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闡述吳語連讀變調的規律?
連讀變調是漢語中一個神奇的現象。如粵語中腸粉,粉腸。普通話中演講,一定等詞。那吳語中的連讀變調更為特殊,有何規律呢?
爾儂好。
吳語的變調,不敢說世界第一殺甲,但也是相當的精彩。其華麗的操作,不亞於讓一個單身30年的宅男去磨硯臺。就算土生土長的吳越人,讓他一口氣抽5包越南產熊貓香菸,抖腿抖到腓腸肌痙攣,可能也說不上規則。
你可以從一些例詞中推出規律,但也很難總結出完成這個規則的過程,如果不是對周邊吳語一同研究的話,那就像一個每天凌晨4點在漕寶路街頭掃地的本地大媽,也說不上擺弄掃帚的三字經——所以,超凡智慧的無產階級學者登場了。
我們可以確定的是,古吳語在接受漢語的時候,應該是逐字重讀的。到中古的時候,形成了聲調,也是和北語平行發展出來的聲調系統。悲劇的開端並不是終點,然而喜劇的過程正在上演。
當然這個假設沒有什麼決定性的證據。但是,如果這個假設不成立,那麼事情就複雜化了,所以還是先認同這個前提吧。
吳語的變調有很多種類型,同一方言的變調類型,也可以有很多種。
根據變調字的位置,有3類:前變後不變,後變前不變,多字均變。
變成什麼調,要有條件,也分為3類:首字定調,末字定調,多字定調。
比如嘉定腔:
「電視die11 zy13」就是多字定調,前變後不變(因為只有陽去+去,板定是11.13的變調)。
區別於「電池die11 zy53」多字定調,兩字均變調(未必是末字定調,因為「點心tie35 sing21」末字也是平聲,不一定變成xx.53)。而所謂的「兩字均變調」其實也描述不妥,因為「電絲」和「電池」的組合其實是一樣的,都是「陽去+平」。
再區別於「電市die13 zy21」末字定調,後變前不變(因為「田市」也是die13 zy21,只要末字是上聲,前字什麼的已經無所謂了)。
你要問我為什麼用嘉定的變調舉例子?我只能告訴你我是嘉定人啊!
你要問我「田市」是什麼?我也不知道啊!滿足聲調組合要求而強行組個詞有意見嗎?
變調這個東西,就說明有本字調,所以我們來看本字調:
上海境內的子方言,分為4片:1,松江方言區。2,川沙方言區。3,嘉定方言區。4,上海方言區(非市區方言)。
按照「陰平,陽平,陰上,陽上,陰去,陽去」的順序枚舉(不例入聲,是因為沒什麼必要,低地吳語清一色是陰入5,陽入2)。
東,同,懂,動,棟,洞:
松江:53 31 44 22 35 13
川沙:53 212 44 212 35 13
嘉定:53 31 434 212 35 13
上海:53 22 44 13 35 13
(以上數據均為老派)
4片方言區,變調有區別,甚至可以說區別很大,但是各個老派中相同的變調有:
告訴44.44(陰去+去):多字定調,多字變調。
電視11.13(陽去+去):多字定調,前變後不變。其實後面還有字的話,就變11.11了,也就是多字定調,多字變調,調型同「陰去+去」。
電腦13.21(陽去+上):末字定調,後變前不變。
點心35.21(陰上+平):多字定調,多字變調。
失蹤4.53(陰入+平):末字定調,前變後不變。
宿舍4.35(陰入+去):末字定調,前變後不變。
多字定調,也就是意味著得出的變調結果是可以反推所有個字的本字調。
前字定調,一般只能反推出前字本字調。
末字定調,一般只能反推出末字本字調。
我們可以看到,4片上海話地區,相同變調的組合中,沒有一個是首字定調的。而參與定調的字,更多的是末字。
當然,市區新派99%都是首字定調,規則簡單粗暴。嘉定新派雖然首字定調的組合不多,但也超過了40%。
所以,我們可以先來一個推論:
首字定調是最新迭代的變調方式。
下面,我們有請保守到狂妄無比的台州話,登場~
台州話,比較核心地區是天台和三門口音了,音系語法詞彙差別不大,變調規則也差別不大。
三門吳語的單字調:
東334,懂425,棟55,篤5
同113,動213,洞233,獨2
我們統計兩字詞組(8×8=64種組合)中,有:
兩字均不變:5組
兩字定調,兩字均變:6組
末字定調,前變後不變:53組
首字定調,後變前不變:0組(你沒有看錯,0組)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搜一下「天台話成語100則」(或者是「條」?),你會發現天台話讀四字成語都是:前面三個字趨向於平穩過度,末字重讀。
好了,台州話多吹也沒什麼意思,有夾私貨的嫌疑,只是個理論過渡話題,我們繼續磨拳擦掌。
和吳語有著淵源關係的閩語,我們眾所週知,閩南語都是「前變後不變式變調」,而且多為「多字定調」,也就是說,即使變調了,閩南人士也可以反推出大多數種組合的本字調。
那麼,又一個推論誕生了,吳語的變調發展過程,應該是:
逐字重讀=&>前變後不變=&>前後都變=&>後變前不變=&>無聲調(骨雞)
題外話:
那麼問題來了,為何吳語的變調發展得那麼激進?
其實,這種「犧牲」也是有原因的。
這裡有3個特徵是息息相關的:
1,古全濁音位系統地保留。
2,韻尾弱化,指的是主流咸山攝陽聲韻鼻音的弱化甚至脫落,入聲韻弱化為喉塞。
3,接近於日語聽感的連讀變調。
濁音的問題,到底是真濁或假濁,我們不討論,我們只要知道上海市區人士即使「一刀/一滔/一桃」的變調一模一樣,也可以將這三個聲母「全清/次清/全濁」區分開來。
第一,我們知道,濁音的發聲方法是需要先震動聲帶,連讀濁化的事情不管東西方語言,都是存在著的。連讀濁化,和變調保留濁音,雖然是兩回事,但是變調對聲帶連續震動,乃至濁音的保留,肯定是有良性的作用。就問你「爸爸」讀成paba輕鬆,還是直接把「爸」讀成ba輕鬆?
其次,中古音的入聲是清塞音,保留了近乎完美的入聲韻尾系統的粵語,核心地區恰恰是聲母清化了的。你要讀出「牧童muk dung」相對muk thung或muh dung來說略微難了一些。而這個k後面接d還算一般難度,你再試試看「襪童mat dung」讀起來,這個濁音d到底還能穩幾多時?反正我是覺得讀成mat tung很舒服,好比在暴雨天宅在家裏望著窗外的行人一樣無比快感。
最後,讀一下上海話「黑刀h?? t?」和「黑桃h?? d?」,你會發現實際是讀成黑刀h?tt??,和黑桃h?d??。唉,沒錯,入聲的喉塞尾在連讀的時候是個自由變體,重讀的喉塞尾只是用來幫助入聲短促化的一個手段罷了。後面接清音時,這個清聲母會略微停頓,而後接濁音時,則不會停頓。所以,尾巴丟了未必是壞事。我們所謂的「語言是平等的」其實是指這個:在整體音系簡化的路線上,都是顧此失彼,當然這是建立在純粹無原罪的條件下產生的尿性差異。
結論:
現代吳語的子方言,都在走向極端化的變調,真的要找什麼規律,我認為是不大現實的。
不過有一個規律是千真萬確的:
吳語變調是為了把詞組的各個音節黏合在一起,作用是為了切割關鍵性的音節組,是作為一種斷句功能的語法而存在(比如說上海市區口音:「炒飯44.13」是動賓短語,而「炒飯」33.44是指一種食品)。那麼一個變調的詞組,其聲調必然是「降後不昇」,所以變調的調值不外乎以下幾種:
55.21,44.44,11.13,35.21,13.21,33.53,33.44,11.44,34.55,13.44,53.21,等等。
就算降低還可以昇的,那也是微降並黏著前面的音高回昇。
可以舉例更多,我們可以在無聲調語言中找到這些調值。
所以,闡述吳語的變調規律,也就兩個字:「習慣」 。
上海市區直接把單字調平攤到整個片語,唉,坍台。紹興話么,看過點文獻,記得大概是如果兩個字的調不連貫就改第一個字的調這麼個路子。
其他地方不了解啦。
我舉箇例、衢州前王(全旺)話、「前」被單用時音爲西音標「???24」、「王」被單用時音爲西音標「u?24」、但其地名「前王」音爲西音標「???2u?51」。地名之字之變調、規律是有、總結規律對伱學地名亦有用、但若伱死按一箇公式徂套、肯定會出錯。吳語太多種、幾乎每箇鄕專有一種以上之方言、常常相鄰的兩箇鄕的語言之閒的差異比北方相鄰的兩箇省的語言之閒之差異還大、竝無統一規律。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