少不是現在
是了,感覺2016年他開通國內微博的事情才過去不久,儘管並沒有特意的去關注,可是我就是知道他在,而且會一直在。。。
願那裡再無病痛,願他安好。
我想簡單地從自己的角度來談一談。早在高一的時候,我第一次接觸到了Hawking的《時間簡史》,在那個時候已經是一本非常暢銷的科普書。記得在這本書中,我第一次了解到了Einstein的引力理論,以及Hawking輻射、虛時間、宇宙的無邊界設想等Hawking自己的研究成果。從這時起,或者說是這本書,讓我開始深深著迷於宇宙最深層次的運作機制,對於那些約束著宇宙萬物運動的物理定律,原來是這般神奇,讓那時依然青春年少的我心生嚮往。我想這是我第一次「遇見」Hawking教授和他幽默而通俗的文字。自此以後,我對物理產生了極大的興趣,隨後的高中時光里,我慢慢接觸到了廣義相對論、量子力學、弦論等等讓我既興奮又困惑的名詞。
高中畢業時,我因此報考了物理專業,這在很大程度上歸咎於Hawking(當然還有包括Einstein、C. N. Yang等物理學家)對我的影響,也正是這個原因,我一直對引力理論和宇宙學非常感興趣。眾所周知,廣義相對論是現代宇宙學的根基理論。由於我們學校物理專業在本科階段並不講授廣義相對論,所以在大學二年級時,我就自學了一些廣義相對論的知識。恰是在這個時候,我又重新翻閱了Hawking的《時間簡史》《果殼中的宇宙》以及《大設計》等書,相比於高中的時候,現在讀起來能夠幾乎讀懂全部的內容,也更加加深了對其中內容的理解。
要是說我離Hawking最近的一次,想必是一次非常偶然的機會。記得那時我在學校的天文社,剛好協助策劃舉辦一場講座,講座人邀請的是科普作家張軒中,他著有多本科普暢銷書。也正是這次機會,我和張軒中老師結識,因為了解到張老師是北師大理論物理畢業的,他研究生階段從事的是相對論方面的研究,我於是決定跟著他學習廣義相對論,令我非常高興的是張老師同意了請求。值得一提的正是,張軒中老師是為數不多的與Hawking有過一面之緣的人。據張老師提到,他見到Hawking是在2006年的夏天,那是Hawking第三次訪華期間。張老師當時和Hawking面對面交流,提問了一些問題,他曾提到,Hawking非常不容易,普通人很簡單就能做到的事情,他做得很費力很辛苦,但這也說明,Hawking確實是一個很偉大的人,在這樣么困難的條件下仍然在科研方面作出非常大的成就,實屬不易。
大家時常會把Hawking和同時代的物理學家相比,譬如和C. N. Yang、Fermi、Pauli等等,實話實話,Hawking確實不如他們的成就多,不如他們成就高。就拿C. N. Yang(楊振寧)來說,Yang確實是現在在世的最偉大的物理學家,沒有之一,他的成果眾多,而且影響深刻,他的成果成為很多物理乃至數學領域相關分支的根基理論,譬如Yang-Mills規範場理論、Yang-Baxter方程等等,這些都要比Hawking最具代表性的成果:奇性定理、黑洞的Hawking輻射要更加重要,更加基本,而且如果去看Hawking論文的引用率,我們會發現,他的論文引用率是沒有像Witten這樣的人高的(Witten是著名弦論學家)。但是話又說回來,我們可能要問,為什麼同時期有比Hawking優秀得多得多的物理學家,為什麼Hawking的名氣如此之大呢?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身殘志堅的形象和他令人敬佩的品質,Hawking作為一個深受「漸凍症」困擾的人,如今他可以做出這些科學成就,就已經非常了不起了,他的那種認真和堅守著實令人尊敬。
最近Hawking離世,回歸星辰宇宙。是啊,從前Hawking被禁錮在輪椅上仰望宇宙,如今他成為了宇宙。從我自身而言,我其實是非常悲痛的。就在他去世的那天早上,我當時正在做自己的畢業論文,研究「熱力學時間之箭」,而那時我剛好在翻閱Hawking關於「時間之箭」的文獻資料,這個消息來得太突然了,我當時得知的時候竟然對著電腦屏幕愣了許久,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如今即將大學畢業的我,也希望自己可以繼續追逐星辰宇宙,我想我也是一個熱愛宇宙學的人。也許是Hawking對我的影響太過深刻了,我還記得在保研的那個時候,我去北師大、北大和高能所參加理論物理專業的面試的時候,全部申請了引力理論和宇宙學的研究生方向。
或許Hawking並沒有去世,他只是去時間旅行了,這個屬於天空和星辰的人,回家了。世間再無霍金,時間永留簡史,願這位偉大的宇宙學家一路走好。
謝邀!一個類似疾病患者,同樣逐漸加重的肌無力,從八歲到現在46歲,從大致正常到全身癱瘓。慶幸的是還沒到不能說話的境地,但再繼續惡化,是遲早的事;除非我在這之前就死去,因為我已經波及心臟,嚴重心力衰竭了。我也是考進北大物理系的,只是中間因為心臟受損,沒能成為物理工作者。最後改行去搞軟體了。
但霍金始終是我的榜樣,即使無法企及。我深知全身癱瘓不能自理的艱難與痛苦,但霍金以他對宇宙的深邃思想告訴與他相似的人,軟弱的人類在浩瀚宇宙面前是有尊嚴的!
實話說我沒什麼資格聊霍金,儘管我本科是物理相關專業,也就看過時間簡史和果殼裡的宇宙這種科普讀物而已,他的研究我是看不明白的。當時看不明白,現在更看不明白。
我覺得悼念不了解的人其實特別的愚蠢,但這麼大個人物我也不了解他的成就還顯得特別無知。
所以二選一我還是選了愚蠢。從小說《三體》讀後前來回答
首先瀉藥。
刨除掉蹭熱度的媒體們,霍金的離世,也足以引發全人類不分國界種族的自發悼念行為。
這樣的人是當之無愧的「人類之光」。
但說實話,和大多數同齡人一樣,在一個月前,我對霍金的了解並不多,看過關於他最大的篇章還來源於小學時候語文課本上的一篇教材文章,對他最深的記憶也無非就是「脊椎側索硬化症」和「黑洞」。
但當最近我開始看《三體》之後,尤其是看完第二部《黑暗森林》之後,腦海中和霍金有關的一些信息片段變得格外清晰起來:
幾年前,他規勸現階段的人類,不要試圖和外星文明聯繫,不要暴露地球生命的表徵;
更早前,他預言2060年前人類必須要離開地球;
甚至在他剛開始學術研究的時候就篤定,這個宇宙中一定有包括外星人在內的其他文明。
隨之而來想起的,就是當時人們聽到這些預言時不屑或不信的面貌。
在《三體》這麼一個純虛構的小說里,人們的特徵被臉譜化,平常不太會注意到的社會問題被戲劇化,書中幾位像霍金一樣「思維跳躍」的主人公均遭受了來自同類不同階段的不同對待。
時而奉為神,時而當兒戲。
畢竟在當今全世界都習慣和接受「唯物論」的環境下,所有不能被快速證明的思想,無論是高深或是繆談,都終究難以被大多數人接受。
可悲的是,願意理智思考的人遠遠不如懶惰無主見的愚民多。
更可悲的是,愚民們往往並不認為自己愚。
▁▅▆▃▇▅▂▆▁▅
霍金的所有理論里,最讓我感興趣的是「上帝擲骰子」理論。
他推翻了愛因斯坦的萬物定律,認為萬物的定律其實就是無定律。
也就是說物理學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概率來決定的。
在此事上,霍金倒是不乏英國式的幽默,他說:
「我注意到,即使是那些聲稱世界上一切事情都已經事先註定而無法改變的人,他們在過馬路前也會仔細地往兩邊看。」
或許正是因此,讓他明白自己永遠有不能知道的事情,有沒有答案的秘密,從而使得他這一生都格外謙虛。
仔細想來,似乎大多數真正傑出的有思想的人亦然。
人類這顆並沒有被充分開發的大腦,畢生所知能有那神秘的無知部分萬萬分之一多嗎?
不說浩瀚宇宙,也不提未知星系,僅僅是腳下這顆複雜的行星,也有太多的秘密足夠讓人探索不知。
僅僅是身邊幾百平方里的芸芸眾生,也有太多不同的思想足以讓人倍思不解。
而作為一個愚民,則不存在這樣的煩惱了。
他們可以很簡單的對任何人和事下定論。因為「異己者誅」嘛,在我們文化傳統里幾千年來的君主尚且如此,何況黎民?
▁▅▆▃▇▅▂▆▁▅
從鬼神到宗教,從「皇家」到價值觀,人類在發展文明的過程中一直非常習慣做「尋找精神寄託」這件事情。
放在當今隨處可見的,追星追到忘我境地的年輕人,其虔誠度也不亞於任何一個宗教的信徒。
猶記得很小的時候,我母親曾非常憂慮的認為,90後一代人是缺少精神信仰的一代 ,這會導致這代人容易在金錢、道德等方面的淪喪。不得不說現在看來,她還算是說對了一些。
但又有哪一代人未曾在金錢、道德上淪喪過嗎?
曾經有人分析認為,霍金在20歲患病後,一直把宇宙星辰當做自己的精神寄託,在其中發現了現實生活中缺失的美,並尋找到了成就感,這使得他並沒有像大多數絕症患者一樣草草此生,而是成為了「運動神經元病」患者中存活時間最長的人。
至於他畢生的成就,反而被分析成一種為了活下去而努力時,無意間得來的「副產品」。
活著就那麼重要麼?
重要。
來一趟人間不容易,有太多的事情要做太多的風景要看太多的感情沒用完,所以必須要活著。
但「活著」只是我們要利用的工具或者說是狀態而已。倘若人在死亡之後或者睡著時也能思考和學習,那我猜霍金或許更願意不要活著。
只是為了活著而活著,這在以前物質貧乏的時代或許可以被稱作是對社會勞動力的一種負責,但今天的處境下,這樣的人無疑是可悲的。
於是這些人為了解釋自己活著的目的,找到了所謂的「精神寄託」一說。
精神寄託就那麼重要麼?
重要。
對於沒有自主精神的人來說,不藉助外部寄託,就像心臟病患者拆掉了心臟支架一樣,片刻難活。同樣在他們眼中,所有人都應該為了活著而堅定的保護著這部支架才對。
所以沒有精神寄託有那麼可怕么?
▁▅▆▃▇▅▂▆▁▅
不是因為宇宙學或者物理學這樣的精神寄託,霍金才戰勝了病魔。
而是他為了能在有生之年多看看自己想看的星空,分秒必爭不分朝夕的去探索秘密,使得時間都為他延長。
「活了下來」才成了最不重要的奇蹟。
他的精神始終寄托在自己身上,寄托在自己的思想上。
他從未迷信過所謂的信仰。
對世界永遠謙遜,對自我無比信任。
你我能做到兩者之一,也足以被稱為是最智慧的愚民了。
——原文轉自微信公眾號:黑米歌記
這是他的第一篇微博,是在他發表的當天看到的,還記得那一瞬間的驚喜,儘管作為一個文科生並不那麼理解他的世界,好多年前還是在同學那裡看過他的《時間簡史》,看的懵懵懂懂的卻依然覺得他很厲害,敬佩的種子可能就是在那時種下的吧
今天的新聞看的人有一點難過和壓抑。。。
推薦閱讀:
TAG:生命 | 人物評價 | 物理學 | 霍金StephenHawk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