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渤海國滅亡之後,文明倒退回原始社會型態?
剛看了關於位於東北與俄羅斯濱海區交界的渤海國的壁畫和人物復原,高度漢化
如果繼續發展下去肯定會變成像高麗或越南那樣的漢字文化圈的國家
通常較原始文明徵服更先進文明不應該被後者同化才對嗎? 為什麼被遼所滅之後這個地區會倒退回漁獵的原始社會狀態?
渤海國出土壁畫及人物復原圖:
俄羅斯濱海區出土渤海國雕像:
謝邀。首先題主說的應該是渤海國統治區域,區域文明的退化或變貌(我認為這個詞更貼切)是很常見的現象,遠的不說,就是我國新疆的文明也經曆數次變貌,尤其是吐魯番盆地從魏晉到唐代一直是漢文化佔主導的地區,後來其文明也完全變貌,從漢文化角度來說可以說是「退化」了。之所以漢化程度全面倒退,無非是首先喪失了政權(唐朝勢力退出),然後是當地漢人的逐漸減少乃至一度消失。簡言之,文明的載體不存在了,該地區原有文明自然倒退導致消亡。渤海也是同樣道理。926年契丹滅渤海,928年耶律羽之提出了遷徙渤海(東丹)民眾於遼河流域的建議,遼太宗耶律德光予以採納,不僅徙其民於遼陽(東平),還毀了天福城(渤海首都上京龍泉府),同時「詔睏乏不能遷者,許上國(契丹)富民給贍而隸屬之」。可見除了一部分「睏乏」者外,渤海的精英大部分都被遷徙到遼河流域。此外還有相當大一部分投奔高麗、女真,比如935年渤海世子大光顯率數萬眾投奔高麗,其後流亡高麗的渤海人絡繹不絕。渤海國的中心地域空了,或者說文明的載體被轉移了,這個地區的文明程度自然也會大幅倒退。另一方面,渤海人的文化依然很高,後來金朝立國,為其創立制度作出重要貢獻的就是渤海人楊朴,據說他勸阿骨打「以王為姓,以旻為名」,還有不少建設漢式政權的提議,促進了金朝早期的漢化。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渤海人是金代女真人的老師。然而由於渤海人失去主體政權(個別遺民政權如定安國殘存至11世紀),散處各地,在各地都是少數族裔的地位,難以避免都被中原漢人、東北女真與高麗人同化的命運。總而言之,導致渤海統治區域文化變貌的最關鍵因素還是契丹滅亡渤海及其後的移民空地政策。
第二,題主恐怕是高估了渤海國的漢化程度,也沒注意到渤海文明並非本土自生、而是外來嫁接的。渤海的情況類似南越國,如果看廣州出土的南越王陵文物,肯定會得出漢代嶺南多麼文明開化的結論,然而到了一千多年後的宋代,嶺南依然是流放犯人的瘴癘之鄉,和中原存在相當程度的差距。上層固然是文明比較高的,可未必會「風行草偃」,下層民眾還是處於之前的落後狀態。南越是外來的中原統治者統治百越土著,渤海的統治者粟末人雖然談不上完全外來,但其本來就依附高句麗,然後又被唐朝內遷,營州之亂後為中原所逼才來到黑龍江地區,對當地土著來說算是外來統治者了,上下層之間自然存在很大的疏離與隔閡。有一條史料讓我們更接近渤海社會的實況,這是日本的在唐學問僧永忠搜集的渤海情報:
其國延袤二千里,無州縣官驛,處處有村裡,皆靺鞨部落。其百姓者,靺鞨多,土人少,皆以土人為村長,大村曰都督,次曰刺史,其下百姓皆曰首領,土地極寒,不宜水田,俗頗知書。
這條史料提供以下信息:1、渤海人是少數族群(土人)統治多數族群(靺鞨),關於「土人」的解釋,中國有說法是粟末人,韓國傾向解釋為高句麗人,總之是文明更高的族群,這跟南越國的情況就很相似了。2、渤海所謂的州縣或許只是附會唐朝的制度、徒有其名,實際上只是村落而已,並不是那麼發達,這種情況在當時的新羅、日本也存在,渤海可能更嚴重,雖然這裡直接說「無」比較誇張,因為還是有些渤海城池遺迹出土,但城市化水平肯定是很低的,社會形態未必比題主說的「原始社會」高到哪裡去。3、渤海「土地極寒,不宜水田」,談不上是農耕社會,我們看《新唐書》記載的渤海「俗所貴者」都是什麼:「太白山之菟,南海之昆布,柵城之豉,扶余之鹿,鄚頡之豕,率賓之馬,顯州之布,沃州之綿,龍州之紬,位城之鐵,盧城之稻,湄沱湖之鯽」,除了中京(吉林和龍)附近的顯州、沃州、龍州、位城、盧城和東京龍原府(柵城,即琿春)農桑較發達外,其他地區都是以漁獵、畜牧見長。所以即便渤海「俗頗知書」,但經濟基礎還很脆弱,漢化程度不宜高估,用難聽的話來說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了。新羅崔致遠稱渤海為「楛矢國」、「戎狄」,雖屬攻訐之詞,但也非毫無所本。題主可以借鑒下嶺南兩千年的文明發展史,再看看渤海立國不過兩百餘年,貌似孕育出高度發達的文明,但難以紮下根,大多數靺鞨土著在文明程度上還是比較落後的。
3、渤海統治區域的的退化並非一蹴而就,高文明的族群或人群在當地長期存在。舉個例子,松花江流域有個兀惹部,是渤海留下的一個遺部,這個部落就還保留了比較高的文明。被扣押於金朝的宋朝使節洪皓所撰《松漠紀聞》稱該部「族多李姓,予頃與其千戶李靖相知。靖二子亦習進士舉,其侄女嫁為悟室子婦。靖之妹曰金哥,為金主之伯固碖側室。其嫡無子,而金哥所生今年約二十餘,頗好延接儒士,亦讀儒書,以光祿大夫為吏部尚書。……曾在燕識之,亦學弈、象戲、點茶。靖以光祿知同州,冒墨有素,今亡矣。其論議亦可聽,衣制皆如漢兒。」特別是最後一句,估計就是穿著題主所提供的那種唐風服飾。然而這種殘部基本上不成氣候,據推測其大部分在金元時期遷徙中原並融合於北方漢族之中(孫煒冉:《兀惹、兀惹城與定安國考》)。就是金末在渤海故地建立的東真(大真)國,文明程度也未必低,其使者可以和高麗人以漢詩談笑風生,《高麗史》記載1221年發生的一件事:
(金希磾)又爲東眞使館伴,東眞使唱曰:「東君初報暖」,希磾卽對云:「北帝已收寒」。使曰:「有何意而賦此句也?」答曰:「君以春意唱,吾亦以春事和之。」使歎服,不復詰。
但這種文明倒退的趨勢是不可逆轉的了。到了元明時期,渤海故地就徹底變成了較為落後的女真人的地盤,也就是題主所說的「原始社會」(當然明代女真多大程度上屬於「原始社會」是另一回事了)。
最後再補充一下,落後文明徵服先進文明地區一定會被反征服?就算是,那前提也是「入」這塊地區,如前所述,契丹對渤海採取了移民空地的政策,根本沒有進入,談何被反征服?蒙古前四汗征服了那麼多文明地區,沒見其游牧文化有太多改變,也是直到忽必烈以中原為重心後才有了漢化的跡象。再說契丹也不是野蠻到哪裡去,也有文明程度高的人,不然也不會讓耶律倍去當東丹國王了。
謝邀,人類本來就不是一直進步的,叢林達爾文式強權生存並不代表就佔據了真理,相反在各國歷代數不清的慘烈倒退中,那些積累光明的力量才是被輕視、卻真正長遠強大的。所以不存在先進的階級或固態的群體能夠理性設計、強制改造一個美好社會,相反是英雄豪傑與普遍人性的結合,才能在黑暗裡博弈出光明。
題主說的例子,史不絕書,愷撒改革未竟的羅馬,覆滅於游牧蠻族和神權教廷,導致階級依附和君權神授及農奴制的千年中世紀,迄拿破崙和林肯方有三百年歐風美雨的重光。華夏巨變於秦政,三淪於五胡、蒙元、滿清及其現代列強連鎖反應,亦同理。
文明當然會倒退,比如羅馬滅亡後中世紀那段黑暗時代。但渤海國與其不同,要知道一個高度文明的發展,和氣候是有關係的。東南亞熱帶,一旦農耕文化到了一定程度,本來就不用為溫飽問題的溫擔憂的地頭有了餘糧,在宗教狂熱下,可以產生吳哥窯這樣的宏偉建築。
可是渤海國在哪裡??東北苦寒之地,和越南那一年出產幾季作物的地方不能比,也比高麗更冷。雖然在渤海國政權的努力下,農獵漁牧的經濟狀態下,農業佔了大部份額額,都已經種植水稻了。但以當時農業在有渤海國這樣的國家組織下也不可能比南面的華北地區好。一旦渤海國這棵大樹倒下,國人四處流亡的無組織狀態下。農業生產就不能保證,不能保證農業,就只能回到漁獵的老路了。
而就是現在東北,都面臨人口南遷的問題。更別說千載前亡國之渤海了。國家滅亡,契丹人又沒興趣在遠北設置州縣管轄,為了怕渤海國東山再起,採取的是大量遷徙和血腥鎮壓,幾場下來,城市淪為廢墟不說,人口也所剩無幾。在這剩下的人裡面有能耐的自然往南走,沒本事的自然留在當地。但是農耕又不足以養活一家,那麼最終選擇就是放下鋤頭、拿起弓箭了。
漁獵不代表原始社會。
渤海國之前有高句麗,之後有契丹和金,這幾個政權有幾個共同點:老巢都在東北,時間上前後相繼,主體民族都是漁獵轉農耕,都不同程度向中原學習過,存活時間也都不太長(一百多年)。余秋雨在他的文化苦旅裡頭說東北周邊的游牧民族太強盛,而當地農耕政權自身又沒有足夠的人口來抵禦侵略,所以幾個王朝國勢一頹就都被草原上的牧民搶成了渣。我覺得余秋雨很有道理,不同文化的衝撞下,人數多的一方顯然更佔優勢。比如美洲,其實哥倫布之前就有零星的歐洲人到過那兒
其實這個問題很好解釋,渤海本質就是漁獵文化,被遼打出原形了而已。
已經逝去的,劉浦江教授寫的《松漠之間》對此有很嚴謹,很細緻的回答。這本書很好找。
唐代是中世紀暖期,中原氣候類似江南,出產亞熱帶作物,楊貴妃的荔枝來自劍南道而非嶺南道。
所以當時黑龍江的氣候其實類似遼寧。
要相信,社會是有「精英」存在的。當精英沒了,其它的民眾呵呵。。。。。。。。。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