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為了未來打算更重要還是及時行樂更重要?
之前一直活在未來怎麼樣怎麼樣的思想里,然後最近開始思考這樣總為了未來打算真的好好享受現在了嗎?未來即現在不是嗎?是不是及時行樂就過不好未來了?還有那句意外和明天永遠不知道哪個先來?到底如何尋求兩者之間的平衡???
我很少寫被邀請的題hhh不過這次是因為剛好看過這些~
瀉藥~
題主的題目看似是個生活題,其實是個很有意思的哲學命題。這涉及到理性和感性的起源。
人類最初是狩獵者,狩獵是感性的、即興的、冒險的而非勤懇的。今天餓今天打獵,不用管明天的事。歐洲的狩獵者們就是如此,這也許可以解釋西方人骨子裡就沒有中國人那麼喜歡儲蓄、奮鬥、重視教育、扶子養孫、省吃儉用,吸毒率更高,生活更開放,為了今天的享樂而不顧一切。
後來人類是種植者。有了作物,春種秋收。想要冬天不餓肚子,就必須在春天努力耕種。努力和收穫之間有一段漫長的路程,我們必須忍耐顆粒無收的日子辛勤勞作而換得將來的幸福,這就需要高度的理性。時至今日我們的生活模式仍是如此,忍受漫長的刷題刷題換取高考的成功,忍受漫長的學習技能的時間來謀得。
「文明人之所以與野蠻人不同,主要的是在於審慎,或者用一個稍微更廣義的名詞,
即深謀遠慮。他為了將來的快樂,哪怕這種將來的快樂是相當遙遠的,而願意忍受目前的痛苦。這種習慣是隨著農業的興起而開始變得重要起來的;沒有一種動物,也沒有一種野蠻人會為了冬天吃糧食而在春天工作,除非是極少數純屬本能的行動方式,例如蜜蜂釀蜜,或者松鼠埋栗子。在這種情況下,並沒有深謀遠慮;它只有一種直接行動的沖動,這對一個人類觀察者來說,顯然在後來證明了是有用的。唯有當一個人去做某一件事並不是因為受衝動的驅使,而是因為他的理性告訴他說,到了某個未來時期他會因此而受益的時候,這時候才出現了真正的深謀遠慮。打獵不需要深謀遠慮,因為那是愉快的;但耕種土地是一種勞動,而並不是出於自發的衝動就可以做得到的事。文明之抑制衝動不僅是通過深謀遠慮(那是一種加於自我的抑制),而且還通過法
律、習慣與宗教。這種抑制力是它從野蠻時代繼承來的,但是它使這種抑制力具有更少的本能性與更多的組織性。某些行動被認為是犯罪的,要受到懲罰,另外又有些行動雖然不受法律懲罰,但被視為是邪惡的,並且使犯有這種罪行的人遭受社會的指責。私有財產制度帶來了女性的從屬狀態,同時通常還創造出來一個奴隸階級。一方面是把社會的目的強加給個人,而另一方面,個人已經獲得了一種習慣把自己的一生視為是一個整體,於是越來越多地為著自己的未來而犧牲自己的目前。」——伯特蘭·羅素《西方哲學簡史》
哲學專業生輕點噴,我也就是個半吊子讀書人而已。
答主的世界觀是偏向於後者。我認為「為未來打算」是一種理性,但是是一種動物的理性;連老鼠都懂得儲存食物,連猴子都知道捧高踩低。不管是出於不必要的虛榮而衍生出的對榮譽和社會地位的追求,還是由於消費主義的高燒而發展出的強烈物慾,這種奮鬥欲,這種所謂的理性是求生基因的奴隸的理性而已。唯有工作帶來它本身的而不是別的方面成就感時我們才不是工作的奴隸。
盲目地一味勤奮的確能創造財富和榮耀,不過,許多高尚優雅的器官也同時被這唯其能創造財富和榮耀的美德給剝奪了。(尼采)
之前知乎有個很火的話題是高中生談戀愛應該注意什麼,有個答主就一直在講談戀愛不重要,操心未來掙大錢掌大權才重要。我想講的是斯塔夫里阿諾斯曾經記錄過的一個種族,應該是太平洋小島上的某一個原始族群。他們一生主要的任務就是談戀愛,工作時間短得驚人。顯然他們比較幸福,因為性愉悅會帶來200%的多巴胺分泌,而我們知道在中國,最適合戀愛的年齡中戀愛是禁忌。這種犧牲是我們習焉不察的,甚至有許多審慎的成人會為它辯解。然而假如以未來的眼光看,這可能是一種恐怖的、驚人的、難以想像的時代悲劇,誠如我們想到古代的浸豬籠和貞操鎖就會感覺恐怖不可思議一樣。
我想把這種犧牲和付出稱為一種「時代稅」,每個時代的人都會被征一大筆「稅「,沒有任何緣由,僅僅因為你生活在了那個時代。奴隸時代的生命稅,封建時代的田稅和壽命稅,私有制時代的女性權益稅,商品經濟時代的幸福感稅,人口爆炸時代的競爭壓力稅。宇宙法則對我們的仁慈是我們無法嫉妒未來時代的美好,而只會因為身為現代人享受比過去時代更好的福利而沾沾自喜。而事實上,幾乎對於每個時代的人來說,現代都是相比過去最好的時代,同時也是相對未來最糟糕最不可忍受的時代。
我們無法改變這個事實,這個矛盾:即我們無法生活在更美好的未來。但是假如我們不改變自己的心態,居然會去認為苦巴巴的日子是一種高尚的洗禮,推拒幸福的權利,我想我們的世界應該是一個人人自危的焦慮世界:沒有音樂,沒有詩歌,沒有戀愛,沒有必需的幸福,只有艱苦奮鬥,奮鬥,奮鬥。
我在想,什麼叫享受現在,及時行樂?聽起來,它肯定是持續的,每天都進行的一個狀態。
其實我更關心這」及時行樂「里的『樂』,請問是什麼樂 能讓你持續的『及時享受它』?
是類似於:「一星期後要考試了,今兒去圖書館複習。後來想想,時間還早,不如先開一局王者榮耀。」的及時行樂么?
還有,誰規定為未來打算的同時,你就不能行樂?
現如今,大多數人都是在及時行樂吧,想吃就吃,想玩就玩,想刷劇刷劇,想遊戲遊戲,想約就約。
不是嗎?你還想要什麼樣的及時行樂呢?拋棄一切,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沒問題,咱先得有點積蓄吧?已經有積蓄了,咱還得有點心理準備吧,別到時候突髮狀況一大堆,又該埋怨當下的困難阻擋了你及時行樂的步伐。
一句話——及時行樂並不代表你會天天快活!
人生是來歷劫的,老天爺怎麼會讓你獨獨例外,時時快活?
題主應該想一想,及時行樂,這四個字的內核,到底什麼「樂」有本事讓你能時時享受?
不論你是否要為未來打算,最起碼,你要做一個充實的人,負責任的人。如果及時行樂就代表著自己的利益始終至上的話,這種人,恐怕並不能稱其為一個完善的人了。
你並不需要想得多麼遠,你只要過好每一天,你的未來絕不會太差。
至於樂——還是間斷的享受比較好。
人生從來不會順暢,該負的責任負完了,再考慮是否行樂吧。
而且我始終認為,為未來打算和及時行樂,並不衝突。
或者,請題主舉例說明,如果我當下決定了要去行樂,和我決定要為未來打算,這兩種生活狀態,與我當下生活的狀態,有什麼區別。
畢竟,我當下的生活狀態持續了近幾十年,所以其餘兩種狀態也要有同樣的時間維度哦。
最後給出我關於「均衡二者」的答案——學會擁有控制慾望的能力,在合適的時間做合適的事情,不在上一part里拖延,不再下一part前躊躇。
該睡覺的時間睡覺,該運動的時間運動,該喝水的時間喝水,該戀愛的時間戀愛。
臨了,說一句:「生而為人,此生無憾。」
(當然,最後一句是回應那句經典台詞:「生而為人,我很抱歉。」——《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推薦大家去看啊~)
這問題看你自己,你想怎麼個活法兒。
做好手頭的事情,明天自然就美好了。未來也就不用打算了,否則的話,你計劃就算實現了,你也會陷入空虛。不知道接下來幹嘛。所以呢,及時行樂,開開心心每一天最重要。因為你過得日子永遠是今天,而不是昨天或者明天。所以打算好今天就夠了。
其實也沒有那種重要那種更好,喜歡怎麼過自己的一生就選擇怎麼過。
首先,我是站在為未來打算,努力奮鬥的一邊。
1.意外和明天永遠不知道那個先來?
典型的以偏概全,以小博大。 明天來的幾率多大,意外來的幾率多大?
對於我來說,明天有將近100%的幾率來,而意外來的幾率還不到1%。等你意外來了,你這一生也差不多過完了。而為了那不到1%的幾率去混淆99+%幾率的明天,你不覺得可笑嗎?
這兩者沒有平衡。不如你試試接受下面的觀念。
2.人生苦短,及時行樂。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有相當一部分人都持這種觀念。這種觀念也沒問題,那你就得接受自己 鹹魚的事實。
用控制變數法舉個例子:比如兩個完全一樣的人。
小時候,你選擇貪玩,他選擇讀書,你就得接受你成績不如他的事實。
後來,你選擇怕學習吃苦而棄學,他選擇高中,大學…… 你就得接受你文憑不如他的事實。
接著,你工作怕辛苦只敢選擇比較輕鬆的工作,他選擇勞累(腦累)替代性差的工作,你就得接受工資不如他的事實。
等等等等,
我一直相信,這個世界不只有物質守恆,能量守恆,還有其他有的沒的所謂的守恆。
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
很多人會說,有些人努力的也沒好結果呀,有些人勤奮刻苦也沒好下場呀。
那是他們忽視了 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這個道理。
在我看來,除了少數不可逆的運氣因素,有些人成功是必然的。
3.最後,每個人都可以選擇自己怎麼度過自己的一生,你如果堅信付出就有回報,當然可以努力奮鬥拼他一個未來,如果你覺得人生苦短,及時行樂。當然你也可以貪圖享受。沒什麼對與錯,每個人選擇不同罷了。
評論里兩個評論我覺得很中肯了~
你去深謀遠慮的同時不妨礙你及時行樂才最好。
我覺得對很多人來說及時行樂的概念是不一樣的,我的及時行樂就是能把新新上映好看的電影及時看了~看到新開的飯館能趕早去一次。不是月光,也是另一種的深謀遠慮吧...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