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美」的力量:孩子成長離不開「負能量」

從前有一個小姑娘,她的腦中住著5個小人兒,分別掌管著她快樂、悲傷、憤怒、恐懼和輕蔑。小人兒們各自施展本領,給小主人腦中的記憶水晶塗上不同的色彩。這5個小人裡面,就屬掌管快樂的小人「樂樂」最受歡迎,因為樂樂能讓小主人發自內心的笑出聲來。樂樂成了五人小組中的核心靈魂人物,平時掌管「大腦情緒操控台」的也主要是她。掌管悲傷情緒的小人兒「憂憂」則最不受重視,每當憂憂想幫忙搬運記憶水晶,樂樂便告誡憂憂不要亂碰,以免影響小主人開心的情緒。

小姑娘漸漸長大了,她的家人帶著她搬到了另一個城市。這時候本該輪到憂憂出場,順其自然的讓小主人體驗悲傷失落的情緒,然後再慢慢幫她適應新環境。可是,樂樂卻拚命阻攔憂憂,不許她出場讓小主人傷心。一個失誤之下,樂樂和憂憂都迷了路,無法回到平時住慣了的大腦控制中樞,於是小主人徹底失去了「悲傷」,也沒有了真正的「快樂」,僅剩下了憤怒、輕蔑和害怕這三種情緒。缺乏必要的快樂和悲傷,小主人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團糟。在內憂外患的雙重夾擊下,她的情緒瀕臨崩潰,終於下定決心離家出走。

憂憂和樂樂看著小主人的痛苦,只能幹著急,於是拚命想辦法回到了小主人的頭腦中,共同幫助她重建曾經元氣滿滿的自我。她們終於發現,不受人待見的憂憂代表的悲傷原來也是有價值的,價值就是「治癒」。正因為有了悲傷,才能將一個家庭的愛匯聚到一起,讓人從低落的狀態一點點復原。一個只有快樂,沒有悲傷的人是不健全的,唯有維持正負情緒平衡,方為健康的持久之道。

她們還明白了,哪怕是最快樂的記憶里,也會有一絲悲傷,因為沒了悲傷,快樂也不算是真的快樂。想要幸福,就要容許不同色彩的情緒彼此擁抱。有喜有悲,有笑有淚,才算是豐富人生。

以上的故事出自奧斯卡得獎影片「頭腦特工隊」。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孩子成長既需要「正能量」,更需要「負能量」。

村上春樹曾說過,人生是不能以「明快」或「抑鬱」來簡單劃分的,也有「陰影」這個中間地帶。能夠認識和理解這個陰影階段,才算得上是健全的知性,而獲得健全的知性需要付出相應的時間和辛勞。?

能夠教會孩子克服困難的,是逆境,不是順遂。人生不可能永遠只是鮮花與掌聲。孩子們需要通過體驗負面情緒帶來的「負能量」,去認識到真實的世界是怎麼樣的,去學會與負面情緒共存。

可惜,我見過為數不少的家長還是受不了孩子的負面情緒,對孩子展現的「負能量」打罵訓斥的都有,必須除去之而後快,恨不得一周連打七天雞血,恨不得頓頓給孩子灌飽「心靈雞湯」。這些人從心底里厭惡「悲傷」這種情緒,認為那是軟弱的象徵。他們認為只有失敗者才會悲傷,而他們不允許自己失敗,更不允許孩子失敗。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人生,未免太可悲了一點。

其實,合理和適度的負面情緒表達,應該得到人們更多的認可。真正的勇士不在於永遠不敗,而在於失敗後迅速克服悲傷,堅強的生存下去,在碎石瓦礫中一點點重建自己的天地。

說了這麼多,我想強調的一點是,無論是悲傷還是憤怒,都是種健康的情緒表達。對成年人如此,對孩子更是如此。遇到挫折和傷害時,孩子不像成年人一樣懂得那麼多的紓解情緒的方式,他們通常的做法就只有哭而已。如果連哭的權利都被剝奪了,那孩子除了抑鬱之外,還能怎麼辦呢?

孩子的悲傷被親近之人所接納,這對於構建孩子的安全感很重要。不被允許哭泣的孩子,他們的攻擊性有可能轉向自己內部,不斷壓抑和貶損自我,出現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和行為問題。

相反的,聰明的父母一定很擅長處理孩子的負面情緒。他們不因孩子表露的攻擊性而懲罰孩子,因為他們明白攻擊性是自信心不足的表現。無條件的愛讓孩子對世界有信心,相信世界是個安全的地方。孩子通過釋放其攻擊性,發現自己仍然被全然接納,從而感受到被愛,並獲得安全感,為健康穩定的依戀關係打好了基礎。

THE END

棉棉老師有話說:

大家好,我是加拿大的兒童教師棉棉老師,國內語言學碩士,後留學加拿大幼兒教育專業,取得了加拿大幼兒教師執照和嬰幼兒教師執照。目前我在溫哥華的一所私立兒童早教學校工作,擔任兒童閱讀老師,同時也在攻讀幼兒教育碩士學位。

對「怎樣給孩子講故事」感興趣的您,可能會喜歡我的知乎LIVE作品:

《加拿大幼師教您怎樣給孩子講故事》

zhihu.com/lives/9851772

過往我的五星好評live作品在這裡:

《加拿大幼師,最想給國內父母的育兒建議》

zhihu.com/lives/9551136

《幼教專業,如何低成本留學移民加拿大?》

zhihu.com/lives/9622839

購買live內容後,隨時可以無限回聽哦^_^

如果您喜歡我的作品,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和知乎專欄:

「愛麗絲與奇妙豆」

每周更新,和您共享北美一線幼教的工作感悟,以及新鮮出爐的兒童早教案例。


推薦閱讀:

TAG:孩子 | 兒童教育 | 負能量 |